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粟裕暗示王必成给毛主席写信,陈锡联:你还是昆明军区司令

作者:闲来聊趣史

1974年,粟裕见到老部下王必成,给他讲毛主席曾经讲过的司马迁的故事。粟裕说司马迁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身受最屈辱的宫刑,却仍然忍辱负重,坚持把《史记》写完。

粟裕为什么要给王必成讲这些呢?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王必成听懂了吗?

在华东战场,粟裕手下有著名的三虎将,即叶王陶,叶飞在建国后长期主政福建,主要负责地方事务,陶勇在1967年不幸早逝,王必成则一直还在部队中任职,后来担任大军区司令员。

王必成是著名的虎将,威震华东。1969年,毛主席亲自签署命令,任命王必成为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必成从华东,来到祖国的南部边疆,镇守边关。

粟裕暗示王必成给毛主席写信,陈锡联:你还是昆明军区司令

听说王必成来了,活动在金三角一带的国民党李弥残部闻风丧胆。李弥曾经在淮海战役中统领一个兵团,在淮海战役中侥幸逃脱,他充分领教过王必成的厉害,特别交代下去,不能轻举妄动。

之前袭扰我西南边境的特务活动少了很多。王必成到任之后,一心装着工作,在他的日程表上,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大家都说,老虎一旦出山,就不会有空闲的时候。

有一次,王必成下去考察,住在边境重镇某团,夜里,突然传来一阵枪声,大家都很惊慌,担心王必成的安全。王必成却非常镇静,他通过枪声判断,这是有人在围猎,地点大概在离此800米左右的地方。所以不必惊慌。

第二天,部队去调查,发现其情况和王必成所说的完全相同。也就有惊无险地过去了。王必成却说,昨晚的枪声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这些枪支不应该散落在当地人手里,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应该尽快将枪支收缴入库。

1971年,经毛主席亲自批准,王必成被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从第一副司令员,到转正当了司令员,说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王必成的工作是充分认可的。那一年,王必成59岁。

1972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一份基层的报告反映,生产建设兵团中好多大龄女青年婚配难。王必成说,人家家长把娃娃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将他们带好,让人家放心。

为了解决婚配难的问题,王必成在全区范围内动员5000名退伍军人支援兵团建设,不仅为兵团建设输送了新鲜血液,而且解决了兵团中大龄女青年找对象的问题。有些女青年激动地说,军区首长对我们的关怀,胜过父母。

到1974年,王必成在昆明军区已经工作了好几个年头,他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得罪了四人帮势力,以至于军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周总理知道后,迅速做出指示:同意王必成同志到北京来说清情况。

粟裕暗示王必成给毛主席写信,陈锡联:你还是昆明军区司令

4月21日,王必成到达北京,住在京西宾馆二楼,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来看望他,关切地问,老王,身体怎么样?在红四方面军中,王必成是陈锡联的老部下。

看到老首长来了,王必成感到非常亲切,他非常激动地说,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心里难受。陈锡联安慰他说,老王,休息几天再说,养养身体,天塌不下来。

好多老首长老战友都来看望王必成,比如粟裕、李先念、许世友、李德生、韩先楚、杨得志、杨勇等。杨勇上将最幽默,他握着王必成的手说,听说你这只华东虎,到西双版纳后,原始森林的老虎总是想咬你,受伤了,是吗?

王必成也幽默地回答说,听说你这匹骏马,在新疆的沙漠里,也吃了不少风沙呀。老首长粟裕接过话说,我看你们一个在西南,一个在西北,吃得苦头,都不少。

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王必成的问题很快澄清了,有些人却仍然不放过他,继续干扰他工作。陈锡联让王必成亲自给毛主席写一封信,说明情况。

4月28日,王必成将自己在昆明军区的工作开展情况,以信的形式向毛主席汇报。5月份的一天,陈锡联兴冲冲地来找王必成说,你给毛主席写的信,毛主席当天就看了,并且亲自作了批示,转给常委们:王必成同志的问题说清了就行了。

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毛主席对王必成的充分信任和爱护。王必成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昆明军区司令员,让他去坐镇南疆,毛主席放心。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污蔑王必成,说王必成顽固地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粟裕闻讯后,很为王必成担忧。他当然相信王必成的为人,就像王必成相信粟裕的为人一样。

粟裕也非常爱护王必成。涟水保卫战中,面对张灵甫的疯狂进攻,王必成没有打好,粟裕一句批评都没有。到莱芜战役打响,粟裕让王必成切断李仙洲的退路,王必成打了一个大大的翻身仗,吐气扬眉。

粟裕暗示王必成给毛主席写信,陈锡联:你还是昆明军区司令

王必成从来没有忘记宿敌张灵甫,他请求粟裕,将来打74师,一定不要忘记六纵。粟裕明白王必成的心结,向他保证说,你就放心吧。制定孟良崮战役作战方案,粟裕特别交代参谋长:不要忘记六纵。

粟裕命令王必成夺取垛庄,切断74师的补给线,给张灵甫致命一击。攻占垛庄后,王必成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主动请缨,参加围攻孟良崮,最终击毙了张灵甫。将军得志,一雪前耻。

是粟裕成全了王必成,让他成为一代名将。如今王必成又遇到了一个大坎,因为四人帮的搅合,问题变得十分复杂。粟裕用司马迁的故事,暗示王必成,一定要申辩。

王必成明白了老首长的真实用意,于当年7月,第二次给毛主席上书,说明自己的问题。历史证明,粟裕是对的,王必成是对的。8月份,毛主席对于王必成的批示,再次传达下去:王必成同志的事情讲了就好了。

这天,陈锡联兴冲冲地来找王必成,说道,老王,你还是昆明军区司令员,快回去主持军区的工作吧。在北京住了4个多月,王必成终于返回昆明。

王必成在昆明军区当司令员,一直到1979年,前后长达8年之久。其后,王必成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在历史的关头,老首长粟裕的暗示,帮助王必成度过了人生的这道大坎。

所以,王必成对粟裕始终非常爱戴。1984年,粟裕病逝,王必成非常悲痛,他说,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这是肺腑之言,说明他和粟裕相知甚深。5年后,王必成病逝。

历史惊人的巧合,粟裕活了77岁,王必成也活了77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