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开沉没的文明!“汕头好人”王志杰水下考古足迹遍布1.8万公里海岸线

作者: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澄宗

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仅存在于陆地,还有广袤的水域,而水下考古正是为了揭开水域底下沉没的人类文明的神秘面纱。记者30日在采访中获悉,近日获评2021年上半年度“汕头好人”(敬业奉献)的汕头市澄海区图书馆副馆长、区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水下考古助教王志杰,便是粤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专家。近16年来,王志杰的水下“足迹”遍布1万8千公里海岸线,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将沉睡在不同海域、不同年代的“宝贝”捧出水面,为水下考古发现、研究、文物保护作出贡献。

揭开沉没的文明!“汕头好人”王志杰水下考古足迹遍布1.8万公里海岸线

据悉,1971年出生的王志杰自幼在海边长大,参加工作以来更是与海结下了不解情缘——从海军战士到水下考古,他再次实现了海魂梦想。

在过去的16年时间里,王志杰发挥文博及技能特长先后参与了“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丹东一号(致远舰)”“大连庄河经远舰”“台山上川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山东省威海湾甲午沉舰‘定远舰’遗址调查”“2019年度西沙海域水下考古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大型水下考古、文物保护及科学研究项目。

在2018年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水下考古实习班,王志杰被聘任为助教,给学员授课《水下设备的制作与运用》。2021年6月至7月,王志杰又以助教的身份参加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组织实施的“圣杯屿元代沉船遭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含2021年度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进阶培训班实习)。

在普通人眼里,水下考古这项工作充满着神秘,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然而对于水下考古队员来说水下考古又是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说出生入死,也并不为过。

据介绍,船体沉没海域一般海况复杂,而船体沉没后,船体表面不仅适合海洋生物安“家”,还有可能钩挂渔民撤下的渔网等,海流、能见度、海洋生物等都是水下考古工作期间潜在的风险,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揭开沉没的文明!“汕头好人”王志杰水下考古足迹遍布1.8万公里海岸线

在面对生命安全与文物安全之间,王志杰称,在他的信念里:生命诚然可贵,但人类文化遗产是无价的,必要时会用生命来捍卫人类文化遗产。

王志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悉,在“南澳一号”沉船调查发掘中,王志杰与潜伴在水深27米的海底抬着一大筐青花瓷器,沿出水绳出水时,由于水下能见度较低,在水深8米处他们才发现自已在一艘大船的船底(大泊船,长40多米)。当时,他们身上携带的氧气瓶气压仅存5BAR,潜伴顿时惊慌,提议扔掉运送瓷器的框,快速出水。

对此,王志杰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如果扔掉满筐瓷器,想再找回来几乎不可能,那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王志杰在水中尽量安抚队友,使他平静下来。又过了几分钟,他们才得以出水,此时气压已显示为0。最终,文物被平安地运上了船,而王志杰和潜伴缺已累得虚脱了,躺在船甲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其实,诸如上述情况,王志杰在水下考古工作中已屡见不鲜,他还曾在水下遇到诸如鱼网缠绕、放漂(找不到出水点,自由上升)、水流转向变急,出水困难、装备故障、海上遇到大风浪、水下遇到有毒生物(水母、石头鱼等)等,但每次他都凭着积累的丰富潜水经验,成功化险为夷,保障人与文物平安出水,用生命捍卫着人类文化遗产。

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不仅是一项实践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研究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交流。

多年来,王志杰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和交流工作。其中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先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了《试析汕头澄海与“南澳Ⅰ号”的潜在联系》《铝制探方的运用》《出水沉船的保护概况》《‘南澳1号’与潮汕地区的水下考古》等多篇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学者认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