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四号作战”损失惨重的噩耗进一步坚定了山下的信念:“莱特完了!”但他又不能公开违抗寺内和东京的命令,只好在11月15日致电铃木:“第三十五军将尽力消灭莱特之敌,其最低目标是阻止敌人使用岛上机场。如果发生不能再运出部队的情况,吕宋将成为菲律宾诸岛今后各战役的主要战场。”
对山下模棱两可的命令,铃木感到无所适从。但他知道,目前必须不惜一切守住“断颈岭”,否则美军就会沿二号公路大举南下,威胁到大后方奥尔莫克港的安全。他命令第一师团发起反攻,对此片冈只能报以苦笑。美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他连守住现有阵地都异常困难,何谈反攻?11月19日,他命令扬田虎己大佐第一联队冒雨从皮纳山赶来,协助防守利蒙山主阵地。为对付美军坦克和火焰喷射器,日军将阵地周围的草木用汽油点燃化为火场作为阻碍,而后居高临下封锁穿过山脊的公路。美军集中250门火炮猛轰第一联队阵地,日军只能以仅有的36门炮发起还击。第一师团不愧为精锐之师,他们将小股美军放入阵地,后续部队则凭借地形和精准火力拦截,而后以白刃战歼灭入瓮的美军。虽然克鲁格连连下达催促令,但是美军的进攻始终无法取得重大突破。
与死亡相比,更令守岭日军士兵难以忍受的是缺水缺辆。幸好近期不断下雨,他们才可以用雨水滋润一下干渴的喉咙。登岛时带的少许干粮早已吃完,在洞里蹲着的安田中队八个人只能分吃一个米饭团。天黑之后,安田中尉率三个分队长爬上山顶。山那边的半山腰里,美国人正在开饭,随风飘来的阵阵香味让人更加饥饿难耐。安田提议派两名士兵去干掉敌人,抢夺食物,立即得到了三个分队长的一致赞同。

两名士兵被派去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其他人整晚都在焦急等待。他们听到远方传来了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机枪的射击声,认为两个战友一定被打死了。但天亮时,那两名士兵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大包战利品。两人在黑暗中伏击了一个美军机枪阵地,把能找到的东西都兜了回来。可惜他们抢到的只是几箱自己的武器无法使用的子弹和几罐香烟,急需的食物一点儿都没。一名日军士兵点燃了一支美国香烟。“啊,我连烟是啥味道都忘记了,”他深深地了吸了一口说,“头只发晕。”
分队长神子清——他入伍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所在的中队总共只剩下几个人,他已火线接替战死的八寻中尉出任中队长。一次在扩大掩体时,神子发现了一条蜥蜴,便立即纵身扑了过去。但那蜥蜴爬得很快,瞬间消失在石缝之中。几名同伴听说后异常兴奋,大家一起围追堵截,终于从石缝里抠出了那条蜥蜴。有人把它的皮剥掉,用匕首切成几段后装在饭盒里煮。大家一人分到了一小段,吃完后都觉得身上又有了力气,好像吃了兴奋剂一般。
就在第一、第五十七联队血战“断颈岭”的同时,日军第四十九联队已于11月14日登上了552高地。联队长小浦次郎大佐决定执行原定的突袭计划,率部北上于18日突袭了卡里加拉后方一处据点。美军未曾料到疲于应付的日军竟然会发动侧翼攻势,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日军第一大队在卡博钦以西撕开了美军防线,当场肉搏杀死100多名美军,还摧毁了一处炮兵阵地。大量美军士兵和后勤人员逃入丛林,有人甚至跳海逃生被驱逐舰接走。战至20日,美军公开承认损失兵力逾400人。
11月21日,片冈命令小浦攻击利蒙山美军主力侧后,策应师团主力的正面作战。激战多日的第四十九联队已成强弩之末,他们很快遭到美军优势兵力的疯狂反扑,于30日丢失了552高地。小浦于当夜发起夜袭重新夺回高地,但他很快接到了片冈快速驰援的命令。在留下130名士兵迟滞美军的进攻之后,小浦率联队主力迅速向师团司令部方向转移。当他们12月7日与片冈汇合时,只剩官兵353人。
美军向“断颈岭”投入了更多坦克、重炮和火焰喷射器,日军的颓势愈发明显,第五十七联队减员到不足400人。11月23日,美军第三十二师——他们在11月16日替下了筋疲力尽的第二十四师——第一二八团突破天险进入利蒙,持续三周的“断颈岭”血战以美军取胜而告终。此战美军伤亡超过1500人,日军损失约5250人,围绕“断颈岭”的战斗因此成为莱特岛军事行动中最血腥的冲突。25日,片冈下令残部在利蒙以南二号公路附近集合,试图拖住美军,待第二十六师团主力到达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但在登陆中损失了所有重武器的第二十六师团注定是指望不上的。就在“断颈岭”之战激烈进行的同时,在南路,美军第七步兵师通过那条日本人认为不可通行的小路穿过岛屿,朝北向日军大后方奥尔莫克港攻击前进。在布鲁恩地区,他们遭到了日军第十六师团残部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美国人的援军似乎永远无穷无尽,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地点登陆。11月22日,麦克阿瑟在南线投入了第十一空降师的两个团。牧野残部只有不到3000人,武器装备损毁殆尽,补给断绝,根本挡不住美军两个师的迅猛攻势,只好遁向布鲁恩以西山区展开游击作战。
守岛部队压力日增。11月23日,日军再次鼓足勇气发起了“多五次作战”,向岛上运送补给弹药。第一零一号、第一四一号、第一六零号组成第一船队在海防舰第四十六号护航下从马尼拉出发,24日遭美机空袭,3艘运输船全部沉没,第四十六号海防舰25日返航途中被美军炸沉。由第六号、第九号、第十号运输舰组成的第二船队在“竹”号驱逐舰护航下从马尼拉出航,25日遭美军空袭,第六号和第十号沉没,第九号和“竹”号受伤返航。“多五次作战”完全失败。
应麦克阿瑟和金凯德的强烈要求,11月25日凌晨,哈尔西率第三十八特混舰队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再次来到菲律宾以东海域,对吕宋岛周边日军目标实施打击。当天下午,在莱特湾海战中死里逃生的“熊野”号重巡洋舰遭到“提康德罗加”号8架战斗机、3架俯冲轰炸机和9架鱼雷机的联合攻击,被命中4颗炸弹、5条鱼雷后沉没于达索尔湾。
日军立即展开反击,由8架特攻机、6架护航机组成的“吉野队”攻击了美军特混舰队。博根第二大队——哈尔西旗舰“新泽西”号也在其中——率先遭到攻击。1架日机向“汉考克”号俯冲,航母防空炮火恰好在头顶将其击落,日机机翼残骸撞毁了一门20毫米炮。2架特攻机向“独立”号发起攻击。其中1架一头扎在飞行甲板上,爆炸将甲板撕开一个大洞并诱发大火。另一架飞机几乎平行撞在甲板上,燃烧的碎片四处散落引发了更多火灾,它携带的那颗炸弹从破洞掉入机库后爆炸。最倒霉的当属“卡波特”号,两架特攻机的联合撞击使这艘轻型航母甲板和舷侧都被豁开了大口子,36名水兵阵亡,16人重伤。
谢尔曼第三大队同样未能幸免。2架特攻机冲向“埃塞克斯”号,虽然1架被凌空打成一团火球,但另1架撞上甲板的特攻机还是当场导致9名水兵阵亡、6人失踪、44人受伤,1架“复仇者”也被撞毁,连谢尔曼的住舱都燃起了大火。“无畏”号同样被撞起火,浓烟遮住了除舰首之外的一切。燃烧的汽油沿着船舷流溢,舱室内发生了一连串爆炸。由于飞行甲板和升降机受损,之前出击攻敌的75架飞机无法回收,只好飞往“埃塞克斯”号、“汉考克”号和“提康德罗加”号上临时降落,加油后直接飞往塔克洛班简易机场。“无畏”号上17架飞机受损,69人死亡、35人重伤。航母伤势之重连珍珠港都维修不了,只能回到西海岸的旧金山大修,一直到1945年3月才重返前线。
10月29日以来,日军的神风特攻已导致第三舰队至少328人死亡,约90架飞机被毁,至少3艘航母必须返回基地大修后才能重新投入战斗。哈尔西取消了次日的攻击计划:“只在有价值的目标出现和关键时刻才出击,这将保护快速航空母舰不要频繁暴露在敌人自杀机的面前,改变这一状况至少要等到防御技术完善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