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1253年,忽必烈借助革囊渡江,翻越阿刷山,留下了轰轰烈烈的“元跨革囊”,如今,除了瞻仰革囊渡遗址外,从奉科的饮食中发现这个地方独有的味道。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革囊宴,取自“元跨革囊”的故事,保留了当时款待元军的琵琶肉、原味火腿、清炖全羊、麻辣清香柠檬鸡等菜色。再辅以奉科当地的特色菜和时兴菜,形成了一桌既具文化内涵,又富有地方个性的特色饮食。

革囊宴之大扇琵琶肉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琵琶肉又称猪膘肉。金沙江沿岸干热河谷地区的纳西、摩梭、普米人将膘肥体壮的土猪宰杀后,除去内脏、剔除骨头,用盐和花椒撒在腹腔内,缝合后风干腌制成整猪腊肉,因外形颇似琵琶,故称“琵琶肉”。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在奉科,猪膘肉同时也是招待远客的重头菜。在火上炙烤,烧去多余的毛,同时也让猪皮起酥,之后用热水清洗干净。上好的猪膘肉,在炙烤和清洗以后,就已经呈现诱人的红色。在制作它时,为了达到解腻的效果,还加入了蔓菁叶。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革囊宴之清炖全羊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此菜选用本地黑山羊,肉质细嫩,汤色清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羊肉独有的鲜香。六七十斤的骟羊,皮子被剥去制作革囊以后,羊肉用大锅清炖。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将各个部位的羊肉选出,切好,洗净,锅中放入葱姜花椒等去腥,待血沫浮起后,把羊肉捞出洗净,另坐一锅水,再次烹煮即可。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羊肉在奉科是仅次于猪膘肉的大菜,奉科人会养羊,也喜欢养羊,以前,不管大事小事,餐桌上都有羊肉的身影,且大都以清炖的方式出现在餐桌上。

革囊宴之羊血肠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这道菜是羊在奉科人家的第三个归属。

主料有羊油碎、羊肠、羊血。把切好的羊油碎放入接好的羊血中,加盐调味,葱花和韭菜末去腥,搅拌的过程中不断加入适量的清水,使羊血嫩滑。这是一个很考验功夫的过程,水加少了,羊血梆硬,水加多了,羊血也就变成了一锅血水。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人们常用羊肠小道来形容道路的崎岖和艰险,羊肠成为菜肴的时候,崎岖的特点也并没有减少。将拌好的羊血注入羊肠,入锅炖煮以后,还需拿着一根细针守在锅旁,在血肠上戳洞、放气。如果没有这个步骤的话,血肠会炸裂,最终变成一锅血水。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革囊宴之麻辣清香柠檬鸡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这是奉科最出名的食材青花椒所制成。

奉科镇位于玉龙县最东部,镇上海拔落差大,气温垂直分布,是高寒山区、山区、金沙江河谷为一体的立体气候。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饱满、色泽鲜丽、麻味纯正、麻度高、清香味浓郁的奉科青花椒。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这道菜用本地高脚山鸡做原料,整鸡煮熟,选用当地野生的大果柠檬凉拌,加之在热油里激发过香味的青花椒和小米辣子,清香而提神。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据传,忽必烈也曾凭借此道菜顺利翻越了太子关,也因此这道菜还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名字——阿刷太子鸡。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元跨革囊之革囊宴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除了以上菜肴以外,在革囊宴里还有把春天的青菜和秋天的黄豆合制而成的青菜点豆腐;用土豆泥、本地豆腐、核桃油、青花椒等炸制而成的麻辣圆子;与猪膘肉搭配独具风味的牛头饭;还有奉科三大美食之一的火腿......每一道里都体现着对本地食材的物尽其用,每一道背后,都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于食物而言,文字总是苍白的,隐藏在、城市、乡镇之中的美食,也绝不止于此。我们喜欢寻味,因为充满乐趣,因为我们对食物有瘾,也有情感上的依赖。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奉科革囊宴——餐桌上,摆满了“食物组成的故事”

你还吃过哪些美食啊,

留言跟我们分享吧~

来源:掌心玉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