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小丑》......
......的抢先版片源!
自打9月7日《小丑》在威尼斯电影节勇夺金狮奖后,这部DC漫改作品就一直在风口浪尖上,从未下来过。

坊间甚至根据DC与漫威众多电影的属性差异,凝练出了“票房看漫威,拿奖看DC”的说法。
然而,DC与漫威似乎都对这种说法不太服气。
客观来讲,我们刨去某些意见分歧,《黑豹》的确已让漫威体会到了拿奖的滋味。
而在继《海王》之后,《小丑》也再次证明了DC所拥有的票房实力。
截至今日,未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小丑》,已拿下了9.8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破10亿只是手到擒来的事。
这个成绩让《小丑》成为了影史上最赚钱的漫改电影。当然了,这个“赚钱”指的是利润率。
63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了10亿美元的票房。高达近16倍的利润率,恐怕让华纳和DC的高层,做梦都笑靥如花。
《小丑》不仅是影史首部票房破10亿美元的R级电影,也是“十亿美元俱乐部”里制作成本最低的电影。
同时,它还是今年首部票房破10亿美元的非迪士尼电影,以及今年首部未在中国大陆上映而全球破10亿美元的电影。
未来,《小丑》还将打破更多纪录。而我们也期待,它能在年底的北美颁奖季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此前发布的“供您参考”版海报我们不难发现,《小丑》已开始向奥斯卡进行公关。
海报表明,《小丑》似乎打算申报最佳影片、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这4个奖项。
至于外界普遍看好杰昆·菲尼克斯竞争最佳男主角奖,或许之后还会有他的公关海报吧。
而如果《小丑》真拿了最佳影片 (虽然我认为可能性为零),那么我们将看到历史性的一刻:
漫威的火箭浣熊——布莱德利·库珀——作为《小丑》的制片人之一,上台领取小金人。
那这位老哥可就太秀了,真实践行“赚钱靠漫威,拿奖靠DC”。
布莱德利·库珀与托德·菲利普斯结缘于《宿醉》,前者为后者制片了包括《小丑》在内的多部影片,而后者也为前者制片了其处女作《一个明星的诞生》。
在《小丑》全球大范围公映后的第38天,焦灼的大陆影迷终于也等来了这部年度话题之作。
可我在看完之后,却陷入了某种迷惘——
我没太找到这部电影被推上神坛的原因。
这里需要摆正一点:
我没有说这部电影不好。我说,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被推上神坛。
金狮奖是对《小丑》的一种认可,然而以此大做文章,无疑是在捧杀这部电影。
诚然,它是漫改电影界的一股清流。
小丑不是超级英雄,他没有超能力,但他毕竟还是衍生于蝙蝠侠漫画体系中的。
而放眼整个漫改电影界,能拍得像《小丑》这样严肃而厚重的,当真少之又少。
即便在看之前我就知道这部电影走的是写实风格,我依旧会在观看时惊诧于它的冷峻无情。
本片深刻探讨了鲁蛇 (Loser) 亚瑟·弗莱克如何一步步变为小丑 (Joker),以及小丑又与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过节。
不仅将诸如阿卡姆精神病院等一系列元素巧妙地进行联结,同时还能始终保持一种严重致郁的调性。
实属不易。
图中即为著名的阿卡姆精神病院
不过尽管如此,这部电影的缺点几乎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
用力过猛。
这四个字始终萦绕着《小丑》,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外界对它的追捧 (你看,我就不用“吹捧”这种字眼)。
我并不是说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用力过猛,事实上,我觉得他的表演近乎完美。
真正用力过猛的,是剧本设定。
我们为什么能接受《雷神》中的阿斯加德、《海王》中的亚特兰蒂斯、或是《神奇女侠》中的天堂岛?
因为它们是基于神话及奇幻文学而打造出的纯虚构世界。
所谓“想象力怎样,它们就怎样”。
我们为什么能接受《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X战警》等一系列影片中的美国?
因为它们刻画了真实的纽约、加州、德州等城市,栩栩如生。
所谓“现实中怎样,它们就怎样”。
那么,哥谭市这样一个虚构却又真实的地方,就很难用正常的脑回路去理解。
诺兰在“黑暗骑士”三部曲中所打造的那个哥谭市,十分令人震撼。
《蝙蝠侠: 黑暗骑士崛起》剧照
它非常真实、非常普通。只不过韦恩集团坐落在这里而已,只不过这里的犯罪率比美国其他地方稍微高一点而已。
以至于,你可以把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带入进去。比如说纽约、比如说旧金山、比如说费城,都行。
而《小丑》中所刻画的这个哥谭市,有些病态到令人费解了。
你很难想象这里的警察有多么愚蠢,简直愚蠢到玛德制杖的地步。
你很难想象这里的政府有多么狂妄,简直狂妄到公然愚民然后还想拉人家选票的地步。
你很难想象这里的老百姓有多么不友善,简直不友善到莫名其妙的地步。
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在针对这个叫亚瑟·弗莱克的人。
仿佛大家就是故意要活活逼出一个变态反派,不逼出来决不罢休。
其实我认为,小丑始终应是极端狡诈、极端冷血的反社会型人格。
希斯·莱杰所演绎的小丑
但这部影片为了追溯小丑的起源以及亚瑟·弗莱克的黑化过程,首先,第一步做的就是将亚瑟塑造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鲁蛇。
一个底层穷苦百姓。
一个不思进取者。
一个内心充满美好愿景但却处处不得志、处处受欺负的窝囊废。
而且还有着遗传精神病。
怎么说呢?味儿虽然对了,但用的料其实不对。
我不太能理解影片中这样的一个哥谭市。它已经不仅仅是肮脏与罪恶了,它简直是有病。
本应走的是更为真实的路子才对,现在却令人感到荒诞、虚幻。
我更难以接受本片如此用力过猛地去刻意凸显小丑的辛酸与悲惨。
到头来,你会和我一样诧异:
这还是那个蝙蝠侠一生的死敌、那个高智商变态罪犯小丑吗?
这难道不是一个可怜大叔被人欺负急眼了所以变为杀人狂的故事吗?
而他之所以成为杀人狂,则是因为,我们无法用正常的脑回路去理解这样一个哥谭市。
总之,某些桥段的设置,确实有太过刻意之嫌。
《小丑》在全球公映后遭遇了口碑的大幅度下跌,虽然不至于沦为烂片,但大概也只保有一个中等偏上的评价了。
从电影节期间开分时的Rotten Tomatoes新鲜度86%,Metacritic评分75分。
降为了现在的RT新鲜度69%,MTC评分59分。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平凡的分数,令人难以置信。
我本人认为,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想法、很独特的。可终究也没有前期渲染的那么神乎其神。
还没看的朋友们,若想拥有更好的观影体验,似乎你得先降低一些期待值,然后再去看。
就先说这么多吧,剩下的留给大家自行体会。
注意!!目前网上只有韩版高清,画面虽足够清晰,但下方嵌有韩文硬字幕,不太能接受的小伙伴,就只好再多等一阵子BD蓝光版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也欢迎转发,收藏,点赞。
就这样吧,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