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前段时间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在海南三亚军港正式交付给海军使用。这是我国第二艘航母,也是我国国产第一艘航母,可谓是意义重大,我们国家也成为世界上仅此于美国的海上第二大军事力量。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在古代我们国家一直都是世界上古代海军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末,约21个世纪的漫长历史中,都有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直到清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导致北洋舰队被日本打败。

想要有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必然需要强大的舰船,一起来看看我国古代那些强大的舰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h1>

大约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水上活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明确地记载了水上活动,到周朝就已经有了水战的记录,只不过没有战船的详细记载。

《左传》中记载:“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记载了中国舟师第一次海上军事行动。这个时期的舟师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吴国和越国发生战争时,越国军队4.9万人,就有2000人的水军。后来越国舟师出海北上征讨齐国就出动戈船300艘,死士8000人。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当时比较大的战船叫“大翼”,长度大约12丈(约合24米),宽度大约1丈6尺(约合3.2米),可以容纳战士20余人,桨手50人。船上配备的兵器有长钩、长矛、长斧各4把,弩32把,箭矢3200支,头盔32顶。

河南省汲县山彪镇曾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的描绘出当时驾船作战的情景。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大翼战船属于桨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下层为桨手。这种 战船船身狭长,桨手多,所以速度快,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活动。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h1>

到了汉朝,水军发展的规模更加巨大,战船更加完备。当时既有4层舱室的巨型楼船,也有200斛以下的艇,有楼船、艨艟、先登、赤马、斥候、槛等数种。

在汉代不仅船型众多,船舶装具也相当齐备,出现了橹、舵及其他船具,帆亦迅速发展。在有名的赤壁之战中,双方使用的船舶数以千计,足以说明当时水战的巨大规模。

艨艟战舰在《释名·释船》中记载:“外狭而长曰艨艟,以冲突敌船也。”由于形体狭长 ,速度机动性好,可乘人不备,实施攻击。这种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艨艟战舰

《三国志》中记载吴军的将领黄盖在江夏攻打黄祖时,他曾以艨艟封锁黄氏逃跑的路线。公元208年,孙权、刘备与曹操进行赤壁之战时,黄盖也利用魏军把锁连接艨艟的机会施行火计。

西汉时期,灭南越时,武帝发动了近4万人的水军开入广州湾,有近千只船。灭闽越时也发动过将近2万人的水军,灭朝鲜,杨仆督率山东水军近3万开入鸭绿江,这些战争中都使用了艨艟战舰。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隋唐时期的战船</h1>

南北朝时期,人们认识到水战时风力大小无常,不可恃以作战,因而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多桨快艇。

隋朝的杨素发明出了五牙大舰,战舰有5层结构,高100余尺(约合29.5米),能容战士800人。左右前后设置六台拍竿,高五十尺。每根木桅顶系巨石,下设辘轳,战斗中和敌舰迫近时,可以迅速用辘轳把巨石放下,砸坏敌船。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五牙大舰

公元588年,隋朝和陈大战,杨素率领长江上游水军,自永安发船,出三峡,顺江而下,船多势大,锐不可挡。隋军以四艘五牙战舰冲击敌阵,先后用拍竿击沉十余艘敌船,俘敌二千余人。

唐朝时发明了海鹘战船,它是模仿海鸟而创制的海船,船首较低,船尾高翘,前部较宽大,后部较狭小。两舷装设有浮板,如鹘之两翼,用以增大船的稳性和耐波力,史称“虽风涛怒涨而无侧倾”,在甲板上“以生牛皮为城”,作为战斗的依托,船上可以容纳士兵108人。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海鹘战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 宋代的战船</h1>

到了宋朝,车船又有了很大的发展。都料匠高宣曾经制作出巨型作战车船,长度约20~30丈(约合60~90米),有23~24个车轮桨。

王彦恢制作出了“飞虎战舰”, 船旁设有四轮,每轮有八叶桨片,十分轻捷,是常用车船的典型。

南宋水军统制冯湛综合几种船型之长,造出多桨船,长度约为8丈3尺(约合25.5米),用桨42支,载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适用。《宋会要辑稿·食货》中记载:“〔多桨〕船系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通长八丈三尺,阔二丈,并准尺。计八百料,用桨四十二支,江、海、淮、河无往不可。载甲军二百人,往来极轻便。”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南宋的秦世辅造出了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船身长10丈(约30.72米),宽1丈8尺(约5.53米), 船首舷部装有铁板,水线以下装有犁铧状铁冲角。船体结构坚固,底板厚6寸,舷板厚3寸,纵通龙骨厚9寸。上边有10橹,水手42人,载战士108人,可以用来冲击敌人的战船。

<h1 class="pgc-h-arrow-right">05 明朝的战船</h1>

到了明清时期,古代的战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是用于锤击敌船的拍竿已经消失,改为以战船本身犁沉敌船,第二是从明朝开始战船上配备了火炮。

明朝的海舟以乌艚船为首,而江浙地区多用沙船来抵御倭寇,后来又用沙船、福仓船和东莞船。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大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百人,福船的形制规格最称完备。嘉靖四十年(1561)的宁台温之捷, 戚继光 、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犁沉敌船10余艘,烧残敌船5艘。

明朝时还制作出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 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联环舟船体长4丈(约合12.4米),分为两截,前截占1/3,装载爆炸火器,后截占2/3,供战士使用。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子母舟长3丈5尺(约合11米),前2丈是舰船,后1丈5尺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母船发火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h1 class="pgc-h-arrow-right">06 清朝的战船</h1>

清朝前期,水师一般以70~108尺(约合22.4~34.5米)长的赶缯船为主力战舰,然后就是长50~70尺(约16~22.4米)的沙船和双篷舰船,最后是长20~50尺(约6.34~15.36米)的唬船和哨船。

赶缯船,是中国大型福船的一种,可以用作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 大赶缯船船长36米多, 宽7米左右,24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赶缯船 长23米,宽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同安梭船成为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船只按其大小分为一号、二号、三号、集字号以及成字号。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一般同安梭船只有 8 至 10 门炮,小型的只有 4 至 5 门。

中国古代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细数那些强大的海军战船以及发展过程0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船02汉代、三国时期的战船03 隋唐时期的战船04 宋代的战船05 明朝的战船06 清朝的战船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派人将从美国商人处购回英国1060吨的“甘米力治”号船改成战舰,可装炮34门,购买了葡萄牙3000斤大炮装在大战船上。

中国古代的战船从最开始的只关注战船的快速性,到后来开始关注战船的性能以及船舶适航性等。可是清朝时期,西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发展远洋海军、争霸海洋,而清政府却开始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古代中国海军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

下一篇: 谈 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