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意地位与马斯洛的需要地位之间的差异

作者:甘元润一心到意到

心意地位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虽然时时刻刻在支配着我们的心意,但是,我们对它却难以感知,把握。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心意地位,作者把心意地位与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的需要地位进行比较;同时,也顺便看一下心意地位与“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之间的差异。

“需要地位”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是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地位是需要本身固有的力量,强度。生理需要的地位最低,能量最多,强度最强,最具有支配力,也最为稳定;生理需要应最先得到满足,这是先天固有的。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地位稍高一点,能量稍少一点,强度较弱一点。然后经过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后达到地位最高,能量最少,强度最弱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不稳定,最没有支配力,也最难得到满足。需要地位从生理需要开始经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地位高低依次升高;能量依次降低;强度依次减弱;支配力也依次减弱;需要的满足也先从生理需要开始依次进行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马斯洛的注解来看,这是先天形成,固有的,是永恒的,是生物千百万年来长期进化的本能;需要地位是一种机械的,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本能。下面,作者就心意地位与需要地位之间的差异简单地作一下比较:

心意地位与需要地位的不同:

(1)本质的不同

心意地位是心意本身固有的心理能量,力量;它是在后天的教肓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在意识的状态中完成的,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心意地位是人,生命物后天的内心发出的。

需要地位是人固有的本能力量,是生物先天地形成而延续下来的;是由人,的生理或者心理的缺乏引起。

(2)层次不同

心意地位有多个层次:理想层次,主观实际层次,客观实际层次;心意在不同的心意层次地位高低不同。

需要地位的层次是线性的,单一的,只有一种排列方式,始终如此。

(3)来源不同

心意地位是在后天形成的,在教肓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需要地位是先天形成的,生物本能的,以身带来的。

(4)排列顺序不同

心意地位越高,能量越多,力量越大,支配行动的能力也越强,常成正比例关系。

需要地位越高,能量越少,力度越弱,支配行动的能力也越弱,常成反比例关系。

(5)遗传不同

心意地位不能遗传,它是后天形成的;它随着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需要地位只能靠遗传,从祖宗那里承接而来,始终不变。

(6)范围不同

心意地位是针对单个人的具体的心意,从微观而定。

需要地位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情况而定的;最后,马斯洛又把这一般的情况推广到每一单个的人,这未必也稳妥。

(7)满足的情况不同

心意地位越高越优先得到满足。

需要地位越低越优先得到满足。

……可以看出,心意地位太复杂,太难以把握了,它没有需要地位那么显而易见,简单;不过,心意地位更为科学,客观。心意地位与需要地位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几乎可以说它们就是两回事;不过,心意地位与需要地位也有走到一起的时候:当心意地位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情况(在实际层次),按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就会出现生理心意的地位最高,能量最大,最先得到满足;其次是安全心意;……最后才是最难以得到满足的自我实现的心意;只有在这个时候,心意地位才与需要地位接轨;不过,这只能在客观实际层次中进行。需要地位是不能推广到具体的每一个人的,它是针对通常的情况来定的。

心意地位与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的关系:

“未完成状态”是非洲著名心理学家F·皮尔斯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许许多多的未完成状态,它们按照“重要性的等级”进行排列;这些未完成状态都需要得到满足,真正得到满足的未完成状态是那些比较重要的。

心意地位与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的共同点:

(1)它们都是在意识,感识状态中进行活动,是我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未完成状态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在特定的场合,情景中运行的;在意识的感识状态中完成的。从这一点来看,未完成状态的运行场所相当于心意学中的客观实际层次。

(2)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能量多少的排列顺序与心意地位的高低,能量多少的排列顺序是相同的:从上到下能量依次减少,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依次减弱,心意地位依次降低。

(3)地位高的心意在人们的内心是最重要的,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希望心意最先得到满足的;这同于比较重要的未完成状态,它在我们内心的地位高,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是希望最先得到满足的。

心意地位与未完成状态的重要性之间的不同点:

(1)范围不同

心意地位是针对后天形成的所有精神性心意;它包括箩筐式心意和证明性心意。

未完成状态主要指心意学中的箩筐式心意,指心理学中的需要,意志等具有个性倾向性的心理现象。

(2)来源不同

心意地位是后天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未完成状态是先天形成的一种生物本能,靠遗传来进行。

心意地位对心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心意地位无私地支助着心意,是心意行动的支撑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