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 李关伟李伟建) 近日,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理分局利用红外监控感应相机,在大围山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成群活动的场景,同时还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密棘髭蟾蝌蚪。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理分局助理工程师杨泽鹏介绍,白鹇是大型雉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喜欢栖息在森林的茂密深处,雌雄体型各有不同,雄性颜色比较鲜艳,以白色为主。密棘髭蟾又名原髭蟾,是大围山的特有物种,今年被定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密棘髭蟾蝌蚪呈灰褐色,头顶有星点状的斑纹,椭圆形的身体后面拖着一条肥壮的尾巴。
大围山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历史悠久、高度异质性生境,加之在地质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特别是众多的古老种和珍稀特有种,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目前,大围山分布着多种常见的6个植被类型及12个植被亚型,更分布着全国少有的湿润雨林植被类型,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发现活着的已知植物5321种、动物1341种。
来源: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