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股灾往事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英国也达到了打开中国国门的目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沿海城市相继对外开埠通商,随着外国人不断涌入中国淘金做生意,各种金融服务业也快速的进入到了中国市场,证券交易也开始出现。

沿岸的这些城市开埠通商之后,国人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看到机会的商人跟外国人通商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更多人在开埠通商之后背负了更沉重的债务,很多农民离开土地聚集在码头搞搬运谋生,逐步就形成了很多码头帮派,而洋人玩得更卑劣一点,除了从国内商人手里低价采购各种丝绸、陶器的产品,也将鸦片倾销到国内,往内陆渗透搭建他们销售网络坑害国人。

洋人还玩一些货权和股权的交易,比如从广州发了一船货到英国,路上狂风暴雨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英国商人就将收益权转让给一些风险偏好高的其他人;还有一些英国佬看到有人在中国赚到大钱了,就集资搞船雇人来中国拉货,大家按照入股权最终分配利润,这个入股权就有互相交易的需求。

19世纪当时全球的资本市场证券交易都是场外交易的,点对点互相报价,没有集中的市场可以报价,大家都是私底下在一个小圈子里边交易,刚开始交易因为圈子里边大家都认识,价格爆炒的有限,主要是为了方便融通资金。但是,很快的国内一批既得利益的商人还有给洋人打下手的买办也嗅到了甜头加入了进来,随后证券交易的圈子就慢慢扩大了起来。

证券交易第三次出圈呢,是在清政府洋务运动开始之后,差不多在1860年左右,一些中国企业设立之后,他们也有资金融通的需求,也加入了进来说,我也有股权想买给你,这个时候市场上不断的增加的证券的供应对资金的需求就更强烈,就有更强烈出圈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的需求。

不久,这个时间点就来了。

1870年以后,上海作为远东的重要通商口岸,吸引了大批的外国商人跟长三角的本地商人在十里洋场竞技,大量的买办公司、外国银行、本地银行纷纷成立为双边的贸易提供各种融通的服务,当然证券的交易在这个环境下也被炒作了起来。你想呀1840年开埠到1870年,整个通商的基础设施已经建立得很完善了,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已经聚集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外部各个阶层的人也已经看到了通商中的巨大的利益,人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到了1872年,清政府官方的人来了,李鸿章、盛宣怀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也发行了股票,上海市民纷纷想尽一些办法参与,股票发行的时候简直十里空巷,大家都拖各种关系就为了搞一张股票。结果市场果然也不负众望,股价很快从100两飙升到了274两,等于买了原始股的已经翻了快两倍了,巨大的造富效应一时间让各地的产业看到了暴富的机会,于是各地的矿局纷纷到上海成立公司募集资金,比如像鹤峰铜矿、承德三山银矿、顺德铜矿等矿业火速在上海募资,马上就成了当时市场交易的热门股票。后来甚至发展到,像三山银矿创办人李文耀本来是去上海物色帮办矿务人选,没想到刚一到上海,股民便蜂拥而来,本来并没有招股融资的李文耀,只得“勉强从众”,暂收创办银20万两,就这么夸张的地步。

晚清股灾往事

这个事背后少不了上海买办银行和钱庄的助推,刚开始股票交易是大家拿自己的钱去买,可是赚钱效应太好了呀,很多人就动了杀心,开始找买办和银行借钱加杠杆买,买办、钱庄和银行刚开始还赚放贷的钱,后来一看,不对呀,这放贷才能赚几个钱,于是他们自己也去买。后来还发展到,很多人从银行借钱买,买了之后质押给银行再借钱再买,一时之间整个上海证券市场上涌入了大量的加了杠杆的热钱。像大名鼎鼎的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就是当时股市的主要参与力量,他们拿了大量存款人的现银投入到股市中炒作。

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悲剧就要发生了,股价应该前期的暴力炒作已经拉升到了天价,市场上热钱也有极限无法承载股价继续往上涨,而市场上源源不断的像招商局一样的官督商办的企业成立募集,也从市场上抽走了大量的流动性,在这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股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1883年10月,从钱庄、票号、银行流出的巨额投机资金一夜蒸发,一些承做股票抵押或直接参与股票投机的钱庄、票号纷纷倒闭,胡雪岩也因此破产,从此一蹶不振。受股灾拖累的不仅是投资机构,也有发行股票的企业。比如,徐州利国驿煤铁矿招股时,由于认股数过多,远超招股计划所定,所以决定随用随收,免得资金闲置,还要担负股息。于是只收取了不到一半的股本,以作开采准备。而等到后来,等到煤矿需要周转资金时,却碰上股灾爆发,股款再也收不上来了,煤矿一下子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又比如,上海机器织布局。织布局虽然将股本都收了上来,但是其中1/3又转手借给了股民,等到股灾发生后,股民无力还款,企业的经营陷入停顿,而作为织布局的创办人之一的经元善也从此退出了实业界。

这次风波之后,上海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人人谈股色变,当时《申报》还发表评论指出股灾原因:当今那些买股票的人,根本不管该公司业绩的好坏,也不管这个公司的业务能不能赚钱,只要股票新上市了,就马上筹钱去买。

晚清的这场股灾风波,来源于英国暴力打开我们国门,成长与晚清洋务运动的助推作用下爆发,最后消亡与所有参与人贪婪的欲望中,历史的长河过去了150年,回顾2015年股灾,我们又看到了多少当年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