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周伯通在向郭靖介绍《九阴真经》的来历时,提到过一段关于初代五绝华山论剑的往事。

原著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五绝剧照)

在寒冬腊月斗上七天七夜,不难看出一个事实,被称为五绝的这五位个个都是对“天下第一”这头衔有执念的人,都是武痴,不过要论其中陷得最深的人还要数“西毒”欧阳锋,他为了让自己变强是可以做出一些不择手段的恶事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行为变得有些奇怪,笔者并非指后来他逆练《九阴真经》走火入魔,而是指武林中明明有另外一本堪比《九阴真经》的秘籍,他却视而不见。

一、堪比《九阴真经》的秘籍

当年五绝参与华山论剑,除了是为争夺那“天下第一”的头衔之外,也是为了争夺《九阴真经》,那宝典中的武功精妙无比,若能习得其中招数,自然能够让自身武功更上一层楼。

《九阴真经》是黄裳结合自身所悟武功加上仇家所用的武功所创,可以算得上是一本“武林百科全书”,所以世间的确是难有秘籍能与之相比。

不过到了《神雕侠侣》书末,那觉远大师带着小徒弟张君宝登场之时,他提到的那本《九阳真经》就堪比《九阴真经》,它是斗酒僧在向王重阳借阅了《九阴真经》之后有感而创,他所提倡的阴阳互济的观点其实和全本的《九阴真经》一样,所以两本经书的精妙程度是不相上下的。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王重阳剧照)

不过笔者所指并非这《九阳真经》,毕竟斗酒僧创出这经书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觉远大师得到这经书也没把它当武功秘籍来看,所以欧阳锋自然也不知晓这经书的存在,而另一本秘籍则不同,它客观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顶尖高手无人不知的。

笔者所指即是那《乾坤大挪移》,这秘籍一直就藏在明教光明顶,是明教至高无上的武功,若五绝级别的高手能够这本秘籍,自然能够让自身武功得到突飞猛进的成长,可欧阳锋为何不去抢这秘籍呢?

二、明教的历史

《射雕英雄传》中,明教并没有登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于武林之中,通过书中的种种细节来看,此时的明教应该是处于低估期,正是欧阳锋抢夺秘籍的好时机。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明教剧照)

比如周伯通就谈及过黄裳征明教的往事,原著道:“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教门,叫做什么‘摩尼教’,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他们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

后来的事情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了,黄裳重创明教,他自己的家人也尽数被杀,双方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而《倚天屠龙记》中也提到早在北宋年间明教就以存在,当时的头领就是方腊。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阳顶天剧照)

所以明教在金庸武侠体系中是一直在传承的,《射雕英雄传》时代,这个教派自然也客观存在,以欧阳锋那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他完全有理由去抢夺明教的乾坤大挪移。

三、天时地利

相对于其他几位五绝级别的高手而言,欧阳锋若有心去抢明教的乾坤大挪移秘籍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天时指的自然是前文提到的《射雕》时代的明教处于低谷期,此时阳顶天只怕都还没出世,而历代教主中,除了张无忌,就数阳顶天最厉害,这《射雕》时期的明教教主自然不强。

而地利则更好理解,明教的总部在那昆仑上的光明顶之上,说来可笑,后来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役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从五湖四海长途跋涉去那光明顶只怕有人会死在半路,毕竟那可是高原地区,不是人人都能上的。

欧阳锋想当天下第一很简单,有本秘籍堪比九阴,他却强行视而不见

而欧阳锋则无需担心这样的问题,他原本就是西域白驼山的主人,他离那光明顶相对于其他几位五绝级别的高手而言是更近的,常年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他征服明教自然也是有天然优势的。

所以这设定看起来就很奇怪了,明教是客观存在的,而乾坤大挪移的精妙程度也丝毫不输给《九阴真经》,欧阳锋也完全有条件去抢这秘籍,他的为人也决定了他有理由去找明教的麻烦,可他为什么没去呢?只能说金庸在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还没想到明教会在《倚天屠龙记》中的定位会那么高,以至于让欧阳锋看起来有点儿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