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本小说充满“羞羞之事”,让人看得既想笑又觉得恶心,改编电视剧后,反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得极为清纯,连个吻戏都没有。这部小说的书名及影视剧的剧名都叫做《媚者无疆》。

晚媚1
小说的作者的笔名叫“半明半寐”。小说里面有酷刑、挑逗、生命之和谐等情节,可以快速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强烈的看下去的欲望。但小说并非完全描写这些不等大雅之堂之事,把那些不可描述的内容剔除了,这部小说仍可称得上一部文笔精彩、悬念迭起、充满类似于古龙《流星蝴蝶剑》《多情环》式的暗黑风格的佳作。
姹萝
小说中,女主骆雪不是天纵奇才型的人物,而是一个一上来就被人轮流实现“生命的大和谐”,连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的极为普通的人。她为了生存进入鬼门,被训练成杀人工具,身体就是她杀人的利器。在鬼门里不需要多愁善感的淑女,只需要杀人升职的杀手——要么杀人,要么被人杀。除了要杀任务中指定的要杀之人,还要提防鬼门内其他杀手搞阴招。就是这样一个冰冷恐怖,步步惊心的地方,反而更需要爱情来取暖。鬼门内不允许杀手和影子产生感情,女主晚媚与影子小三,城主姹萝与堂主刑风,却都相爱了。姹萝惩罚晚媚与小三,却放任自己和刑风的爱情,本就是玩双标来欺负弱者的做法。那个黑暗世界充满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者胜而存,弱者败而亡。晚媚一边杀人,一边升职,从地杀、天杀到绝杀,最后挑战城主姹萝,并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城主。在晚媚杀人升职的明线情节里,穿插着公子复仇的暗线故事。但原著第二部开了头没写多少,作者就停笔不写了,留下了不少的悬念和遗憾。
流光
这样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说,注定是要大改特改才能过审,才能搬上荧屏。
所以,电视剧版由李一桐饰演的晚媚(本名由骆雪改为苏七雪)一上来只是被放血,没被实现“大和谐”,并且由果断杀人之人改成了白莲花般的人。进入姽婳城后,晚媚身为一个杀手却缺乏身份认同,靠被杀对象自杀或者其他杀手帮忙才能完成任务,且哭戏颇多。这应该是出于弘扬“真善美”的需要。虽然晚媚还是靠做任务升职最终成为新城主,但终究让人觉得缺乏说服力。像这样白莲花一般的人当了新城主后会做些什么?搞慈善吗?
长安
小三改名为长安,身份从一个普通马夫改成了太平公主的后人,担负起振作李氏江山的责任。长安与阮娘(谢莹)起事到一半,因为晚媚要挑战城主,长安居然抛下身后的将士,独自回姽婳城救晚媚。这样的改编虽能体现长安与晚媚的深情,但只身一人回去似乎不妥,哪怕他率领部分军队去姽婳城胜算也大啊。长安最后为救晚媚而被刑风敲碎骨头挺惨的。
阮娘(谢莹)
阮娘(谢莹)这条线也有些崩。她与大反派越轻涯周旋那么多年都隐忍不发,没有暴露,见到长安之后,耐心和智商节节掉线。面对长安记挂晚媚欲返回姽婳城时,她干脆以死相逼,随后自杀死掉了,死得太草率。
公子
公子的人设没有大变,从小说到电视剧,他都是一个为了实现她母亲给他的任务而费尽心机获胜的“妈宝男”。其他人都是他实现目标的工具罢了。对于晚媚,长安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公子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让晚媚受伤,更不会为了晚媚放弃一切,事业心很强。
此外,这部剧场景优美,许多景象可以直接拿去当壁纸。开头及剧中偶尔出现的水墨画风格也很有吸引力。
色彩方面,这部剧常常昏暗凄清或雾气朦胧(黑夜与阴天景象颇多),明媚阳光的色彩较少。或许是为了体现小说中的凄凉肃杀的风格而这样做的吧。我觉得挺合适的。
晚媚2
打斗方面,虽然这部剧没有金庸剧《天龙八部》中三兄弟在少林寺大战对手的壮阔场景,却很有力量感(比如长安的打斗部分),动作清晰可见,既连贯又刚猛,不是那种广播体操般的搞笑打斗,值得一看。
音乐方面,诡异风格、凄凉风格、紧促风格等不同配乐恰到好处地为这部剧锦上添花,《一》《独步》《一生等你》《失宠》等歌曲亦是值得回放多听的佳作。
欢迎各位喜欢古装剧的朋友关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