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讲过一个于谦去八宝山观光,看见一个墓碑就磕头大哭的小包袱,于谦吐槽我怎么那么爱认大辈儿啊。
但这个段子其实有真实原型,而且不是别人,就是郭德纲的师爷(前任)白全福。白全福先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头子,怹不光舞台上技艺高超,晚年失聪以后凭嘴型也能捧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有哏”的人。而且白全福生活中即兴抓包袱不但可乐,还经常化解很多矛盾和尴尬。

比如有一次白全福他们剧团巡演,在跟剧场分账的时候发生了争执。现在很多人觉得体制内的相声演员都是国家养着,演出也都是送票,不用管盈利之类。其实商业巡演不分体制内体制外,全部都是自负盈亏,挣得少演员分的少而已,不存在什么全额补贴。
当时国内相声商演是剧团跟剧场分账,一般都是七三开,剧团七成,剧场三成。但那时候刚刚搞剧场承包制,所以剧团跟剧场之间还是像私营化之前一样相处,也就是你说买了多少票房就多少,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于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剧场管理方就作假账,故意少给演员分钱,白全福一行人就遇到这种不良商人。当时演员看到明明每场都满座,但剧场经理非要说有一半多都是送票,不能给你们演员结算。
这时候白全福灵机一动,过去跟剧场经理说了一个包袱,然后剧场经理就乖乖把会计找来重新结算了。至于具体什么包袱,这里卖个关子,反正白老真的是一语定江山,把死棋都给说活了。
而白全福给墓碑磕头的事迹,那也是相声界的一件美谈。当时白全福跟常宝霆李伯祥苏文茂杜国芝等人去爬山,半山腰看到一座墓碑,碑上写着“白烈士之墓”。这种烈士墓碑在当时很多,因为到处都在打仗,有些战士牺牲了也没有家属认领,有些连名字都不清楚只有一个姓,所以就地掩埋,整一个这种有姓无名的墓碑。白全福看见这个烈士跟他同姓,于是跪地就拜还喊爸爸,但人家也有词儿,说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有姓无名,也没有后代,白全福感念他牺牲,叫一声爸爸告慰英灵。
这老头真是既有“哏”,又有正能量,还带着那么可爱。
另外还有一个郭德纲常用的小段子,于谦或者高峰李菁反正谁都行,跟媳妇儿感情特别好,每次跟朋友出去吃饭一上菜就哭,还要给媳妇儿带一份,最后郭德纲就让他媳妇儿跟自己得了。
而这个真实存在的相声演员,就是笑佛唐杰忠。唐杰忠跟妻子感情非常好,但因为他年轻时候太忙,经常跟着马季姜昆到处演出,很少有机会陪妻子。妻子又对他报喜不报忧,所以生病了都自己撑着,不让唐杰忠知道。
后来唐杰忠把戴志诚介绍给了姜昆,自己退居二线,于是天天都在家陪着妻子,大部分饭局跟活动都推掉。如果有必须去的饭局,唐杰忠就带着饭盒过去,看见妻子喜欢的菜就叫厨房炒两份,用饭盒装一份回去给妻子吃。而且唐老师还故意留着肚子,回家陪着妻子一起吃。
某个版本的于谦父亲崇拜关公到不行,去哪儿都带着关老爷,而且不漱口不准提关羽,但最后老头自己嘴松也骂了关老爷一句“丫忠义”。
当然这个讽刺段子很多人都说过,底包袱也不同,反正都是前面崇拜后面骂街。而这个段子的原型,就是快板名家李润杰。
李润杰对关公的崇拜比段子里的于谦父亲还夸张,不但每天叩拜,走哪儿都带着,还不准别人说关老爷不灵。但他去撂地挣钱,经常被欺负不说,隔三差五还挨打,而人越倒霉越是想要寻求心理安慰,于是拜关老爷越来越虔诚,结果也倒霉事越来越多,最严重的一次撂地把土匪都招来,两口子差点被团灭。
到了新中国之后,李润杰一赌气,直接把关公像烧了,这在旧社会是很严重的忌讳。结果李润杰不但没倒霉,反而越来越顺越过越好,还当上了天津曲艺团副团长,去世后还给他立了铜像。
年轻时候拜关公,死后也有人像李先生行礼,这一辈子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