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作者:浩然文史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法国蒙彼利埃的路易十四雕像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不仅仅是欧洲大陆事务最有力的干涉者,其全面发展法国的策略与智慧独到的头脑更使得法国成为了欧洲文化与时尚业的新都。“巴黎人”更是被当作“文化人”的代名词而被镌刻在了人们的印象中。

<h1>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h1>

要说起最使人家喻户晓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形象,其作为“太阳王”的伟岸面貌必定是首当其冲的。在“海上马车夫”早已失去它长长的缰绳,足迹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仍蓄势在襁褓中的时代里。路易十四统治之下的法兰西帝国崛起为一个新兴的统一民族国家,突然地称雄在了角力欧陆霸主地位的舞台上。“重商主义”、“大陆封锁”,这些让人听起来就振奋的施展大国拳脚、维护民族利益的行为,在当今看来也不失为是伟大的同义语。在太阳王无限光辉的威权背后,谁曾想到高喊出“朕即国家”口号的路易十四大帝,居然也是细腻高雅的法国艺术与奢侈品的推广者?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法国贵族在学习演奏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中国皇帝康熙大体生卒于十分接近的年代中。与清朝向来延续的商业垄断政策不同,法兰西依靠着强有力的国家力量统一了国内的市场后,就开始把首都巴黎打造成为一座充满了世俗情调的时尚之都。无论在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奢侈品的起源往往同享有最高权力和经济实力的团体有关,他们因为掌握了一个国家传统的政治与经济命脉,所以才能够尽力调动起人、物、财等尽可能地去制作精良的物品去适应不同人士的需要。西方文化中的奢侈品概念,往往是与民族国家形成,全国力量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有极大关联的。

<h1>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h1>

恰恰就在17世纪在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贵族皇室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将这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提供给欧陆乃至世界各区域的王室。因其政治与军事力量的无限强大,法国才能在当时将战争触手伸及西、南、东三个方向。如此一来,法国不仅在短时间内大量吸收了西部伊比利亚半岛的文化传统、南部富有韵味与厚重感的天主教的圣洁传统与意大利商业城市快节奏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东方,更汲取了阿拉伯文化与东正教文化甚至是中国的各异优势,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法兰西文明盛世。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路易十四剧照

在经济发育方面,随着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兴盛与资本主义不断崛起的风气越刮越盛,法国发生了与英国大相径庭的经济现代化变革。英国人从农村发育起近代工厂,农田由于圈地运动而被大量占用导致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城市经济增加了农村的功能而逐渐繁盛。农村因为有较多的产业集聚,逐渐发展成为了“城郊”而与城市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功能区。因此而产生了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对待农业的态度也是需要其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粮食产出和工业用度。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伦敦

但法国则将较大的政策补贴放在了包税商上。在路易十四时代,由于法国文化的兴盛,法兰西贵族阶级产生出了极大的历史惰性。其举手投足间的自诩高贵并没有使得法国宫廷里处处弥漫着真知灼见,反而是被香水味和宴饮的欢声笑语所填满。越来越多免税的特权和逐步增多的“穿袍贵族”使得法兰西国家渐渐被不妙的形势拖垮。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路易十四时期财政大臣的宫殿

虽然说不健康的贵族经济确实是将法国从无限荣耀的境地中拖累到了经济困顿的地步中来。但万物负阴而抱阳,任何一种社会气质都会产出一定的积极效益。法国在发生巨大的经济变革后,新生而出的看似畸形的“贵族经济”不仅刺激了法国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并且带动了整个西欧的社会价值的变迁,勃孕了新兴的消费主义观念和物质主义风尚。这种无形的社会氛围在今天经济学家的口中被誉为“拉动内需”、“增进出口”而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h1>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h1>

就在这些贵族与各国王室进行交流与交易的过程中,专供某些贵族的奢侈品品牌也逐渐小有规模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奢侈品的佩戴与穿着,不仅仅能够为身着者带来一定的吸引力和享受的快乐,而且更成为了在贵族交流中,于举手投足间吐露着气质的象征。从鞋、靴子甚至拖鞋到咖啡、香槟和镜子,无不说明路易十四在生活领域所带来的消费狂潮。

我们为什么会附庸风雅?没错,附庸风雅不仅仅是我们的专利,早于我们懂得审美与消费的古代人其实从一开始就学会了追逐时尚的招数。1680年,打猎归来的路易十四在路上遇到了迷人的伯爵小姐。在打量了伯爵小姐的妆容与穿着之后,路易十四贴心的拿了一根带子,为其把影响美感的披散的头发捆扎起来。把披散在肩膀的头发捆扎起来,不仅仅是一种方便女士日常生活的实用技巧,并且更是在那个习惯了长发的时代为女性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轻巧独特与灵动之感。第二天,这种极具“特殊”的摆弄秀发的方式立即就传遍了凡尔赛宫内,几乎每一位来巴黎的皇室或大商人的妻子,都想做一个类似于伯爵小姐的美丽发型。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贵族们的穿戴打扮

我们为什么打扮自己?当然是为了表示身份和装饰自我。衣着相当于一面向别人照映自己的镜子,是在大街上能够无声地向周围人拨散信息的一种沉默的发言。大家所熟悉的时装业,在当时的巴黎已经初具规模,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奠定了今日巴黎服装设计业的历史基础。在传统的王室装扮的熏陶和晕染下,高高鼓起的泡袖与时尚的高领衫成为了每一位竞逐时尚者的不二选择。在鞋子与靴子的不断发展中,“高跟”或者针对男性女性鞋跟的重视,才第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间。穿着增高或者带跟的鞋子,能够为腿部带来一种近似于完美的比例协调。不仅可以起到遮掩瑕疵与美化脚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在视觉效果上提拉人物的身高和腿长,使人产生更多的审美意义上的威严感与高贵感。

<h1>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h1>

路易十四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同样为巴黎人乃至于欧洲人提供了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模版。在那个时代的巴黎,不断扩充的人口使得泥泞的城市道路再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亟需淘汰。路易十四下令将街道原来的土路上铺就大量的鹅卵石以硬化路面、装点市容,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街道两侧人来人往的集市和乱哄哄的屠宰场则被责令整改,高高悬挂起的招牌与装潢独特的门面,将巴黎市内普通的交易场所蒙上了了一层优雅的味道。时人有评语道“巴黎的夜晚就像正午一样明亮”。巴黎的夜间灯光在路易十四时代已经被重视起来,他将灯光视为便于市民出行与维护社会治安的利器,因此而成就了巴黎夜生活的丰富多彩。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改头换面的市镇建设

巴黎的时尚品味是被路易十四一手打造出来的,时装业、咖啡馆、法国餐点、珠宝店等不同种类的商铺都在专业化与独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当时的巴黎,见惯了贵妇人涂脂抹粉的小商贩们也都竞相模仿。羡慕贵族行路时的高贵仪态的普通人,也逐渐开始向往能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衣和绅士帽。咖啡馆内不仅仅聚集了当时的社会名流,更是因其提倡安稳平静的格调而与喧闹吵嚷的酒吧相互区别开来。在路易十四执政的后期,法国王冠上的宝石被认为是西方最美最珍贵的珠宝,更是其无上权威的象征。

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在路易十四时代也被大大的扩建和修葺了。不仅作为皇室贵族的居住场所,凡尔赛宫本身已经成为了皇室文化的集合地与最佳代表,并且为欧洲其他地区创造了一种值得遵循的全新模式。凡尔赛宫从其完工开始,就以其无限的气势吸引着来自欧洲各地的参观者。路易十四本人甚至还编写了《凡尔赛花园游览指南》,从1689年直至路易十四逝世,此书一直是莅临凡尔赛的贵宾们竞相遵循的必备手册。

既是欧陆霸国,又是文化天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竟有如此魅力一、路易十四与法兰西民族国家二、路易十四时代的“贵族经济”三、王室之间的时尚风气四、红灯绿酒与高贵圣洁文史君说参考文献:

法国贵族的新生活

在宫殿的内部布满的装饰墙壁的油画,向每一位到场的人们倾诉着法兰西历史长河中无尽的荣耀。高高的吊顶、光洁亮丽的镜厅、无尽奢华的洛可可式装饰物,这一切的光辉与灿烂仿佛为置身其中的贵族王室们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自己的舞台。长达数日的舞会与正式的王室会议在这里并行举办,外交文件的签署与糜费用度的批示经历了同一波人手,高雅规范的王室礼仪是使人们推崇膜拜的事物,而糜烂混乱的情感交流也不断地暗潮涌动。

<h1>文史君说</h1>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就濒临危机之时的罗马帝国一样:虽已达鼎盛,却已然气数将尽;虽藻饰文采,但道德水准早已急转直下。虽歌舞升平,却只能是愚蠢的恬然自得。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我们不可能要求历史的经历者如同我们一样有着对自己时代的敏锐洞见。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在不同的方面均体现出自身强大的实力与对外吸引力,但片面追求奢侈与浮华是不恰当的。就如同一个人只有着看似优雅的外表,却没有注重内心的培育一样。在今天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我们尤其需要的正是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乐趣啊!

<h1>参考文献:</h1>

夏翔:《奢侈品中的设计价值》,《新美术》2016-11

李美敏:《路易十四:一个消费时代的开启者》,《兰州学刊》2012-7

王怡静:《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文化政策》,《法语学习》2017-3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