天天看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示杀害皇帝的贾充,最终什么结局?

作者:文史傾一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这是出处。

曹髦(máo )(241年—260年),魏文帝曹丕之孙,是曹魏政权的第四位皇帝,幼主登基,少而聪慧,擅长诗文,据传创制九言诗。

曹髦13岁当皇帝时,司马昭独揽大权,掌握朝廷内外以及四方之臣,但是却并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每天上朝议政时,司马昭上大殿和皇帝并排而坐,小皇帝忍无可忍,一天退朝后,对手下人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街上走路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我不能贪生怕死,软弱无能,等着被他人废黜,就是死,我也要拼一拼。

这位年轻的小皇帝,身上居然有曹氏祖先的遗风,血气方刚,但以当前的敌我形势,曹髦今天贸然行动去刺杀司马昭,无异于自寻死路。

曹髦率领300多名太监等一众人冲出宫门后,首先遭遇到的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带领的军队,曹髦身边的人大声呵斥,司马伷突然见到皇帝的车驾,心中毫无防备,不敢阻挡。不久之后,中护军贾充率领大军,匆匆从宫外赶来,与曹髦的人迎面相遇,双方激烈战斗起来。曹髦手持长剑冲在最前面,贾充的兵士见皇帝冲杀过来,都纷纷躲闪避让,不敢与其正面交锋。领军的太子舍人成济,焦急地请示贾充:“事情紧急,该如何应对?”贾充毫不迟疑地对着军士大声喊道,“司马公蓄养你们这些人,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得了指令的武将成济,挥长戈,朝着曹髦的前胸猛刺过去,曹髦当场毙命。树倒猢狲散,其他的人马,在训练有素的中护军面前,瞬间失败倒下。

从整个过程来看,面对如此重大突发情况,贾充乃一介谋士,弑杀皇帝这种诛灭九族大罪,是不敢自作主张的,至少司马昭之前从侧面提起过,这从司马伷即使是司马昭的亲弟弟也未敢直接对皇帝下杀手可以论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示杀害皇帝的贾充,最终什么结局?

以上,史称“甘露之变”,而此后,司马昭为了平息众怒,也只杀了成济,保住了贾充,还加官进爵了。

那么贾充如何会被司马昭庇护?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示杀害皇帝的贾充,最终什么结局?

贾充在司马师死后,开始辅佐司马昭,充当司马家族心腹,以家臣自居。

贾充在曹髦死后,进封安阳乡侯,加散骑常侍,这是司马昭怕杀了贾充,让麾下将士和大臣寒心,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钟会消灭蜀汉后在成都谋反,贾充受任平乱,成功之后在司马家族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司马昭病重时,临终托孤贾充辅助世子司马炎,贾充摇身一变成了托孤大臣,被封为车骑大将军。

后来,东吴将领孙秀投降,司马炎封其镖骑大将军,这在官职上盖过贾充了,但司马炎却以贾充是旧臣,打算将车骑大将军和镖骑大将军地位对调,可见恩宠不一般。

282年,贾充病重,辞官交印。司马炎派侍臣问候,又派太医医治,皇太子和晋朝宗室都来探望贾充,这无疑是极为罕见的待遇了。在古代历史上,皇帝能够派太医给大臣治病,已经是恩宠的体现了。现在,司马炎还让皇太子来探望贾充,这可以说是将贾充当成自己家人了。同年四月,贾充这位西晋大臣病逝,时年六十六岁。

各位朋友不要急,还有后续。贾充死后,晋武帝司马炎追赠他为太宰,葬礼参照霍光和司马孚的形式,还赐墓地。另外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这个不堪重任的长子最终继位为帝,少不了贾充和贾南风的扶持,后皇后贾南风擅权,导致八王之乱,致使西晋走向灭亡。

综上,个人认为贾充杀君欺主,陷害忠良,无德无禄,家门不正,一个没啥大作为的人但却靠谄媚得此殊荣,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