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1959年在河南焦作九里山钢铁厂几个女工人凑在一起闲聊,另一位女工还在干活,其他女工喊住她说:“菊清,别干了,你知道你结婚对象的身份吗?

这位叫菊清的一脸疑惑道:“周荣庆呀,你们不是都认识,他不就是一个从北京来的工人吗?”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1

几个女工神秘兮兮地说:“周荣庆是咱们周总理的侄子,这事你不知道吗?”

听到这句话,晋菊清彻底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找到周荣庆就要分手。

为何听说男友的叔叔是周总理,晋菊清就要说分手呢?这之间有什么隐情呢?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去了解一下周荣庆的家庭吧。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8">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h1>

周恩溥1899年出生,字博宇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就是咱们的周总理,下面有一个弟弟叫周恩寿。周恩溥成年之后一直跟着伯父在东北、山东等地谋生,并没有和哥哥一样参加革命。

1945年1月,周恩溥在山东被国民党逮捕,严刑逼供让他交代周恩来的行踪,可他却宁死不屈,始终选择闭口不言,最后被国民党的手段折磨致死,年仅46岁。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2 周恩溥

周恩溥死后,他的妻子王兰芳就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周荣庆艰难度日,为了给死去的丈夫报仇,王兰芳也选择了加入革命,把自己唯一的小儿子送回到了老家。

新中国成立之后,多年的革命生活,让王兰芳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没办法再干重活累活,也无法参加工作,只能靠着国家的补助生活,王兰芳就平时给别人浆洗以此补贴家用。

周总理知道后,不仅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让别人给自己的弟媳走后门、多照顾,相反他和王兰芳说:

干脆你就申请提前退休吧,不要拿国家工资了,以后的话我来照顾你,每个月给你50元生活,就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了。

要知道,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的话在退休金方面相差还是很大的,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差一半左右,但是我们的周总理在得知这个情况的前提下,还是选择了有困难自己解决,尽量不麻烦国家。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3

周总理还特意交代他已经成年的侄子周荣庆说:

这钱是我给你妈用的,你们不要用,你们花钱自己挣。

不仅在生活上,周总理不允许家里人麻烦国家,在工作上,周总理也是这样做的。1957年,国家鼓励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周荣庆也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去了焦作九里山钢铁厂工作。

临别之际周总理还送了周荣庆一句特别的话“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鼓励他好好干。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8">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h1>

来到了钢铁厂,周荣庆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和普通工人一样吃喝,牢记大伯对自己的叮嘱,不搞任何形式的特殊化,也从来也不和别人说自己是周恩来的侄子。和自己的母亲也是住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里。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4

平时的话也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多读了书,就高人一等,他积极参与工作,对人和善,很快就和大家融为一体。因此大家都以为周荣庆只是从北京转到基层来的一个知识分子而已。

当时的钢铁厂里有许多的女青年,还组织了一个三八炼钢小组,晋菊清就在这个小组里,她平时干活卖力不怕累不怕苦,对他人热情、性格爽朗,长得也非常俏丽,大家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炉花”

周荣庆就被分到了晋菊清这个车间里了,有一次厂里组织看戏,在抱竹竿搭戏台子的时候,周荣庆亲切地喊来晋菊清和她一起干,两人就这样相识了,干完活要走的时候,晋菊清说要去接她妈来看戏,周荣庆还和晋菊清说:你快去吧,我帮你留一个好位置。

晋菊清但是没往心里去,谁知等她把母亲接过来的时候,看到周荣庆真的给他留了一个距离戏台比较近的位置,方便老人家看得清,这让晋菊清的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感动的,不知该咋报答人家,对周荣庆的心里印象就更好了。

随着长时间的相处,勤劳淳朴的晋菊清和周荣庆慢慢走在了一起,一开始晋菊清还有犹豫,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有文化,家里条件也不好,怕周荣庆家里人瞧不起自己,怕配不上人家。但是周荣庆从来没有表现出傲慢的姿态,无论什么时候他都非常的尊重晋菊清,也敬佩她艰苦奋斗的作风。

厂里的朋友也都和晋菊清说:你别看周干事有文化,但是从来不摆架子,虽然比你大了10岁,可是人品是真不错。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5

在大家的鼓励下渐渐的晋菊清也就接受了周荣庆。厂里的人也都尽量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时间,让他们慢慢地相处。

后来在周荣庆的邀请下,晋菊清第一次来到了周荣庆的家里,只见他们家大小10平米,没有过多的装饰,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被周母打扫的干净整洁。一派艰苦朴素的作风,这让晋菊清印象非常好。

周母更是亲热地拉着晋菊清的手拉家常,亲切地问她老家是哪里的,家里姊妹几个。晋菊清动情地说他们老家是焦作马村儿的,家里有6个孩子,她是最小的一个,父亲因为操劳过度去世了,只剩下母亲带着他们去往江苏沿路乞讨才把他们姊妹六个拉扯大。

王兰芳听完更心疼这个从小吃苦耐劳的女孩了,拉着她就不松手,表达了对晋菊清的喜欢,热情的留晋菊清在家里吃饭。还鼓励她说:“真是好样的,和我们家荣庆一样是个能吃苦的。”

两人在厂里和工友的撮合下确定了恋爱关系。眼看着他们越来越甜蜜,对彼此都很满意,在即将结婚的节骨眼上,就出现了开始的那一幕。

晋菊清得知了周荣庆是周总理的侄子,这下晋菊清着急了,她慌忙找到了正在贴大字报的周荣庆质问他:“你是不是周总理的侄子。”周荣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是啊,但他是他,我是我。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6 周总理

晋菊清觉得周荣庆隐瞒了她,更是觉得自己是农村人配不上周总理的侄子这么大的人物,气的当场就说:“算了咱俩不般配,以后还是不要谈了。”说完就跑了。

这边周荣庆开始着急了,但是他老实嘴笨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么跟晋菊清解释,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自己的母亲。

在一个休息日的时候,周荣庆把菊清喊到了自己的家里,王兰芳语重心长地说:

“小晋,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你想一下我们虽然是周总理的亲戚,但是你看看我们可有一点官僚作风,可有仗势欺人?你再看看荣庆,他一直以来和你们都是一样的,周总理也特意交代了,不许我们打着周总理亲戚的名头在外面,所以荣庆才没有和你说”。

晋菊清听了这番话之后心里非常感动,也认真思考了一下,周家确实一直以来都和普通工人是一样的,甚至怕别人知晓他们的身份后对他们有特殊照顾,还千方百计的隐瞒身份,这份苦心很难得。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7

但是一想到这是周总理的侄子她还是很担心:“阿姨,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是我们家都是是农村人,你们都是革命之家,我怕配不上,怕荣庆后悔。”

听了晋菊清的担心周母笑了:“你不要害怕,周总理最尊重的就是工人阶级,他见到你,喜欢还来不及,再说如果荣庆是那样的人,那他就不会在炼钢厂工作了。”

在周母的劝和下,晋菊清慢慢打消了顾虑,渐渐地两人把结婚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在结婚之前周荣庆还给周总理写了一封报喜的信,周总理见到信果然欢喜,立刻就又寄回来了一封恭喜的信称“劳动之家光荣”,随着信寄过来的还有,一对鸳鸯枕头,一张毛毯,和一条毛巾被,这都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为这对即将新婚的小夫妻准备的贺礼,可见周总理内心是非常满意欢喜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严苛家规,牢记于心</h1>

晋菊清和周荣庆结婚之后非常恩爱,生下了两儿一女,很快又开始了努力的工作,国家政策调整之后,他们也服从组织安排被调去不同的工厂,晋菊清也和周家人一样,从不在外提自己是周总理亲戚这回事。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8 周总理邓颖超

1968年,王兰芳提出要去看看周总理两口子,想他们了,这也已经是他们来河南的第十年了。由于周荣庆工作繁忙,再加上菊清自结婚之后还从没见过周总理呢,所以让菊清带着母亲和三个孩子一起去看看周总理和邓颖超。

在火车上晋菊清一直想着自己就要面见周总理了,心里就无端地开始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自己没文化,人家会不会嫌弃自己。周母看出了晋菊清的紧张,宽慰她道:“你别怕,你大伯和你大伯母都是最和善不过的了,等见了你就知道。”

下了火车,就看到大伯母在站台迎接他们,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还亲切跟晋菊清说:“我也是河南人,你是周家的第二个河南儿媳妇。”这亲切幽默的话语让晋菊清的心情顿时没有那么紧张了。

见了周总理之后,周总理还欢喜的跟晋菊清说:

你可是咱们家的第一个工人阶级,还是农民的孩子,我要向你学习啊呢。

晋菊清慌忙应答:“总理,是我应该向您学习。”

临走的时候邓颖超还给了晋菊清很多衣服鞋子让她带回家,这次短暂的相聚让晋菊清的心里觉得,大伯和大伯母虽然官大,可却和普通民众生活一样,朴实无华,待人热情亲切,没有半点架子。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9 周总理与世长辞

1975年王兰芳去世了,周荣庆还没有从悲伤中振作起来,1976年就接到了北京的加急电报:“总理逝世,在北京的亲属参加葬礼,外地的亲属留在各自的岗位上。”

这是周总理最后的嘱托,他连逝世也不愿麻烦更多的亲友来,他不希望晚辈因为他而丢下工作。

周荣庆和晋菊清只能在焦作遥遥祭拜,心里更加感慨周总理朴实的作风。在任何时候他都交代家里人不要居功自傲,在外也不要炫耀,绝不允许周家人走后门托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应当和普通人一样,也不许在外面说出与他的关系。

周总理一生都没有儿女,因此周总理一直都把侄子侄女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在生活、工作作风上,周总理对他们近乎严苛、不近人情,但是心里也是非常疼爱他们。

三弟周恩寿孩子比较多,周总理每个月都拿出100元来补贴他们生活,生怕孩子们忍饥挨饿,直到孩子们都成年。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10 周恩寿

那个时候周总理的生活津贴每个月才408元,还要照顾二弟媳50元,他们的生病等花销,周总理也一律负担。还给周荣庆的三个孩子起了名字叫,周志勇,周志红,周志军,连在一起就是“勇红军”可见他对两个弟弟的感情和对侄子侄女们的关爱,也表现出了对党的热爱。

在多年的高强度劳动下1992年,周荣庆逝世,在临走之前他和周总理一样嘱咐晋菊清不要惊动在北京的邓颖超,更不要大操大办。周荣庆平时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大伯是周恩来,可是心里却是无比地敬佩他,以他为荣。

同样的邓颖超卧病在床时,晋菊清去看望她,邓颖超也是叮嘱,不要告诉周荣庆,省的他挂心。周总理虽然逝世了,可是他的“家规”却永远都留了下来。

1959年,河南一女工得知男友竟是周总理侄子,为何赶紧提分手?周总理后人,大隐于市基层锻炼,结识一生所爱严苛家规,牢记于心

图11

同年邓颖超去世,这次晋菊清再也忍受不了这巨大的悲伤带着孩子们去参加了葬礼。

晋菊清退休后,在同事的介绍下,她做了一个看车的工作,一个月只有150元工资,可是晋菊清却不在乎,她觉得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就是最大的幸运,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贫苦出身,这怕什么呢,就算是周总理也是照样的艰苦朴素。

在晋菊清和周荣庆的一生里,受周总理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一言一行都谨记周总理的嘱咐。这么多年以来,周荣庆一家一直生活的和普通民众没有半分区别,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自己和周总理的关系,周总理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也真的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