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0万年前,当人类祖先南方猿开始直立行走,从森林搬到草原上,如何最好地生存就成了远古人类祖先的一大难题。除了慢慢学习制作工具,保存火,缝制"衣服",制作陷阱外,寻找可以避雨的庇护所已成为当时人们的首要任务,这与我们现在的情况类似。同时,人们生产力低下,智力水平低,缺乏建造耐用房屋的能力,因此选择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人类洞穴的历史诞生并延续了数百万年。

<h1>巴西奇怪的古老洞穴</h1>
在数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古人建造和"装饰"了大量的洞穴,其中许多洞穴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而被摧毁并永远埋在地层的深处。不过,也有少数古代洞穴有幸被保存下来,比较有名的是:阿尔塔米拉洞、比莫贝卡特石窟、中国山顶洞穴人遗址等。这些洞穴遗址不仅保留了古人类居住的洞穴的"原始场景",还保存了一些壁画,古人的化石和当时使用的工具,这些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十年前,科学家在巴西亚马逊盆地南部和东南部发现了1000多个奇怪的洞穴或隧道,宽度和深度不等,有些宽达1.5米,有些多达4米,其中最长的长约100米,洞穴从开口到终点的长度和宽度并不多, 洞穴周围的岩石和土壤一般是光滑的。但莫名其妙的是,很多地方都有非常凌乱的划痕。
这些划痕几乎没有规律性,不像雕刻来记录某些东西的壁画。划痕的深度各不相同,最深的接近10厘米,就像用锋利的仪器雕刻一样。起初,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划痕是古人挖掘洞穴的遗物,随着研究的进展,这种猜测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h1>这些洞穴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手工挖掘的</h1>
在地球上,由自然作用形成的天然洞穴可分为碳酸盐岩洞穴、石膏洞穴和岩溶作用形成的砾石洞穴、岩浆喷发后不同冷却速率形成的玄武岩洞穴、岩石耐候性差异形成的砂岩洞穴、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花岗岩洞穴或微板体相对位移形成的花岗岩洞穴, 等。
自然形成的洞穴,由于外力的不平衡,洞穴的结构会非常复杂,洞穴或通道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变化会呈现出非常不同的状态,而洞穴或通道周围的岩石,也会受到不同的侵蚀和其他外力的影响, 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各向异性,使表面出现奇异、斑驳的土地,不均匀的形态。在巴西发现的许多洞穴,其内部结构和呈现状态,与天然洞穴截然不同,以至于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形成这些非常规则,整洁的洞穴。
利用碳14同位素测年法,科学家们确定这些洞穴是在大约13000年前形成的。这些洞穴之所以保存了这么久,不仅与这里密集稳定的岩石结构有关,而且与这里的地质运动不是很强有关。而且,根据古人类学家的长期研究,特别是通过古DNA测序,美洲大陆的人类活动历史只有5万年左右,其中南美洲较短。在大约45,000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期,美洲大陆的古人从东亚通过冰冻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西北部,然后在数万年内逐渐向南移动,直到大约13,000年前到达南美洲大陆。
因此,13,000年前,南美洲的人类祖先刚刚到达这里,或者还没有到达亚马逊盆地。此外,科学家发现的洞穴,无论是宽度还是长度,似乎都太大了,其他古代人类留下的洞穴遗址都没有与巴西的洞穴遗址相似。从当时古人的生产力水平来看,没有能力支撑这么大量的工程,也就是说,古人不需要挖这么大、这么长的洞穴,另一个根本就是没能建造出这么大的洞穴。
因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些洞穴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类的。那么这些洞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h1>科学家给出了新的猜测</h1>
根据洞穴周围留下的许多划痕,加上洞穴的宽度和高度,科学家们推测这应该是一个拥有强壮四肢和锋利爪子的古代庞然大物的遗产,最终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代庞然大物1万年前 - 地球上的松弛。
地球的懒惰曾经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大约在100万到1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使其成为拉丁美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哺乳动物。大地懒惰属于哺乳期平台齿麒麟的双水土懒段,身高可达5米左右,体重可达5吨,与亚洲象相当。它的四肢非常强壮,而且四肢的前端有三个非常锋利的爪子,像三把巨大的锋利的刀子,可以牢牢抓住物体和食物,也可以用来高效挖掘作业,再加上它们巨大的体型,强大的力量,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挖出长长的隧道和宽阔的洞穴, 应该没有困难。
至于为什么地球懒得挖这些洞?科学家们还推测,整个星球大约在13,000年前处于第四纪冰河期的末期,尽管亚马逊盆地现在是热带的,但温度远没有今天那么高,特别是在晚上。懒惰的大地,即使没有天敌,但为了躲避和应对寒冷的天气和降温的威胁,所以就有了挖洞的做法。洞穴的宽度和高度,加上洞穴墙壁周围"墙壁"上的划痕,与地球懒惰的物理特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科学家的猜测。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约1万年前,当地球的冰河时代结束,气温升高时,逻辑上懒惰的食物来源应该变得更加丰富,但科学家们不明白的是,就在这样的转机之后,地球的松弛不知何故消失了,并且没有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它会灭绝, 这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