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作者:温暖大龄萝莉动漫影视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大部分日本动画都停留在“儿童卡通动画片”的桎梏之下,当时日本动画的普遍受众人群也是低龄的儿童。像我们国内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和《熊出没》系列一样,因为有着可爱的卡通形象和通俗易懂的剧情,所以主要受众人群的选择也是学龄前的儿童。并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但动画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的诞生比电影还要早,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动画如果永远停留在“小孩子看的玩意”这种标签下的话,它也不会继续发展和延续至今。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如果提到是谁改变了当时日本民众对于动画的认知,就要提及一位重要动画导演富野由悠季,他的名字在中国国内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日本,富野由悠季可以称得上是对日本动画影响最大的导演。他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像是一个分水岭,将日本动画的主要受众人群改变为少年和青年向为主。在富野由悠季导演的引路之下,自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间日本的动画产业蓬勃发展,同样也得益于日本成熟的动画分级体系,受众也不再只是局限于青少年,出现了青年向动画和成人向动画。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川尻善昭就是日本成人向动画业内的一名大师,他也被称为“日式暴力美学代言人”之一。他的作品中不乏让人血脉贲张的欲望与暴力,然而,在他的镜头下,这些与元素却有一种别样的优雅浪漫的美感。他曾经说过,《兽兵卫忍风帖》、《妖兽都市》和《吸血鬼猎人D》这三部动画是他最满意的三部作品,《兽兵卫忍风帖》的DVD在北美销售超过80万张,而且在2006年由美国漫画家J. Torres改编成漫画并开始连载;《妖兽都市》在香港也引起了观影热潮,香港导演徐克和麦大杰在1992年将动画改编成真人版电影。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h1>

“吸血鬼”这个存在于东欧神话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在近100年来小说、电影、话剧等不同艺术载体的改编之下,成为了艺术创作领域的一个经典的“母体”。这个靠吸食人血为生、面容苍白、身披黑色披风、居住在偏远森林深处古堡中的贵族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几代人的记忆里。吸血鬼结合了哥特元素、宗教气息和浪漫主义的神奇造物,逐渐从时间的桎梏中脱离出来,恣意享受着来自全球狂热爱好者的热情与执着。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1983年日本作家菊地秀行创作了小说《吸血鬼猎人D》,这部今天仍然没有完结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动画、游戏、漫画等各种形式。在1985年小说《吸血鬼猎人D》也迎来了它的第一部动画改编,这个叫D的吸血鬼猎人也展示出了他的动画形象。相比较原著小说的火热程度,85年版的动画电影《吸血鬼猎人D》在日本本土却表现欠佳,动画制作团队将D制作成了一个“披着吸血鬼猎人”外衣的西部牛仔形象。这种剧烈的反差感观众是肯定不会买账,就连原著作家菊地秀行也曾公开表达过动画改编的不满。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日本惨败的85版《吸血鬼猎人D》在大洋的彼岸却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1992年北美市场引入了85版《吸血鬼猎人D》,该作在美国各大电视台中多次播放,吸血鬼猎人D也成为了一代美国人心目中吸血鬼猎人的经典形象并且影响至今。在今天很多欧美的吸血鬼电影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吸血鬼猎人D的影子,85版《吸血鬼猎人D》也在北美被称为“第一部成人向恐怖动画电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h1>

虽然说85版《吸血鬼猎人D》的口碑在日本和北美两极分化严重,但是看过原著小说的粉丝们都表示这个版本中的D没有达到大家心目中对他的预期。终于,在2001年由日本成人向动画大师川尻善昭改编的新版本《吸血鬼猎人D》诞生了,在追求华丽与极致的川尻善昭的监督下,D终于从小说中走向了大荧幕。这个穷极一生追逐吸血鬼的猎人D,他俊美的面容、后背上那把铮亮的十字架型大剑再配上一袭漆黑的风衣,这个经典的荧幕形象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男神”。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川尻善昭版本的《吸血鬼猎人D》选自原著小说第三卷《妖杀行》,电影的开始富家千金夏洛特被吸血鬼玛埃尔从家中绑架,夏洛特的父亲重金雇用了D和麦克斯兄妹去解救自己的女儿。但是随着解救的深入,事情的真相也慢慢浮出了水面,夏洛特并不是被玛埃尔强行掳走,她爱上了吸血鬼玛埃尔,并且最终选择与玛埃尔私奔,一同逃往理想国度“夜之都”。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川尻善昭作为日式暴力美学的代表,他在这部《吸血鬼猎人D》中将自己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给观众奉献了一部视觉上的饕餮盛宴,酣畅淋漓的打斗场景给予观众真实的感官享受,那一朵朵在剑尖上盛开的“猩红色的花”也赋予了属于川尻善昭式的暴力美学。

麦克斯兄妹使用的蒸汽战车和大口径步枪与D使用的铮亮的十字架型宝剑在屏幕上火光四射,正反派的冷热兵器在荧幕上的碰撞也让观众大呼过瘾。川尻善昭在保持感官刺激的同时,让欲望和暴力在优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剧情之间一直维持着一种平衡,既不会让观众对于暴力感到不适也不会对剧情感到突兀,这就是川尻善昭的“魔力”。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在川尻善昭暴力美学的背后如果没有精良流畅的画面和严谨通顺的剧情推动的话,这部《吸血鬼猎人D》也不会被奉为经典。华丽的画面背后是多达7万多张的原画,因为《吸血鬼猎人D》中的场景多为野外场景,原画的制作难度也是成倍的增加,有时只是单单的一张原画就要花费两个多小时。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你很难想象到这部动画是距今20年前的一部作品,在那个CG动画还没有成熟的年代这些精美华丽的背景都代表了身后原画师们成吨的原稿。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原著小说作者菊地秀行据说在看过一次川尻善昭的剧本以后就放心地把改编的工作全权交到了他,给了川尻善昭极大的发挥空间。为了满足电影容量的限制,也为了照顾到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川尻善昭对于原作做了不少的改动。在电影的最后他还加入了卡蜜拉女伯爵这样“正统”的吸血鬼作为最终的BOSS,在保留了原作完整故事框架的同时,也让电影靠向了“主流”吸血鬼电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写在最后</h1>

动画作为主流艺术媒体自诞生以来这100多年中逐步向所有人展示了它独有的魅力,它不只是一个年龄段或者一群特定人群的艺术载体,真正的动画是适合所有年龄段和任何人去欣赏和赞誉的。川尻善昭的《吸血鬼猎人D》这部20年前的作品就算放在今天来看也可以跨越时间和国界的障碍,精准地向观众表达它的主旨,我想这才是经典动画应有的魅力。

《吸血鬼猎人D》:用暴力美学诠释着日本动画另一种风格的极致《吸血鬼猎人D》:85年动画版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川尻善昭导演的《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足以载入人类动画史的佳作写在最后

我们正处于中国动画崛起的年代,近几年来也不断涌现出很多很多让人感动和欣慰的优质国产动画。虽然我们的动画与动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动画也会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宫崎骏”和“川尻善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