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沉默期长达一年开口就是句子,所有的输入都不会白费

作者:毛妈Carol讲绘本故事

上个周末,小K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喊:I'm fast!

当妈的骑着共享单车吭哧吭哧在后面泪流满面, 英语启蒙一年,娃终于输出了,而且一开口就是句子。

惊喜万分,回到家里免不了俗地开始测试儿子的英语程度,翻开他的英文教材,听着娃准确无误地读着:

I see with my eyes.

I hear with my ears.

I touch with my hands.

I smell with my noses.

I taste with my mouse.

被猛烈鼓励之后,孩子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开始时不时地飚英语吗,比如吃着饭,突然夹起一大块鸡蛋说“The egg is very big”。

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年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沉默期长达一年开口就是句子,所有的输入都不会白费

小K的英语启蒙是和上幼儿园同步的。

他上的是双语幼儿园,每天有20分钟的英文外教课,可是回到家里从没听小K蹦过单词。

再咨询幼儿园里上了大班的孩子,上了两年多的学,还是几乎没有输出。我更确信了英语启蒙应该走家庭为主,学校辅助的路线。

在毛妈这里浸润了这么久,我大概也知道亲子英语启蒙的几个妙招:童谣、绘本、分级、动画、音频、点读笔……

但实际上,怎么用好这些资源才是重点。

我们在这一年的启蒙道路上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最终被我一一“绞杀”。

今天就想来分享家庭启蒙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的那些困惑和困难,我是怎么带着小K一起闯关的。

01 怎么判断孩子听懂了?

特别是像我们家这种学了一年几乎不开口的,家长就会着急:这孩子到底听懂了没有?听懂到什么程度了?

首先,判断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孩子喜欢看,愿意看。

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专注于自己看不懂的东西,不管是绘本还是动画,如果孩子能够专注地看,如果在精彩处还能有“笑一笑”的反馈,家长就完全可以放心了,孩子正在有效吸收。

其次,家长进行英文对话时可以从“一步指令”慢慢加码到“多步指令”。

就母语来说,孩子一岁左右可以听懂“一步指令”、两岁多是“两步相关性指令”、三岁是“两步非相关性指令”、四岁是“多步复杂指令”。

小K,帮妈妈把毛巾拿过来。

小K,帮妈妈把毛巾拿过来,晾在阳台上。

小K,帮妈妈把毛巾拿过来,顺便关上门。

小k,帮妈妈把毛巾拿过来,晾在阳台上,然后我们就进房间睡午觉了。

英语也是如此,家长一开始不贪多,从“一步指令”开始对话,测试孩子的接受度,再根据孩子的能力调整对话的难度。

02 不喜欢学英语怎么办?

这应该是很多孩子会遇到的问题。

当我把小K用过的非常好的资源介绍给朋友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孩子只看中文的。

在帮助孩子适应英语到喜欢上英语,我也是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得出的结论是一定多尝试,然后投其所好。

我一开始从儿歌童谣开始,我把鹅妈妈,child’s play,彩虹兔等非常知名的童谣绘本全部买回家(到现在还肉痛),一首一首地尝试,孩子马上就会告诉你,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在这几十首童谣里,小K喜欢的只有10首,于是我就把这10首摘出来给他反复地看,反复地听。

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不心疼银子,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图书馆”,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

挑选动画也是一样的,家长更需要做一个资源提供者。

我当初收集了动物、恐龙、汽车、童话故事等等多种主题和风格的动画故事,最终小K选中了动物儿歌(像不像选妃?),百看不厌。

所以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孩子的选择到底有多少?

沉默期长达一年开口就是句子,所有的输入都不会白费

03 重复观看的度在哪里?

很多家长应该都知道,孩子反复观看一本书或者一部动画是很正常的。

但是当孩子看到第10遍的时候,很多家长又开始不淡定了,这孩子天天看一样的东西,这样怎么进步?怎么学习新知识?

小K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喜欢一套书,可以连续一个月反复看,对其他书置若罔闻;喜欢一部动画,甚至是喜欢其中的一集动画,可以反复看几个月不会腻,还每一遍都能戳中他的笑穴。

小k的最长情的记录是英文分级动画Little Fox里的《Tire Town School》,72集的动画到目前为止已经看了5个月,听了5个月,每一集都能倒背如流。

我不仅不慌乱,还很开心,因为孩子对动画重复观看的执着,是他们学习的必经之路。

孩子受制于大脑发育和认知发展,他们并不能一次记住视频中的内容。

第一次,可能他们记住了视频中的几个关键角色;

第二次,可能他就记住了主角的名字;

第三次,可能他就记住了几个单词;

第四次,可能就学会了一个句子……

所以多次观看,并不是无效地重复吸收,而是每一次都多吸收一点点。

04 教单词还是教句子?

英语启蒙中,无论是日常对话、读绘本还是看动画,我都是直接教句子。

就像孩子学母语一样,从来不是家长拿着积木卡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学会的。

小K飚出“I'm fast”后,我重新翻看了《Tire Town School》第9~11集,发现短短的6分钟内,【fast】和【slow】这两个单词出现了不下10次。

而且关键词是放在不同的语境里使用,孩子最后输出的自然也是句子。

You are fast.

You are too slow.

Don't go too fast.

Jack slow down.

But next time go slow.

沉默期长达一年开口就是句子,所有的输入都不会白费

05 磨耳朵真的有用吗?

我是绘本、动画、音频三种资源齐步走的,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把学过的绘本和视频转化成音频,利用碎片化时间或者晚上睡前播放给孩子听,这样既锻炼了听力,又保护了视力。

应试教育下我们大部分人被培养成了哑巴英语,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顺序:听-说-读-写。

“听”是英语启蒙的第一步,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磨耳朵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的接受度不同,像小K一般认真看过绘本或视频3遍之后再听音频,就可以听懂了。

晚上听音频时,小K时不时会跟我复述故事的内容,或者听到有趣的地方还会跟着做动作,跟着哈哈大笑。

听音频是我见过最便宜又有效的英语启蒙方法了,大家一定用起来。

结语

家庭英语启蒙的资源不外乎就是对话、绘本、分级、动画、音频,而怎么用好这些资源才是重点。

我很庆幸自己的认真,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用最无害的方式建立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些方法希望在启蒙路上迷茫的你们也能用得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