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作者:凤凰卫视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

全球三成央行加仓中国意愿强烈 

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速

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试点加速推进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加剧

溢出效应如何影响汇率走势?

中国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8月11日,中国迎来“8·11汇改”六周年。事实上,2015年“8·11”汇改之初,人民币遭遇阶段性贬值压力。自2018年起,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分化,央行基本退出了外汇市场常态干预。当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持续上涨近一年,从2020年5月29日至2021年6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7.1316元升至6.3572元,累计升值10.85%。

为缓解人民币快速升值压力,5月31日,中国央行大幅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6月2日,外汇局扩大QDII额度的发放。6月10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强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会一直坚持,提醒企业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市场主体应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谢亚轩: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表面上看,大家会觉得人民银行似乎在推动人民币贬值,或者说阻止人民币的升值,在我看来,人民银行其实倡导了不要去赌单边的汇率方向,所以大家更应该把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措施视作一方面是进一步的放开外汇市场的供求,可能之前我们在使用外汇上的限制多了一些,那么现在变得更便利大家使用外汇,是给外来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以更公平的待遇,它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真正的、不受限制的市场供求,能够来决定真实的更合适的汇率水平,所以在我看来,人民银行倒不一定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而是市场化的政策方向。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至2月趋势保持相对稳定,3月份贬值1.5%,4至5月升值3.1%,5月2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38,创2018年5月以来新高。到6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持续走弱。在经过6月的月度贬值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7月小幅升值0.08%。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专栏中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3号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呈现顺差,售汇率总体稳定,企业跨境融资稳中有增。数据显示,2021年6月当月,银行结汇2365亿美元,售汇2145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20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1356亿美元。外汇局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健,外汇收支交易更加活跃,但突出特点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以何种节奏双向波动,业界人士有着各自说法。部分专家依旧给予人民币汇率中长期上行的趋势预判。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我并不认为2021年的下半年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会比较大。2021年下半年,市场很多人是担心美元会走强的,因为大家觉得美国经济的复苏下半年可能会有更多积极的信号,再一个联储可能会退出,会收缩量化宽松的这样的规模,那么参考历史,美元在这个阶段都会偏强一些,就看人民币,所以大家因此看人民币偏弱,我的看法就是一方面我也不反对美国经济在复苏,但是经济体的复苏同样在轨道上,所以不见得美国的复苏一定强于别的国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认为联储退出宽松的节奏,一定是比现在市场预计的还要慢的,所以我并不认为我们会很快的看到联储的退出宽松的这样一些举措。那么因此整体上下半年我是看一个美元呈弱势的方向,那么因此我看人民币可能会较之目前来看,都会走的更强一些。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夏乐: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预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双向波动是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现在其实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预期在中期,也就是说从现在到年底这段时间还是比较稳定的,那么我们也认为人民币事实上到年底可能还能够保持到6.4~6.5之间。从长期来讲,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以及对其他的一篮子货币,其实都有很大的升值的空间,只不过这个需要慢慢来。这个就像一个长跑比赛一样,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绝对是最有实力的长跑选手。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提升至2.45%,人民币维持了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地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占比大幅上升到百分之2.46,距离3月所创的5年半高位仅一步之遥,排名保持第5。

英国智库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进行年度调查显示,三成受访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增持人民币,比例远高过去年调查的一成。有分析师认为,人民币的吸引力不光是升值,从去年疫情至今,人民币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甚至升值,但从去年11月至今,美元已经出现过4次单日波幅超过百分之4的走势,反映对冲疫情风险,人民币可能是更安全的货币。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根据IMF统计,七大类40项资本项目子项中,中国有37项开放,专家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速,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空间还很大。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王一:瑞信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其实一个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它所需要的几个必要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贸易去支撑这种货币的使用,我认为国家是已经达到了这种条件了;有更起决定性因素的,其实还是它的可转换性。我认为国家也是在方向上肯定是希望可以进一步的放开人民币的可转换性,这样可以更好地鼓励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来,实际情况确实人民币的可转换性并不是完全可以自由转换,它是有一定的这种current account经常项目,是可以自由转换了,但是capital account资本账户,还是有一定的这种资本管制的形式在这里。

在未来的这几年里,如果人民币要进一步的成为一个国际性货币的话,我们的理解是在可转换性这一块,一定要有非常大的、或者力度很大的、决心很强的更加自由转换的这么一个态度和政策走势。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将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股票、债券资金管理,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产业和实业投资,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也就是QDLP和QFLP的试点。

7月26日,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在广州市、深圳市、福州市、杭州市率先启动。这次试点将以“币种+账号”相结合的模式,支持存款人通过设立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对多币种资金进行收付结算和集中统一管理,更大程度便利企业与个人自主使用与管理本外币资金。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此外,人民币的国际计价货币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大宗商品大多选用美元和欧元计价,仅有铜、铁矿石、PTA 和油脂油料等中国期货价格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5月2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分别开展原油和棕榈油期权交易,并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专家表示,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币国际化在新周期的发展策略也逐渐明晰,即以“推动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加快开放在岸金融市场+鼓励‘一带一路'沿线等区域的人民币使用”为核心的新“三位一体”策略。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事实上,回顾中国的汇率改革,有着标志性的三次历史事件:1994年人民币推行汇率并轨改革,将双轨并行的5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官方汇率与调剂中心10元至12元的调剂汇率并轨到8.7,并事实上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很好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5年8月11日,为增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在中间价的形成中引入市场供求因素,真正提升汇率的波动性。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其中,央行提出的“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与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相呼应。专家表示,“跨周期调节”的表述主要是相对于之前“逆周期调节”而言。两者的着力点不同,逆周期针对短期,而跨周期针对中长期;政策实施方式上两者也不同,逆周期调节实施方式灵活、精准、调整快,而跨周期调节实施方式相对平稳。跨周期调节,是政策实施既要有效应对短期问题,也要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留出政策空间。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8月6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94.3万人,高于6月上修后的93.8万人,创去年8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失业率则从6月时的5.9%降至5.4%,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有观点认为,就业恢复率将有望促使美联储于8月发出缩减信号。”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劳动力市场并未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不足以支持收缩债券购买计划。鲍威尔还坚称当前通胀属于暂时现象。专家表示未来美联储政策调整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总体可控。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过去20多年来人民币由弱变强的历史,正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变强的历史,也是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做空人民币无功而返的重要因素。2020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震荡走高,也是疫情防控好、经济复苏快、中美利差大、美元走势弱等多重利好共振的影响。同时,以强势人民币为标志的汇改成功,更增添了中国取消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强制结汇要求、有序推动金融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念和勇气。

汇改六周年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编辑:窦文 杨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