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沉默的人只会被贴上无能的标签

作为猎头公司的社长,在与外企工作的人聊天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韩国人不愿意显露出自己的优点呢?"他们说甚至在面试的时候,韩国人都很吝惜自己的语言,不愿意过多地显露自己。他们很难理解在面对"请对自己所取得的业绩和成果,以及成功的经验进行一下说明"这样很自然的邀请时,也会面露难色,表现出无话可说的态度,语言也含糊不清。

如果想让外国人理解这种现象,就要从儒教的礼节开始一直到韩国的"谦逊文化"进行解释了。但是听了这样的解释后他们还是不能接受,坚持认为这种态度不是"谦逊",而是"表现能力和交流能力的不足"。

其实韩国企业已经渐渐地重视起"表现能力"来,有的时候包括CEO在内的企业高层在选拔新入社员时,或者对员工的晋升进行评审时,运用自己独特的鉴别方法的情况很多。本来方法就很多,再加上每个人喜好的方式不同,差异也就自然很大,因此很难在此简单地一一罗列。

但要举出经营者最常使用的鉴别方法,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会议"。因为"谦让"被东方人尊崇为美德,不出头,像水轻轻流过一般的处世哲学已经被广为接受。韩国是这些国家中最反感出头的,这也是活跃的讨论文化在韩国很难立足的最大原因。

但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那个社会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过分的谦虚不是美德,而是无能的表现。特别是主持会议的最高经营者或者高管,一眼就能看出与会者的表现。积极工作的人会经常带来新的想法,虽然他不一定话多,但总是能引起大家的讨论。与那些毫无内容的长篇大论,总是在别人说话时插嘴的人大相径庭,因此与会者能够很清楚地记住他们对方案所持的意见。

相反,在会议中像嘴巴抹了蜂蜜的小鸡一样不爱张嘴的人,学习和思考不够的可能性更大,没有人会认为他谦虚或者慎重。"沉默是金"这句名言虽然仍饱含真理,但不适用于会议。不要因为会议上的沉默而毁了你的形象,它就是抢走你机会的主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