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篇小说连载《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第一回 章

听说赵刚下岗了,认识他的人都很惊诧。这个大学毕业的人,曾经自己要求当工人三年,然后才做了技术人员;当技术员,有优秀技术论文发表,获得过奖项;做管理人员,把个工段管理的井井有条,任务完成的一直很好,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下岗就下岗了呢。熟悉他的人,都很疑惑,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

那么老赵为什么要主动的下岗呢,据说连亲属都不知情。作为他本人,却显得很平静:“下就下了吧,还要有个惊天动地的原因吗。”

私底下,有人问他妻子,他妻子说,我也劝他很多次,甚至找他的好朋友劝他,他都无动于衷。就说在单位干的没有意思,想换个环境做,兴许能活出个新的模样来。

这个怪怪的老赵在某个晚上睡醒了觉,突然像换了一个人。原本在单位工作的好好的,却非要下岗,闹得家里、单位都很不平静。老婆劝,领导做工作,呵呵,最后还是离开了工作二十多年的单位,走进了下岗职工的队伍。大国营的自豪,一夜之间,便成为了永久的回忆。在后来,老赵回想起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二十多年,同事之间,领导和自己之间,以及很多的工作过程,都给老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想起往事,真是感慨万千。最初那段日子,在家里呆着的他,也着实的心情略有郁闷,似乎有解不开的疙瘩。在心里,就像吃了几个大号的苍蝇,恶心,胸闷。又像得了大病的人,几天里消瘦了好几斤。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心情恢复了许多,找了本《诗三百》读了起来。看到兴起之处,抓过纸笔,胡诌了一首七律,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诸多感怀。

老赵在家里待到第七天。这天晚上七点多,家里的电话响了起来。老赵接起电话,原来是原单位的一个设计人员打来的,要给老赵介绍一份工作:“一个日资企业要用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老赵道了谢,和老婆打诨的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啊!我的第二份工作来了。”老婆为了图个好心情,说:“既然有人介绍,就去试试。不愿意干,就回家呆着。”

老赵诙谐的打了一个立正:“得令啊!待俺洗漱休息,明天去看看小日本什么模样,也看看日本人怎么干活。”

公元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七日。那天早晨,天公也很作美,一场大雨,把个街道冲洗的干干净净。空气新鲜,让人感觉很清馨很舒服。

老赵在开发区,找到了那家日资企业。有人把他带到了一间办公室,让他稍候。老赵环顾整个房间:一张老板台,上边有两部电话机,几把椅子歪歪斜斜;窗台上有一盘兰花,墨绿的叶子显得很脆嫩。半遮掩的窗帘,投过来一束阳光,显得室内很明亮。

老赵正在端详室内的陈设,门开之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引领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走进房间。老赵忙闪身一边,目视老者走到办公桌前。那个年轻的女人首先开口道:“这位师傅您好,”她用手指着那个老者:“这位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田中先生。他说准备和你交流一下,算作面试。”她又指着自己道:“我姓金,叫金淑媛,是公司的日语翻译,以后请您多多指教。”年轻女士的语音婉转优雅,很有职场女士的素养气质,令老赵油然的生出几分佩服。

被称为总经理的日本老者---田中,客气的让老赵坐下,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老赵的个人工作经历,又把公司的产品情况,加工范围,以及工资待遇,通过翻译向老赵表达。最后希望老赵去工作现场,加工几件产品,算作考试。

日语翻译向老赵传送了日本老板的意思说:“老板对你的个人工作经历略有所闻,是介绍的你来的人告诉的。板很欣赏你以前的工作成绩,面试合格,到现场在实际操作一下,如果合格,就可以讨论工资待遇了。”

和日本老板告别,由翻译带着来到了车间。车间里的面积不是很大,现场很干净。七八百米的场地,几十台设备,工人们大多在工作。

金翻译把老赵带到场地的一边,有一块办公的区域,来到一个被翻译称为荆部长的人面前,指着老赵和那个部长说,:“荆部长,这位是赵师傅,来公司做技术工人的,老板已经面试过了,让你安排现场加工考试。”

荆部长显得很热情,握住老赵的手:“欢迎你来这里工作,早就听说过你的技术很厉害,就是没有见过你。”他回过头叫来一个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指着他说“他你认识吗?”老赵端详着五十岁的男人,觉得似乎面熟。他试着说到:“你是三车间的胡师傅吧?”

那个男子握住老赵的手,呵呵,我是老胡,三车间的,原来我们就认识,只是时间久了,有点忘记了。我原来在车间的调度室做调度,前年提前退休了,来到了这里。他指着荆部长说:“他也是咱单位的呀,前年我们一起提前退休了,一起来到这里工作。”

老赵有点诧异的看着那位荆部长,心里嘀咕:“看样子,这位部长也就三十岁刚出头,就退休了,呵呵,老天啊,我干了二十七年了,还闹个下岗。”

荆部长是位很聪敏的男人,似乎看出来老赵的心思,笑着说到:“呵呵,我和你们车间技术室的杨成是同学,工大八七届的。我在单位干了七年,就退休了,再找一份工作多好啊,你怎么不提前退休呢?”

老赵的心情此时很糟糕,大学生在单位里工作六七年,也就刚刚有些经验,却这么早退休了,工厂白培养他们了。自己在那个时候,工厂有政策,为什么不申请退休呢!即使是开薪水70%,再找一份工作,也很合算的呀。呵呵,自己当时还是想在车间做个好工人,好技术人员,好管理者,当时有人劝我,凭你的技术,凭你的管理水平,到外资企业去做,一定能够很有作为。自己根本听不进去,觉得车间才是我的根本,不可能给外国人工作的啊。”

老赵略有尴尬的说:“还是你们有先见,出来得早,以后还要多照顾啊。”

荆部长笑着说:“你做工人,是技术状元,做技术员,也做得很好,做工长,也是车间最好的,我们早了解你,介绍你来的人,就是我们委托他去找你的。我们这里只需要技术工人,委屈你了。”

老赵心里也不舒服,但是还是笑着说:“家里困难,出来挣点钱吧,不在乎干什么。”

“你的技术没有问题,只是例行公事,上机床干点产品,给老板看看就可以。你现在单位里怎么处理了,能够长期在这里上班吗?”

老赵略有苦笑的说:“我能够长期的工作,我单位里的职业被我自己给自己下岗了。”

荆部长有些惊异,那个胡师傅也不相信,都说到:“你自己要求下岗的吗?”

老赵点头道:“是的,我想出来做做,不想在哪里混日月了,期望以后有些机会干点自己喜欢的。”

老赵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了,下岗是自己决定的,不怪单位的任何人,单位的领导,没有让自己下岗。完全是自己的自愿,怪不得谁。福祸相依,走到哪里,就说那里的吧。义无反顾,总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的。”

按照荆部长的安排,找来了一份图纸,一分产品,五十件,几种量具,指定了机床。老赵就换上简单的工作服,干了起来。三个小时以后,老赵干完了活,向荆部长交代了一下,就告辞回家等消息了。

晚上,接到日资公司荆部长的电话:“加工的产品全部合格,比别人的效率高出百分百。上班以后的薪水是一千五百,有什么想法,还可以和老板交涉。”

老赵想到,在原单位伍佰元的工资,去日本人那里一千五百,也算可以了,先别再讲条件了,上班干一阵子再说吧。

老赵在这日本人的公司工作了一周以后,事情就来了。不是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好,是有人嫌自己的工作做得太好了,嫉妒他了。先是同工种的老徐,中午吃饭的时候悄悄地和老赵说:“老赵啊,咱们都是中国人,你给日本人干活,要悠着点啊,别干得太快。我们一天干三十件,你一天干八十件,不是掩了我们吗,让我们这些手把不高的,怎么干下去呀。都是给日本人打工,磨点洋工吧,别太认真了,哥们。”

这才是,人生几番逐日月,功名利禄难逃脱。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