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聪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近日公开表示,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一直面临不小压力,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同时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的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景气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经济发展持续恢复,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但同比上升。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一步改善。
景气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进入秋季求职高峰期,就业景气指数环比有所下降,表明本季度求职竞争较为激烈。
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个变化是“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就业的影响。
景气报告显示,进入2021年第三季度,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7月至9月逐月下降,而求职申请人数在8月份也出现明显回落,在9月份有小幅回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也从8月份的9.77下降至9月份4.69,表明“双减”政策下对该行业的就业造成明显降温影响。
从职业来看,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的职业为房地产交易、中小学课程辅导、销售顾问、医疗器械、普工/技工等,但房地产交易、销售顾问、普工/技工等职业的工作性质或内容较单一,技术含量不高,薪酬待遇对于高校毕业生求职者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出现较大的供给缺口。
中小学课程辅导职业排在高校毕业生十大就业景气职业的第二位,“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中小学课程辅导职业的高校毕业生带来明显的影响。从招聘需求来看,2021年7月到9月,中小学课程辅导的招聘需求人数连续下降,特别是在9月份下降人数较为明显,9月份景气指数也下降到二季度以来最低点。
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的CIER指数呈现新一线、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其中,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景气指数相对较低;而二线、三线城市就业市场相对宽松。
编辑: 宝厷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