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中的病虫害防治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中的病虫害防治

1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应用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是需要系列的步骤的,在进行采种环节就是比较重要的。樟子松在九月中下旬成熟,球果成熟后挂在树上七八个月之久,所以采种的时期比较长,所以在采种的时候在春秋两季比较合适[1]。如果是气候比较寒冷枝条就比较脆弱,会造成损伤母树以及发生事故。樟子松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开裂,在露天进行晒干和干燥室实施脱粒操作,这一环节的温度控制比较重要,主要是为能保障樟子松的种子生命力,贮藏期含水量保持百分之十左右为宜。

对樟子松选种之后就要实施育苗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注重热、水、环境的因素,对其育苗过程中选择灌溉方便之处,土壤保持疏松,由于樟子松的立枯病比较常发生,所以就不能在地下水位高和黏土地上育苗,播种前对土壤的消毒工作要妥善实施,其对育苗比较有利,所以在平均地表50 米处温度达到10℃的时候了进行播种。对于黑龙江的樟子松播种,主要在4 月末到5 月初是比较合适的,每亩控制在五千克。对樟子松播种后要保持有充分的水分,可通过进行覆盖一层一厘米厚腐朽质土进行保持水分不被蒸发,除此之外就要进行经常性的浇水,对土壤的湿润性要能保持。如果在育苗的时候风速比较小,且有着良好灌水条件就省去覆草环节。而在干旱的区域就要进行设置防风措施。这一过程中的除草工作以及防鸟的工作也要按照相应要求加以科学实施。

接着要进行实施植苗造林的工作,选地的时候要结合不同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在山地砾石质沙土沙地可进行栽植樟子松,排水性能要保持良好。整地的环节,要在造林的前一年秋实施穴状整地的方式,对于规格的保持主要在直径50 厘米,深度354 厘米。对于新采伐的地以及新退耕地的杂草相对比较少,土壤也较为疏松,这就可进行随整随造。栽植的时候就要采用精细栽植的方法,选择土壤条件好的以及杂草少的区域进行窄缝栽植。樟子松的苗木如果是侧根发达旧棵使用穴植法进行应用,保障苗木的罐内有泥浆,不能出现苗木损伤以及丢失的情况。造林的时间也要科学的选择,春季顶浆造林是比较良好的,对于多风干旱地区可通过雨季造林的方式,在造林所使用的苗木两周前进行原床切根,等到新根分化后就能起苗从而提高成活率。

进行幼林抚育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性,樟子松抚育年限四年六次,采用二二一一的原则进行抚育。山地造林松土除草匹配于培土,土壤冻结前实施培土工作,春天萌动前撤土,不能撤土太早也不能撤土太晚,早了幼苗就比较容易受到风害的因素影响,晚了就会造成苗木腐烂的问题出现,所以在撤土的时侯应准确把握这方面并加强重视。

2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中的病虫害防治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当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比较重要,病虫害直接影响樟子松的正常生长,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病虫害。松苗立枯病是比较常见的,立枯病主要发生在一到两年生的幼苗,有的也发生在三年生的大苗上,一年生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在发生立枯病的时候,随着苗木的生长而增加,有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几种类型。对于樟子松的幼苗出现立枯病的时候,就会在几个小时发病,很快会被传染,这就要采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3]。主要是在出苗后发病的时候通过30% 苏化911 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 苏化911 乳油 720毫升加水250-500 公斤 ,或新吉尔灭1 :5000 倍,每次施药十分钟到半小时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这样就能有效治疗立枯病害。

樟子松枯鞘病也是比较常见的,这是樟子松比较严重的病害。病原菌能侵入到幼树进行危害,对于老树来说也比较容易感染,被害部分常常会出现流松脂的现状,在死亡组织表面出现孢子器。对于这一病害的防治就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抗病的品种,并在管理过程中,能严格的进行检疫,杜绝病原。对病残体的清理工作要能积极做好,发现病残体就要及时性的清理。采用药剂治疗的方式也是比较关键的,可通过百分之七十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五十倍液,百分之四十福美砷以及退菌特以及石头,硫合剂[4]。这就能有助于病害的防治。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中的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