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作者:播音中国

上周三,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19个叫小莉的人》的“冰点特稿”,通过深描豫版“1818黄金眼”——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旗舰节目《小莉帮忙》的帮女郎采访奔走生活,来呈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生活状态。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在细读文本过程中,播音中国也发现不少新闻界的职业之痛,报道介绍道——

栏目创办时的“五朵金花”,如今只剩下隋莉、刘艺,9年前从全省3000名小莉竞选者中挑中的10人,只有两人还在。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这份工作对小莉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她们多数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招来时,相貌、普通话都是筛选标准。刘艺开玩笑说:“明明可以靠脸,干吗这么辛苦。”

而这种现状在不少地市台、县区台同样存在。有播音专业出身的受访者告诉播音中国,自己是不愿意从事出镜记者岗位的,太影响生活了。

跑腿办事,东奔西走

原声带:每天下午,那些出发时画着精致妆容的小莉,会带着五花八门的故事归来,还带回沾了灰尘的妆、被风吹乱的发、透着汗臭味的衣服。(语出《19个叫小莉的人》)

个人说:有事要帮忙,就找帮女郎。播音专业毕业的小何,同样在地市台一档民生帮办节目担任出镜记者。作为帮帮团的她自称,节目组都戏言自己是跑腿记者。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图源 | 中国青年报

这档“贴心服务,帮忙到底”的生活服务节目,需要长期下沉区县镇街,常年的外采生活,让这个娃娃脸的记者,脸都晒黑,皮肤粗糙。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甚至朋友开玩笑说道,“你是不是下地种田了。”而这种风里来、雨里去,来来回回的职业生活,她一做就是7年。问及是否有七年之痒,她说在用爱发电。

工作碾压生活

原声带:“由于电视节目需要日播,她们周末只能轮休一日,假期减半,有时忙到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往往交上节目视频离开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有人去约见相亲对象,有人去跳舞弹琴,有人回家带娃,有人到家直接躺平。” (语出《19个叫小莉的人》)

个人说:供职川内某县级台的刘同学,主播、记者一肩挑。2021年适逢时政大年,台里把主档新闻扩容增量升级为日播。上午采访,下午录像,成为他的工作状态。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临近晚上10点,办公室的热线系统里,仍有新的求助被录入。

而到了周末,有时自己轮值当班,配音出镜还好说,一般县级活动、晚会也在这个时间举行,自己更是要忙完现场主持赶回台里录制新闻。以至于自己的男友也难以相见,对方抱怨连连。

走与留的两难

原声带:12年来,刘艺见过这里来来去去很多人。受不了委屈和辛苦的,走了;扛不住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压力的,走了;与“小莉”新闻理念不合的,也走了。 “(有的)觉得你天天关注鸡毛蒜皮的事儿,技术含量低。”刘艺说,“尤其是学新闻的,(读了)研究生的,他的理想很高,觉得新闻的殿堂是新华社、央视这样的地方。”(语出《19个叫小莉的人》)

个人说:就职重庆某区县融媒体中心的李同学,两年时间也见证了自己身边同事的陆续离开。有些同事把这份工作作为跳板,期待晋身更优的平台。

有些确实拥有职业理想,在区县得不到施展,“做不出新闻的样子,都是宣传的任务。”而自己因为已经安家于此,只能安心工作,“理想只能是当空想。”

结婚生子,境遇不同

原声带:对于留下来的小莉而言,生孩子和结婚都是一个很大的分水岭。有人结婚生子后,就调岗或离职。(语出《19个叫小莉的人》)

个人说:小郭在鲁中某电视台担任出镜记者。当年播音专业毕业进台的她,选择了一线采访。多年下来,明显感受生完孩子后,一直在被压制。除了新闻采访、活动策划等常态工作,还有各种隐形负担如影随形。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她自言,看到自己结婚生娃,感觉拖累集体,但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工作有点慢半拍,现在的她只能寄希望于赶紧找回状态,不要被人看出不同,“生娃之后,就有很多问题出现。”她这样说道。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3000名竞选挑中10人,只有两人还在,播音女生做记者为何留不下来

作者 | 杨竣博

责编 | 孙晓宁 美编 | 王伟民 总编 | 陈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