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嚣闹的都市,每天为生活奔波而忽略亲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是否会向往着一份简单宁静的生活。
而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美好向往的事物,比如,难以割舍的亲情、纯真美好的爱情、淳朴至真的人情世故。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凭借此书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书中寄托着关于“美”与“爱”的理想,是一部展现人性美的作品。
作者生长在湘西那类小乡城,自己祖父,父亲以及兄弟,都是军籍职务,所以对于农人与兵士,怀有自然的喜爱。因为他们正直、诚实,在生活方面有些极其伟大,有些又极其平凡,性情方面有些极其美丽,有些又极其琐碎,所以作者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 更显自然。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生活在湘西边城的人们,那份淳朴真诚的人情风俗和天然的生活状态。
船总顺顺一家谦逊待人;翠翠与爷爷难舍的亲情;天保与傩送兄弟俩对翠翠无私的爱情;爷爷过世后,杨马兵对翠翠的爱护,船主及其他人对翠翠的帮助,让人们看到人间的真善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一,亲情,是生活的动力</h1>
在湘西边城茶峒小镇,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叫碧溪岨,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只住着一户人家,老人张横和女孩子翠翠 ,还有一条黄狗。
老人只有一个独生女 ,当女儿生完翠翠后,却选择和军人丈夫殉情。女儿留下了翠翠,爷爷义无反顾地要抚养照顾这个唯一的亲人。
爷爷以船为生,把黄狗当朋友 ,还有翠翠相依为命。看着翠翠一天天的长大,活泼可爱,爷爷欣慰许多,所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觉得生活充满了力量。
当翠翠15岁时,爷爷已经70岁了,他怕哪一天突然离开翠翠,翠翠该怎么办。他既希望翠翠有个好归宿,但是又担心翠翠离开了自己,自己会很孤独。而翠翠也担心,如果婚嫁离开了爷爷,爷爷无人陪伴。
亲情是世界上最无法割舍的情,因为它血浓于水。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哪一天你觉得累了,它却是你生活的动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8">二,向往的爱情,愿原地等候</h1>
端午龙舟赛翠翠与心上人初遇,心中便播下爱的种子。心中有爱就不孤独,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与傩送兄弟俩,同时喜欢翠翠。
顺顺先派人到翠翠家给大儿子天保提亲,翠翠没答应,所以天保知道了弟弟也喜欢翠翠。于是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轮流唱山歌向翠翠表白心意,看翠翠对谁有意。
之后,天保明白了翠翠心向傩送,所以决定成全她们俩而选择离开了故乡,但是没想到出走第二天却出事故而身亡。而傩送却因为哥哥身亡而觉得愧疚,也选择离家出走。
最后,翠翠依然留在家乡,相信有一天傩送会归来。
两兄弟并没有因为爱情而甩手段,而是选择公平竞争和相互成全,这份兄弟情让人羡慕。
翠翠选择纯真的爱情,并希望向往的爱情归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9">三,边城民风淳朴,简单而美好</h1>
处在生活边缘的人们都是为生活而活着,幸好人间尚有真情存在。
大雨来临的晚上,翠翠爷爷过世了,翠翠悲痛无助。
知道消息后,船主顺顺派人送去了棺木,还亲自把米、酒、猪肉送到翠翠家;杨马兵用大毛竹编筏子,临时当渡船用到翠翠家帮忙并陪护着她;老道士为爷爷诵经做法事;还有其他老乡对翠翠的热情帮助。
船主看望翠翠时,安慰翠翠:“老年人是必须死的,不要发愁,一切有我。”
这些都让翠翠感受到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仍然有那么多人爱她。
淳朴的人情风俗,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小说结尾,爷爷带着对翠翠的牵挂而抱憾离世,还有翠翠守护着傩送的归来,这些都给我们无限的感慨,既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看完此书,让我们感受到边城人情的可贵,爷孙的亲情;两兄弟对翠翠的爱情;翠翠无助时所接受帮助,还有边城那美丽的生态风景,会让你体会到那久违的人间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