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作者:异点放映

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由英国左翼导演肯·洛奇拍摄的《我是布莱克》力压呼声颇高由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她》和充满诗歌情怀的《帕特森》,摘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成为戛纳的一匹黑马。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影片通过对英国底层民众艰难生活细致入微,十分接地气的描写,打破了常人对“领取救济金“群体的固有偏见,进而以小见大,批判了英国社会运行的严重“体制化”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影片的切入点对中国观众既熟悉又陌生且带有些许鄙视——“吃救济”。主人公木匠布莱克59岁,丧偶,膝下无儿无女。因为心脏病原因不得不停止工作,申请社会救助津贴。

影片开头布莱克与救济金评估员展开一个时长3分钟充满黑色幽默的对话,评估员仿佛一台机器按照规章制度一项一项询问听起来离题甚远让人啼笑皆非的健康评估问题从而十分”聪明“的证明了布莱克仍有工作能力,从而取消了布莱克获得社会救助的资格,于是布莱克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申诉之路。

他没有收入只能申请就业救济金,但这就要求布莱克不断去求职,而当他求职成功却又不得不因为需要上诉要求提供的“自己不能工作”的证明而推掉到手的工作,而这又导致导致不能获得就业救济金。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迷局般的“游戏规则”如同“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的“二十二条军规”,让布莱克脖子上的绳索越套越紧,布莱克不甘这样被当作猴耍,奋起反抗,最后因心脏病发作在上诉过程中猝死。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影片中,布莱克与凯蒂的儿子玩的那个选择题“鲨鱼和椰子谁杀的人更多”?孩子回答的是正确答案:椰子,小男孩天真无邪不知道答案的来由,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的宿命,与鲨鱼搏斗尚有一定几率可以逃生,但是天上掉下来的椰子砸到头上则是命运,无法逃避。

影片在塑造的主人公布莱克时候,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悖论:他是一个典型的”男子汉“,正如他在遗书上写的一样”我不是懒人、不是小偷、更不是乞丐窃贼。。。。我不向权贵卑躬屈膝,诚心待人,尽我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我是一个公民,无所奢求,无所妥协”。

故事中,他拍案而起帮助凯蒂一家,一直按照规矩争取自己的权利最后愤而在社会保障机构墙上书写口号证明了他一生为之坚守的原则,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现实上却是被社会边缘化人群的代表:

他一直遵守规矩,但是面对新兴的办公设备懵懂无知、被官方的表格、申请、培训搞得心力交瘁。因为要按照规矩办事从而迫不得已情况下向一直不守规矩黑人邻居求助。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影片在剧情脉络方面除了布莱克这一条主线,还设置了一个辅线节让充满批判讽刺的氛围中增添了些许人性的关怀:布莱克偶然帮助的一个带着二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凯蒂,凯蒂同样也是因为规章制度的不近人情而差点错失了保障房,布莱克挺身而出让其它人排在凯蒂之后从而让凯蒂解了燃眉之急从此两个人结成了互助组。

正如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准备去死》中女邻居帕瓦尼对欧维说的那样“没有人能独自承担一切,最孤单的时候,需要的都是最温暖的的陪伴“,不同的是欧维生活在一个“摇篮到坟墓”的瑞典,而布莱克生活在社会救助福利如同猜哑谜的英国。

剧情推动和主题升华方面,导演通过细节的伏笔和高潮的交替运用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通过凯蒂在食品救济站因为饥饿不顾场合拆开酱料从而为她日后进行援交埋下了伏笔。

而当布莱克发现凯蒂援交真相时候,前者的心碎悲痛和凯后者羞愧无奈形成了强烈的碰撞,最后那句台词“我今天赚了300磅,能给孩子们买新鲜水果了”让人有如鲠在喉之感;

影片中布莱克跟保障机构评估者每一次见面从他脸上的细节都可以看出他不断的苍老,但是对面的官僚却依旧如同第一次见面那样冷冰如机器,布莱克对凯蒂说“我难以置信,就是这些人在决定那么多人的生死”。

布莱克最后在政府保障机构墙上用喷漆写下了一行字要求申诉的口号!如同《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布莱克选择站着“生”,他最后赢得了属于他的生——尊严。

第6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颁给了《毕业会考》的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影片中塑造了一个想让自己的女儿从罗马尼亚“逃离”的父亲,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逃离”的目的地恰恰是英国。

《我是布莱克》:挣不脱的网

法国新浪潮电影奠基人让-吕克·戈达尔说过“不是拍政治片,而是带着政治眼光去拍片”。

肯·洛奇通过《我是布莱克》践行了这句话,而且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摒弃了大开大合、正邪分明的左翼批判而采用了人性与阶级互相融合,通过富有哲思的台词,使得这种对社会、制度的鞭笞藏的更深,潜移默化中更具备社会震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