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46年,美国著名进步记者、作家,时年61岁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下简称“安娜”),第五次来到了中国,因为历来对中国革命充满兴趣,所以她这次冲破万难去到了延安,与解放区的战士们同吃小米,同住窑洞,关系非常亲密。

同是这次访延,她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并对他做了深入的个人专访。期间,安娜有意无意提到了他的老对手蒋介石,本以为毛主席会不愿意聊,没想到他非常慷慨,不仅乐意聊,还聊得非常透彻,从头到尾讲述了他早年与蒋介石的三次见面,涉及到不少知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他对老对手蒋介石的一些私人看法,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史料,后来,安娜据此写成了一部著作《中国人征服了中国》。

下面就根据安娜的这次采访,详细回述毛主席与蒋介石早年的三次见面(重庆谈判之前),以及毛主席对“中山舰事件”、对蒋介石的犀利个人点评。

这三次见面的时间分别是:1924年1月,1926年1月,1926年5月,之后的将近20年时间里,他们没有再见过一面,直到1945年8月的重庆谈判才重新相见。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46年8月6日,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窑洞前接受安娜的采访,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一、泛泛之交</h1>

毛主席与蒋介石的人生中第一次见面,是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年毛主席31岁,蒋介石37岁,这一次见面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泛泛之交。

当时在大会上,一共有165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第39号席位上坐着湖南代表毛主席,当时他的身份很特殊,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党员,而且都是很关键的职位,所以在这次会议上,他很受孙中山重视,坐的位置很靠前,他本人也是非常积极地多次站起来发言。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场照片

而与此同时,蒋介石其实也坐在会场里,不过他不是代表,仅仅是列席会议,当时他在国民党内没什么职务,仅仅相当于孙中山的侍卫长。他在整个大会期间都非常沉默,只有在第四天孙中山宣布成立黄埔军校的时候,才正式在大众视野中短暂亮相,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其他时间蒋介石一直都很默默听着其他人发言。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24年的蒋介石(左),座位上是孙中山

大会结束后,毛主席高票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被孙中山委以重任,派到了上海工作,身兼多职,举足轻重。

而蒋介石当时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党内职务和地位要远逊色于毛主席,大会结束后他默默回去了宁波溪口老家。

整个大会期间,因为职务不同,家乡不同,信仰不同,他们只是泛泛之交,萍水相逢,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深入交往,并且,当时毛主席的湘潭口音很重,蒋介石的宁波口音也很重,事后回想两人即便交流,可能一开始也不大容易相互听懂。

就这样,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匆匆结束了,当时估计谁没有料到,这个伟岸的湖南人和英气的浙江人,日后会成为一辈子的对手,还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24年的毛泽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二、“今非昔比”</h1>

“我和蒋介石再次见面时,他已经是今非昔比,成了手握重兵的新贵了,而我呢?在赵恒锡部队的追捕下,由湖南逃到了广州。”在安娜的追问下,毛主席又回忆起了自己与蒋介石的第二次见面,那是1926年初。

“你不是在上海吗,怎么能从湖南逃到广州呢?”安娜有些诧异,因为按照毛主席前面讲述,他自1924年初“一大”结束后,就被派到了上海工作,但安娜不知道的是,毛主席当年末就被迫“逃离”了上海。

发现了安娜的疑问,毛主席遂补充讲述了自己在上海当秘书的日子,这是一段非常难熬的、两头都吃力不讨好的难忘经历,不仅精神上备受折磨,身体上更是因劳累而病倒了。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石凳上,接受了安娜的专访。

毛主席对安娜解释说:“我在上海不仅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秘书,同时也是中共中央的秘书,这秘书可不好当,不论在国民党里,还是在共产党内,我这个秘书当得都很艰难,国民党方面说我是‘跨党分子’、‘毛头小子’,排挤我;共产党方面,我和陈独秀发生分歧,而他的‘家长’作风很盛,容不得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心情极为不佳,夜不能寐,便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就在中共快要召开四大前夕,我以‘养病’为理由,回到了湖南。”

斯特朗这才明白过来,遂追问说:“中共四大你当选了吗?”毛主席笑说:“中共四大,毛泽东名落孙山之外,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还兼任中央组织部主任,这位‘家长’的权更大了!”

“蒋介石呢?”安娜急问。

“蒋介石这时候可神气啦,他被任命为东征军总指挥,仍然国共合作,请共产党员周恩来出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毛主席笑着回忆。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蒋介石

事实上自第一次见面后,毛主席主要活跃在政治领域,而蒋介石则通过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并于1925年7月8日,在黄埔军校校军扩大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后,亲自出任了军长,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指挥才能。

同年10月1日,蒋介石率领东征大军出师,10月14日首战告捷,到11月底一举荡平了陈炯明的部队,东征大获全胜,蒋介石班师回羊城后,声名大振,成了众人眼中的“东征英雄”,所以到1926年1月4日,毛主席与蒋介石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确实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在当时的国民党二大会议上,毛泽东依然坐在代表席上,而蒋介石却坐到了主席台上,大会期间,他带着“东征英雄”光环,趾高气扬地向大会做了关于军事情况的报告,并踌躇满志地放出豪言:“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既不难统一中国!”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26年北伐时的蒋介石

国民党二大结束后,毛泽东依然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而蒋介石以最高票数当选了中央执委,似乎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大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3">三、中山舰事件</h1>

听到毛泽东讲述与蒋介石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安娜满怀好奇地追问:“这时候,你对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有无察觉?”

毛主席没有回避:“有察觉,我预感到要出事了,并发现中山舰和宝壁舰向黄埔驶去时,问李之龙是谁的命令?李之龙说是蒋校长的命令。我同时发现蒋介石掌握的第一军各部,几天来晚上都是‘枕戈待旦’。我将这些异常情况报告给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要他注意蒋介石的这些异常动向。陈延年乃中共总书记陈独秀之子,他答复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只能提高警惕,静观其变。”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中山舰

事实证明毛泽东的这些预感,都是非常准确的,不久后蒋介石一手策划并实施了“中山舰事件”,这是他继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第一次公开的大规模的“反共”行动,后来他就再也没有“回头”了。

1926年3月20日黎明,蒋介石秘密指挥荷枪实弹的士兵,趁着黎明的黑暗,逮捕了李之龙,占领了海军局,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同时软禁了周恩来,监禁了苏联顾问团驻地,还以保护为名包围了汪精卫住宅,整个广州市实行了戒严。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爆发了。

事情爆发后,毛泽东早有防备,他立刻找到陈延年,建议把广州的所有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委员们,秘密集中在肇庆的叶挺独立团,同时要开会通电讨蒋,削其兵权,开除党籍,在政治上和舆论上对蒋介石进行施压,绝不能轻饶这次行动,否则日后必然得寸进尺。

这是很好的建议,也许毛泽东当时已经预感到蒋介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蒋介石表面上支持国共合作,但实际上对共产党员没有好感,他想要的是全面的高度集权,而共产党员就是当时他面临的最大“绊脚石”。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蒋宋联姻后,对蒋介石在政坛上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过无奈的是,毛泽东的这些建议最后都没有被采纳,虽然当时他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但都无济于事。

说到这里,毛主席感慨万千地对安娜说,“通过此次事件后,蒋介石相当于是一箭三雕:第一,拘捕了李之龙打击了共产党;第二,汪精卫出走,蒋介石掌握了党政军大权;第三,威逼苏联军事顾问回国,苏联表示同意。”

“蒋介石第一次初露反革命锋芒,他一举成功了。”毛主席叹息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9">四、分道扬镳</h1>

其实在“中山舰事件”后仅2个月,1926年5月15日,毛泽东与蒋介石就再次见面了,那是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这也是他们重庆谈判前的最后一次见面。

当时毛泽东作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出席了会议,坐在下边很不显眼的地方,而蒋介石高高坐在主席台的正中,成为这次会议的主持者,这几乎意味着他成为了国民党的领袖。

5月20日,毛主席以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身份,向大会作了《宣传部工作报告》,之后他立马就辞去了这个职务,然后将大量的精力用在了农民革命运动的调查研究上。

他在1927年初走访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城,并在当年8月写作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调查报告之一,直接促使他彻底认清了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独特重要位置,并在当年9月发出了最猛烈的高呼:“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蒋介石说天不能有二日,毛泽东不信,“便要再出一个太阳给他看”一、泛泛之交二、“今非昔比”三、中山舰事件四、分道扬镳

▲备受国内外好评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而与此同时, 蒋介石则开始了对共产党员的残酷谋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杀害了大量的无辜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宣告失败。

讲完这些后,毛主席似乎再也坐不住了,他郑重其事地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声如洪钟地对安娜说:“蒋介石说民不能有二主,天不能有二日,我就不信,偏偏要再出个太阳给他看看。”

他说:“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所谓“天无二日”,必须是建立在一个重要基础上,那就是人民拥护这个太阳,而当这个太阳不受人民拥护的时候,升得再高,也终将会被人民“射”下来。

当时正是国共内战初期,解放军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不仅人数上落后,武器装备上更是比不上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怎么办呢?两个字:民心。他说:“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事实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面对蒋介石,毛主席似乎越是处于劣势,越是显得凌云壮志,这样一种必胜的信念,最终支撑着中国人迎来了新的光明的太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