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的某天,一支戒备等级极高的车队缓缓开进我国某导弹基地,尽管该导弹基地事先得到了通知,但从车队中下来一名外国人后,就直接令导弹基地的多名专家和将领惊呆了,毕竟如此重要军事基地竟然会有外国人出现,但随即这份惊讶就消失不见,那么我国的导弹基地为何会迎来一名“神秘”的外国人呢?其实这就要跟当时国际局势联系在一起,在1980年的时候,中东局势十分动荡,伊朗和以色列一直对沙特的石油虎视眈眈,并且伊朗还公然使用导弹将沙特的油轮给炸毁,致使伊朗和沙特的关系一度紧张。事后虽然沙特空军出动战机与伊朗空军对峙,但当时的沙特苦于手中没有大杀器,根本不敢正面与伊朗叫板,所以这也是我国军事基地出现外国人的原因。

由于沙特与伊朗的关系势同水火,双方开战也只差一根导火索,这个时候沙特法赫德国王内心就无比煎熬,迫切需求能够抗衡伊朗的大杀器。随后沙特法赫德国王就下定决心,开始私底下准备从全球范围内购买射程超过200公里的战术导弹。因为当时沙特与美国的关系良好,所以沙特的第一站就是美国,并直接向美国提出要求,希望能够从美国购买长矛导弹,但遗憾的就是,美国直接拒绝了沙特的要求,并表示如果沙特真遭到了打击,美国可以出兵协助沙特,所以很显然沙特在美国碰了钉子。随即沙特又将目光转向欧洲盟友,欧洲盟友比美国大方, 相继与沙特达成了18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其中包括各类型战机、短程导弹和其他武器,随着这解决了沙特的燃眉之急,可是沙特法赫德国王依旧觉得手中没有镇国的大杀器,正在沙特法赫德国王苦恼之际,当时的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向国王推荐了当时尚未和沙特建交的中国。
面对以色列和伊朗的双重威胁,沙特法赫德国王意识到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于是沙特法赫德国王直接派出苏尔坦亲王秘密与我国接触,并且背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开始与我国进行谈判。在1986年12月的时候,我国副总参谋长曹刚川中将就与苏尔坦亲王开始进行了初步谈判,在这次谈判中双方草拟出了一份秘密代号为“隼”的项目提纲,而代号为“隼”正是我国自研的东风-3型导弹。
由于当时全世界谁也没出售过战略导弹,在价格方面一直都属于空白,按照当时我国高层的指示来看,单枚东风-3导弹售价不得低于1000万人民币。虽然我国已经给出了范围,但是我国的谈判代表在面对沙特苏尔坦亲王也有些不知所措,在现场就只竖起了一根指头,结果沙特苏尔坦亲王直接现场同意“一亿就一亿”,并随即表示沙特需要订购35枚东风-3导弹。更让我国的代表震惊的就是,别人沙特压根用的根本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并且还表示可以一次性现金支付。
要知道,在1986年那个时代,我国总的外汇储备也不过才20.7亿美元,并且1986和1987连续两年外汇更是有所下降,所以对于35亿美元的订单足以令我国有些应接不暇。事实上,在那种谈判情况下,我国能与沙特谈出35亿美元导弹军售合同,不仅是需要极高的胆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有一份运气的存在。当我国与沙特成功签下军售合同后,我国就相继开始对沙特实施技术指导,并且第一个导弹基地就选择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南将近560公里处的苏莱伊勒。
时间来到1990年8月,伊朗开始大举进攻科威特,随后科威特就全境沦陷,而且这时候伊朗大军打开剑指沙特东部领土,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沙特导弹部队紧急启动了苏莱伊勒基地的战备程序,并且沙特将电视台画面公开对外展示,我国的 东风-3导弹身影也是首次出现了在全世界的眼中,在东风-3导弹震慑下,伊朗在权衡利弊情况后,也只能选择了退兵,后来沙特在我国东风-3导弹的保护下,也接着迎来了将近30年的和平,所以伊朗的35亿美元可谓是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