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每次听到这首歌,就会不自觉的哼起来,想起《城南旧事》的英子,那个忽闪着大眼睛,纯真可爱的小姑娘。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随后被拍成电影搬上大荧幕,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和嘴巴,描述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孤独与期待。

书中,小英子不顾大人的阻拦,执意和有点精神失常的秀贞待在一起聊天,和被遗弃经常挨养父揍的小桂子做朋友,为荒园中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偷东西的年轻人而难过。

她的善良,改变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观众。

城南旧事林海音 ¥15 购买

是的,有时候,一点点善意,就可以改变更多,或许就可以敲开一个封闭的世界。

正如最近和小西亲子共读的绘本《小毕的故事》,和《城南旧事》一样,让人印象深刻又心有戚戚。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这本书,是韩国插画师宋真宪送给女儿宋康的礼物。

他花了2年的时间,用铅笔画出自己儿时的一个“特别”的朋友——小毕,也就是书中的主角小男孩,被人欺侮、孤单寂寞的小男孩。

书中,在“我”很小的时候,不用上学,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飞自我。

有一个叫小毕的孩子很特别,他没有朋友,也不说话,冬天被关在家里,其他季节就是一个人在树林里游荡,边走边拿树枝敲自己的头。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其他的孩子们都躲着他,从不走进树林和他玩儿,经常嘲笑他,有人说他神经病,有人笑他是傻子,有人骂他是哑巴。

小毕,是得了什么病?

作者并没有明确说,只是,相比别的小伙伴,他对小毕多一份同情,少一分害怕。

有时候,“我”会走进树林和小毕待在一起,在树林的深处有了两小只作伴的身影,小毕再也不是可怕的怪物了,他有了“我”这位朋友。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然而,随着时间流转,“我”开始上学了,小毕又落了单,树林里又是他一个人孤单的游荡。还有人说,小毕的神经病会传染,不可以靠近他。

原本不害怕小毕的“我”,迫于同学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也开始对小毕躲得远远的。下雨经过树林时,也没有勇气走过去,给曾经的朋友撑一下伞,只是窝在家里,默默地为小毕担心。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一转眼,又是几十年过去了,小小的“我”早已成年,可是,当年的小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无法忘却。

当时,造纸厂所附的柏树林非常大。在密布着针叶树的森林中,有供人们去造纸厂的房屋,我父亲是电力公司的经理,所以我们一家人住在这所房子里。但是,当造纸公司倒闭时,住在公司房屋中的人们分散了,森林和小毕在我的记忆中消失了。

书的结尾,停在了“我”的童年,小毕还没长大。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其实,那个不合群的孩子,是自闭症还是有什么身体残疾,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因为他的特殊,导致了周遭环境施加给他的语言和行动暴力,让他受到了更深的伤害,也对自己产生更多怀疑,每天用棍子不停敲脑袋。

成年后的作者,成了一位韩国著名的插画师。不幸的是,他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扉页上他写的“亲爱的女儿宋康”,并不健康,从小脑部受伤,7岁才会走路,和小毕一样孤单可怜。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女儿的成长过程,让他再次感受到了儿时小毕的不易,孩子的残忍冷漠,复杂友谊,甚至迷茫和虚无,都是真实存在的。于是,他花了2年的时间,用铅笔一点点画出了那个灰蒙蒙的小毕。黑白灰的世界里,好像无数的小虫子在爬在动,让人难受。

如果说,

之前看的特殊儿童图画书《幸福在哪里》,是苦中作乐,给盲童指出一个欢乐的方向,

https://www.toutiao.com/i6972116891787821607/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这里,则是作者自揭伤疤,往伤口上撒盐,希望能叫醒身边人的关爱,让孩子得到善待。

我希望大家看到残疾儿童,也看到那些无法融入同龄人群体的边缘儿童。——《小毕的故事》作者宋真宪

不知道小毕长大后如何,也不知道作者的女儿宋康有没有治好,只是希望,对于特殊儿童可以多一份善意,像我们的小英子一样,对一份宽容亲近,少一点猜疑疏离。

愿每一份善意都有足够的勇气,愿每一个孩子都不必在孤单中长大。

茫茫人海,浩如繁星的书海,很高兴能与您在这里相遇!~

我是爱读书爱分享的@书海共勉,书海漫漫,期待与您一起畅游,欢迎关注、评论,我们一起书海共勉。

《小毕的故事》:韩国插画师爸爸,用儿时经历送给自闭症女儿礼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