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学园——儿童成长的乐土,小学教育的理想童话新学校课堂和午餐多彩活动小豆豆的糗事一箩筐可敬的小林校长掩卷沉思

巴学园——儿童成长的乐土,小学教育的理想童话新学校课堂和午餐多彩活动小豆豆的糗事一箩筐可敬的小林校长掩卷沉思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作品,也是女儿在小学阶段,在她的强烈央求下,我陪她共读的第一本书。没想到我会被牢牢吸引,和孩子象朋友一样饶有兴味地讨论。

本书是作者黑柳彻子(也就是书中的小豆豆)对自己童年真实经历的记述,语言很朴素,没有过多的渲染,故事本身却带给人很大的感染和启示。

<h1 class="pgc-h-arrow-right">新学校</h1>

刚上一年级的小豆豆,因为淘气,好奇心强,不懂得受约束,很让老师头疼,常因她的干扰而无法正常上课,就请小豆豆的妈妈“给你家小姑娘另换一个学校吧”!

小豆豆的妈妈了解了具体原因后,既理解老师的难处,也很尊重孩子的性格。回家后她没有告诉女儿她被退学了,甚至没有说一句责备她的话,而是用很愉快地语气和她商量:“要不,我们去另一所学校看看吧?”

就这样,妈妈带着小豆豆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学校:巴学园。

一走到门口,小豆豆就感到特别新奇:巴学园的校门是由两棵自然生长的树组成的,围墙也只是在校园四周种着很多各种各样的树木。六辆电车静静停在校园里,那就是教室。

当小豆豆带着无数惊喜和疑问跑到校长先生的门口时,和蔼可亲的小林校长说:“我们说说话吧?你想说什么都可以”。小豆豆兴奋极了,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而校长先生一直微笑地听着,有时问一句:“后来呢?”、“哦,原来是这样啊”。

一个大人能耐心听自己讲这么长时间话,这对于小豆豆是从没有过的经历,她一下喜欢上了校长先生。当校长先生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巴学园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

<h1 class="pgc-h-arrow-right">课堂和午餐</h1>

在巴学园的电车教室里,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座位。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课,老师会把一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问题要点全部写在黑板上,每个孩子都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开始学。老师在教室里随时辅导,解答问题。这样也能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因材施教。

如果大家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任务都圆满完成了,下午的时间,就由老师带领着在校园里散步,一边观察那些花草、蜜蜂、蝴蝶、大树,一边听老师介绍这些事物中的趣味和奥秘。在自然中徜徉,象是自由地玩耍,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的知识。

午饭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校长只要求家长“请为他们准备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就可以了。吃午饭的时候,校长会亲自检查每个孩子的饭盒,如果谁只带了山或海的一种,就由跟在后面,两手各拿一只锅的校长夫人舀出另一种的菜分给他。

这让吃饭成了一件相当有趣的事,大家学会了更好地辨认哪些食物是生长在陆地上的,哪些是海里的。孩子们不再挑食,也不会攀比“谁的饭菜高级,谁的菜总是很寒酸”这样的想法。

吃饭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先唱校长自创的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再开始吃。每天轮流有一个孩子要先吃完,站在中间给大家随便讲点什么,以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就这样,小豆豆很自然地融入了这个快乐的集体。在以前的小学,早上醒来想到要去上学时,小豆豆总要发一会儿呆,在她的潜意识里也感到自己是被排斥的。而到了巴学园,她每天晚上都盼望着新一天的到来,并精神百倍地做好自己的事。不知不觉中,小豆豆成为了一个懂礼貌,有爱心,善于和人交往的孩子。

巴学园的音乐课是最有特色的。校长小林先生无论多忙,都会亲自上课。他曾受法国作曲家和教育家道格拉斯很大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把韵律学很好地运用到小学教育中。

比如,校长弹钢琴时,他教孩子们合着琴声的节奏,身体自由摇摆走动,手足做出简单而随意的动作。而音乐的节拍发生变化时,校长要求“你们不要立刻跟着变化”,而是要听着三拍的节奏,再继续做一会儿二拍的动作。这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度,也好玩极了,不止训练了节奏感,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

还有一种授课方式,就是校长弹钢琴的时候,让孩子们趴在礼堂开阔的地板上,各据一方,手执粉笔把音符写下来。下课后再把地上画满的印记清理干净。这样,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用粉笔涂涂写写的愿望,同时知道了要把画上去的东西擦干净也是很麻烦的,这样就不会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乱画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多彩活动</h1>

小林校长能想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使他们在一些前所未有的经历中锻炼性格,增长能力。比如,请来农民做老师,现场教孩子们怎样除草,翻地,撒种,施肥;晚上让孩子们到学校的礼堂“露营”,手把手教孩子们搭帐篷;在学校的泳池不穿泳衣游泳;甚至在暑假带学生去郊外野炊;坐船去温泉旅行。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还学会了独立料理生活,并由大家分工合作来切菜做饭等。

在小豆豆的班级,只有十名同学,其中两名是身体有残疾的。对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和有侏儒症的高桥君,校长和老师都用心良苦地维护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能很泰然自如地和人相处。我们可以想得到,这样良好的开端对于他们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

巴学园别具特色的运动会,那些比赛项目几乎都是校长自己设计的,“钻鲤鱼比赛”,“找妈妈比赛”,还有在坡度很缓的极低台阶上进行全校接力赛,不仅孩子们喜欢,也带动了家长们参与的热情,亲子互动,玩得兴奋,热烈,开心。

更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几乎所有比赛项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夺走了。高桥君兴奋地鼻尖直冒汗,一次次地登上领奖台····

小豆豆在长大以后回忆起来,觉得这一定是校长有意设计并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他希望身体永远不会再长的高桥君,在怀有肉体上的自卑心理以前,先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小豆豆的糗事一箩筐</h1>

​说起小豆豆的淘气,真是比很多男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她会在别人家缠满铁丝的篱笆墙上钻进钻出,把衣服裙子都挂成了碎条条。

曾有一次,她在校园的小路上看到地上有张报纸,想也没想就后退几步,脚在地上弹了一下,飞快地冲了过去,谁知那是厕所的掏口,校工忙了一半临时有事走开,为了遮住臭气才盖了张报纸。结果小豆豆就掉在了齐胸深的粪池里。

还有一次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座“沙山”,她又如法炮制,飞奔过去向“山顶”一跳,可她又判断错了,那不是普通的沙子而是刚和好的水泥。小豆豆小小的身体连同书包全陷了进去,越挣扎越陷得深,最后只剩下个头露在外面,再也不敢动弹了。等天黑了妈妈找到小豆豆把她拉出来时,她看上去就像一堵墙。

尽管小豆豆常常闯祸,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妈妈从来没有训斥过她,校长先生也从不为学生在学校发生此类事情而请家长,都是由学校自己处理好。

不仅如此,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小豆豆总是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我真的是好孩子吗?小豆豆这样想着,当然非常受鼓舞,她总是努力让自己的行为更像一个好孩子。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激励了她很多年,让她始终记得并相信校长先生的话:我是个好孩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可敬的小林校长</h1>

读这本书时,我在内心不停地感叹,巴学园虽然规模很小,在当时并不闻名,但它的创办者小林宗作先生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

他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心理,给予了他们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也给予了他们无数新鲜的尝试,这份快乐的成长经历对于孩子们是多么温馨而宝贵,并影响和受益于他们的一生啊!

而小林先生重视自然和音乐对于孩子们的熏陶,当然也是意义深远的。书中小林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 !”毋庸讳言,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不幸被言中的事实了。

可惜,巴学园从创立起,只存在了八年。战争的阴影终于还是笼罩了这片蕴满希望的小小乐土。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美国飞机投下的燃烧弹,使整个学校毁于一旦。

作者说:“而小林先生对孩子们的热爱,和他对教育的热情,比正在吞噬着学校的火焰还要巨大,还要炽热。先生仍然充满了信念和精力。”

战后,小林先生在巴学园的废墟上创办了幼儿园,同时,又协助国立音乐大学创建保育系,并在国立音乐大学讲授韵律学。但是,重新创办理想的自己的小学这个愿望,却没能实现,于六十九岁,带着未竟的梦想,离开了这个世界。

<h1 class="pgc-h-arrow-right">掩卷沉思</h1>

​ 读完这本书,女儿郑重向我宣布:我决定长大以后不当书法家,也不当设计插图的人了,我要做一个象小林宗作那样的校长,创办一个中国的巴学园!

我笑着说:那好啊。你要好好努力!

可我心里却想,在中国,一个巴学园那样的学校,恐怕只能是存在于孩子们梦中的理想童话。即使真能有这样的学校,有哪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来,放任孩子象野花小草一样自由快乐地生长呢?那不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

在现实中,我常常看到的,想到的,是郑渊洁的那句话——100分,把童年变成了100岁。

巴学园——儿童成长的乐土,小学教育的理想童话新学校课堂和午餐多彩活动小豆豆的糗事一箩筐可敬的小林校长掩卷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