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价值100块的商品,改成99.9元促销,就能让购买者感觉便宜很多?
对一封电子邮件做出小小的改变,就能降低谈判的难度?
把会议室换成圆桌式就容易说服员工团结一致行动起来?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当你打算影响他人行为的时候,最微小的做法改变,往往能取得最显著的成效。
01
把注意力引导到较小的数字上
你有没有收到过奶茶店或是咖啡厅给你的积分卡?
每买一杯就能集一枚印章。攒齐十枚印章之后,就可以免费再换一杯。而你拿到的时候,老板已经为你盖了一个章。
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可以描述你取得的进展:你已经走完了10%的路,或者你还有90%的路要走。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能激励你去获得这杯免费奶茶?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说服科学专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他们选了一家寿司店,制定了一个忠诚客户奖励计划:午餐期间来店消费十次,就可获赠一次免费午餐。
“进度累积组”的一半顾客拿到的是空白卡片,他们获知,每吃一次午饭,就可以加盖一枚印花,如果带朋友来,就可以得到多枚印花。
“剩余任务组”的一半顾客拿到的是盖好10个印花的卡片,他们每来店吃一次午餐,店员就用打孔机打掉一个印章,如果带朋友来,就可以在卡上多打几个孔。
4个月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顾客最初取得的进展较小,即独自吃饭或请客人数很少,那么“进度累积组”的人更有可能再次回到餐馆消费。如果顾客最初取得的进展很大,那么情况就反过来了,“剩余任务组”的顾客更愿意回来。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当顾客的注意力焦点被引导到较小的数字上时,完成目标的积极性更高——无论这个较小的数字是已经取得的进展,还是剩下的任务。
所以,想要激励他人更积极的完成任务,你可以在前期把目标的注意力引导到已经取得的少量进展上,而不是盯着尚未完成的较大数字。毕竟从完成了20%到40%,相当于进展翻了倍,看起来非常高效。
而当进程过半之后,就需要把激励方法做一个小小的调整。把反馈聚焦到剩余的少量任务上,人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就会变得更高。把“你已经完成了90%”换成“你离完成目标只有10%了”更能鼓舞人心。
02
多问几个具体的问题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同事明明已经答应要帮忙了,“交给我吧,我很乐意帮你联系那个新来的副总”,但说完之后,却迟迟不见动静。
他不是故意光说不练,而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在竞相争抢他的注意力。他答应了你,只是还没有时间采取行动。
可见,单单让人说一句“好的”,往往还不足以把事情做成。
但一个小小的额外动作,就可以在提高执行意向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
你只需要多问几个具体的问题,比如:“你会在什么时间发邮件?”“你周五15点前打算做些什么?”“你会怎么跟他说?”。
行为科学家称之为“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通过回答这些具体问题,使人更容易制订出一个具体计划,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容易按计划履行承诺了。
03
推迟一点儿会更好
有时候,当我们试图说服别人去做一些他们“应该做”却未必“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无论我们对高效说服他人的技巧掌握得多么娴熟,结果还是有可能失败。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人们知道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不想“现在”就做。
“不远的将来”和“遥远的未来”在人们心目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想请朋友周末一起去当志愿者,那么,是这个周末就去,还是3个月后的某个周末再去,他们的反应很可能大不一样。
如果你希望他们这个周末就去,他们的关注点很可能会放在某些具体的代价上,比如,去当志愿者就没法看最新上映的电影了,或者就不能睡懒觉了。
而如果你希望他3个月之后的某个周末再去,他就更有可能从更为宽泛的层面上评估你的请求,比如自己“应不应该做”。当他发现这件事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就更容易答应你的请求,并且遵守承诺。
行为科学家把这个承诺策略叫作“未来绑定法”,当你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不必让他们立即就改,而是放到未来的某个时段。当然,前提是这件事对他们有好处,而且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本书通过52个从细节处提升影响力及说服他人的小技巧,手把手教会你掌握可以积极影响他人的影响力法则,是职场沟通、员工激励、商业谈判、家庭教育等各个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实用型人生工具书。
推荐阅读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col>
作者:[美]史蒂夫·马丁,[美]诺瓦·戈尔茨坦,[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播音:中信书院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是世界百万级畅销书《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全新力作,如果说《影响力》在职场生存、商业博弈、人际交往中提供了影响别人的理论指导,那么这一本《细节》,就是手把手教会你掌握可以影响他人并逆转自我人生的极具创造力和科学性的影响力法则,并将在各个工作和生活领域对你产生持续且深远的超级影响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