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陈赓作为开国大将,陪伴中国革命走过了风风雨雨,最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样的一代骁将在1961年去世时,举国哀痛,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领导阶层。

陈赓去世时,反应最为激烈的就是粟裕和李克农了。陈赓在解放战争时与粟裕有着相见恨晚的革命情,在从事情报工作时与李克农有着惺惺相惜的战友情。这直接导致粟裕听到陈赓去世时直接旧疾复发,无法站立;而李克农更是直接摔掉酒杯,从此滴酒不沾。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一、煮酒论英雄</h1>

1903年晚清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湖南省有一位伟人出生了,他就是陈赓,追究起来陈赓算是将门之后,他的祖父是湘军将领之一,湘军是晚清时期由曾国藩领导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说陈赓从小就有打仗的天赋,颇有大将之风。

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这直接促成了清朝的灭亡,中国传统帝制的破产,却没曾想到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并不懂得满足,又相继发起了复辟帝制、摧毁《临时约法》等破坏国家现有体制的政治活动。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社会的种种混乱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军阀们摩拳擦掌,随时都在准备发动叛乱。年轻的陈赓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决心改变目前的社会状况,怀揣着雄心壮志的他参加了反对军阀的战争,但是他发现这样并不能挽救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陈赓意识到挽救中国的新契机到来了,自己就开始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并且在1922年光荣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入党后的陈赓从之前参加革命的经历中总结出自己的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指挥方面都有所欠缺,于是进入到被誉为“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进行了学习。

经过专业化的学习之后,陈赓在战争中越发熟练,以至于毛泽东一直评价陈赓“好战”,但陈赓的好战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前冲的那种无脑打仗,而是那种预先有计划、有计谋、有策略的打仗。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晋南大捷中,陈赓带领2万的军队战胜了周宗南领导的10万军队,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更神奇的是,周宗南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军事装备先进,号称“天下第一旅”,我军的状况简直与敌军相差十万八千里,任谁听了不赞叹陈赓的“用兵如有神助”呢?

陈赓心怀天下,“以天下复兴为己任”,这是大抱负;加入中国共产党,履行党员的义务,这是大担当;指挥数场战役,以多胜少、以弱制强的战役更是数不胜数,这是大智慧。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5">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h1>

说起陈赓和粟裕,他们两个并不是从小认识,也不是一投身革命就相识。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两个人可以说是互不交叉的平行线,一点关系也没有。百姓谈论起来可能知道有两个打仗很厉害的人,一个是陈赓、另外一个就是粟裕,两人可谓是旗鼓相当。

两个人的名字可是响当当了,谁又能想到当时的两位谁也不认识谁呢?要说起两人的首次见面,那可是直接在战场会面,可能这就是将军与众不同的见面方式吧。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1947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在大别山受到了白崇禧的围攻,中央下令让陈赓带领的华野军前去支援,同时还任命粟裕前去指挥,这也促成了陈赓和粟裕的首次见面。

两位大将,强强联手,在指挥战争、制定战略战策方面就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经过二人的配合,很快就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结束后,陈赓对粟裕说:“认识你不虚此生”。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后来粟裕因指挥战争失利,一度受到旁人的质疑,自己内心难免会有落差,这时候陈赓就安慰他,鼓励他,帮助他走出阴霾,粟裕也在陈赓的鼓励下恢复了信心。

相见恨晚的两位因中国革命遭遇打击而被党中央安排在一起共同谋划,两位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以至于后来粟裕得知陈赓去世的消息后,受到打击,旧疾复发,依旧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前去追悼会送别老友。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6">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h1>

陈赓和粟裕的感情和李克农之间的感情截然不同,陈赓和李克农认识很早,两个人的感情可以说是贯穿中国整个革命时期,共同作战,相互扶持。

陈赓之前从事过情报搜查传递工作,当时李克农就是陈赓的同事,李克农本人性格冷静,而陈赓恰恰相反,他比较活泼。性格的互补使两个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后来中央安排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给了李克农,命令他潜伏进国民党军队中,往外给中国共产党传递消息,而这个接收消息的人就是陈赓,两个人就这样配合默契,打扰敌人内部,为中国革命传递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很多时候,由李克农传出的消息直接救了陈赓的命。两个人一直在革命的后方携手战斗,无异于在生死的边缘来回徘徊,幸得两人相互陪伴,成为知己,这其中的友情也是让人难以言说的。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世人都知李克农将军钟情喝酒,无酒不欢,每次陈赓前去好友家时,总会随身带点酒,与李克农开怀畅饮,把酒言欢,两个人席间高谈论阔,谈理想、谈人生、谈革命,好不畅快。

1961年,李克农得知挚友陈赓去世,怒摔酒杯道:“没有了陈赓,这酒还有什么滋味呢?”从此戒掉了自己多年的酒瘾。这与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有何异呢?可见陈赓于李克农也是惺惺相惜的知音。

陈赓英年早逝,生死战友李克农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没味一、煮酒论英雄二、相见恨晚的革命情三、惺惺相惜的战友情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7">四、总结</h1>

一代名将陈赓不幸去世,实为可惜。与之相见恨晚的粟裕听到这个消息旧疾复发;而与之惺惺相惜的李克农听到这个消息怒摔酒杯,从此不再碰酒。从这也可以看出三位之间真挚的革命感情。

常人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陈赓去世后,粟裕和李克农,甚至还有周恩来都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陈赓先生的为人是很受人赞许的,想必在旁人眼中他也是一位好战友,好朋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