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是被马儿惊艳的外表所打动,还是被它们在赛场奔驰的模样所震撼,马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文人墨客以诗词颂之,武将骑兵以手足视之,一段马的故事,造就了半部中国历史,成就了一个个王朝的建立。
陆游写下了"夜阑卧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一千古名句。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无不充满着壮志豪情,无不蕴含着对马的歌颂与赞美。无论我们是否和马儿有交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在我们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就不妨一起跟随我的步伐,走进马儿的世界,探寻它们的发展足迹。

<h1>回顾历史,看马之发展</h1>
1. 马背上的民族
据《周易》记载,黄帝、尧、舜时期的"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说明中国在早期就将马驯化,用于使役。秦始皇将自己命名为中国人的"第一个皇帝"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庞大帝国内的"车同轨",甚至修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直道"。在这一政治背景的前提下,使得战争胜利。战争胜利的背景也依托着马对战争时期所起的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蒙古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因善骑射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而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也是战功赫赫,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奠定了横贯亚欧的蒙古大帝国的基础;忽必烈在西征时,横扫西亚各国,在西亚建立起蒙古人的统治。
汉族爱马的人士数不胜数,众所周知,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这一首"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犹自代铜声。"仿佛将徐悲鸿笔下的马描绘的淋漓尽致。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马儿以自己独特的身姿留下了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2." 龙马精神姿"——宝马的代表
在古代,马作为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马背上打下的江山这一说法无一不在说明马在王朝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因而饲养量大为减少,但依然不影响马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所熟知的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而中国占了30多个。
汗血宝马: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出汗后,会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被称为"汗血宝马"。亦称为"大宛良马"或"天马"。
据说,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是因为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大宛宝马的传说,汗血宝马虽然奔跑速度极快,但是它相对于其它马来说体形纤细,在古代并不是将领带兵打战的首选,这也是汗血宝马在中国古代消失的原因。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之一,来源于于,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虽然不大,但它天生耐劳,不畏惧寒冷,生命力极强,这也使得它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很好的生存。经过系统的训练的蒙古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河曲马:亦称乔科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一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因地处黄河盘曲,河曲马。它是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且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疲劳恢复快,因而在劳役上有很大的用处。
<h1>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h1>
1."著鞭跨马涉远道"——老马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色以及逐渐变晚,但却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平沙。 管仲见山谷险恶,没有一条可以出去的路。管仲便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
这一故事一方面赞扬了马儿对于道路选择的经验十足,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着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上如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或许会遇到一些难处,恰恰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这也就需要我们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汲取经验教训。
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并不是经常接触马匹,以致于我们对它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或许只知道它多用于马术运动和影视用马,而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的重要利器,从匈奴人到满洲八旗,从成吉思汗到皮萨罗,谁拥有了马,谁就拥有了战争的主动权。
2. “黄昏饮马傍交河”——老马仍是宝马
如章潢在《马政叙》中所说:"阵马之勇,势比风樯,甚言马之有益于国也。"马在我们的世界里,古代战场上的英雄宝马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故事。它可以为场上英雄所折腰,它可以站在前线冲锋陷阵,它可以数日奔腾只为到达远方。
在现如今山区无法行车的路上,马在步入年老之期,仍然作为运载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管仲所言,老马虽老,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年轻之辈无法与之相比的。
老马在不少远古时代的作品中,被赋予众多象征意义。古人崇拜马的速度、力量、灵性,而老马的前半生代表着冲决黑暗和逆境。老马可以创造吉祥与和谐,蕴含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含义。老马的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气质,让小人不得为之感慨"老马仍是宝马"。
<h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h1>
古时,《易经》中说:"乾为马",马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君子等含义。马也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的代名词。它雄壮无比,力大无穷,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风御雨,不舍昼夜。
我们或许都曾幻想过或者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马蹄声声,或一人一马,或成群结队,在马背上驰骋,微风扑面而来,便是一幅再和谐不过的场景了。
自古以来龙马精神便作为炎黄子孙克服困难,永远前进的生动比喻。龙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它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崇尚的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祖先认为,马作为一种动物,拥有着难以言喻的灵性,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以"千里马"来比拟人才。马代表了华夏民族的基本精神风貌与优良道德品质。中国古代崇尚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是黄河的精灵,炎黄子孙的化身。
古马精神如血液般融入到民族思想中,并根植于时代的变迁之中。就如人的一生,虽前生繁花似锦。人步入老年后,就如古云有言"廉颇老矣,善能饭否?"老马虽老,却依旧是宝马,如君子一般自强不息。老人虽老,却依旧是能人,如老马一般自强不息。
关于马的分享今天就到这儿,感谢大家对叮叮当小阿姨的支持,谢谢。@叮叮当小阿姨
参考文献:
1. 蒙古马精神的历史传承与现实作用研究,北方草原绘画对蒙古马精神的诠释,杨佳
2. [6] 金雅,中华美学:民族精神与人生情怀 [M]. 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