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赓作為開國大将,陪伴中國革命走過了風風雨雨,最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這樣的一代骁将在1961年去世時,舉國哀痛,下至平民百姓,上至上司階層。
陳赓去世時,反應最為激烈的就是粟裕和李克農了。陳赓在解放戰争時與粟裕有着相見恨晚的革命情,在從事情報工作時與李克農有着惺惺相惜的戰友情。這直接導緻粟裕聽到陳赓去世時直接舊疾複發,無法站立;而李克農更是直接摔掉酒杯,從此滴酒不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一、煮酒論英雄</h1>
1903年晚清正處于内憂外患之際,湖南省有一位偉人出生了,他就是陳赓,追究起來陳赓算是将門之後,他的祖父是湘軍将領之一,湘軍是晚清時期由曾國藩上司的訓練有素的軍隊,是以說陳赓從小就有打仗的天賦,頗有大将之風。
後來,孫中山上司的辛亥革命爆發了,這直接促成了清朝的滅亡,中國傳統帝制的破産,卻沒曾想到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成為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并不懂得滿足,又相繼發起了複辟帝制、摧毀《臨時約法》等破壞國家現有體制的政治活動。
社會的種種混亂讓那些虎視眈眈的軍閥們摩拳擦掌,随時都在準備發動叛亂。年輕的陳赓将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決心改變目前的社會狀況,懷揣着雄心壯志的他參加了反對軍閥的戰争,但是他發現這樣并不能挽救中國。
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了,陳赓意識到挽救中國的新契機到來了,自己就開始積極參加中國共産黨上司的革命活動,并且在1922年光榮的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一份子。
入黨後的陳赓從之前參加革命的經曆中總結出自己的軍事理論以及軍事指揮方面都有所欠缺,于是進入到被譽為“将帥搖籃”的黃埔軍校進行了學習。
經過專業化的學習之後,陳赓在戰争中越發熟練,以至于毛澤東一直評價陳赓“好戰”,但陳赓的好戰絕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前沖的那種無腦打仗,而是那種預先有計劃、有計謀、有政策的打仗。
晉南大捷中,陳赓帶領2萬的軍隊戰勝了周宗南上司的10萬軍隊,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迹了,更神奇的是,周宗南的軍隊戰鬥力極強、軍事裝備先進,号稱“天下第一旅”,我軍的狀況簡直與敵軍相差十萬八千裡,任誰聽了不贊歎陳赓的“用兵如有神助”呢?
陳赓心懷天下,“以天下複興為己任”,這是大抱負;加入中國共産黨,履行黨員的義務,這是大擔當;指揮數場戰役,以多勝少、以弱制強的戰役更是數不勝數,這是大智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5">二、相見恨晚的革命情</h1>
說起陳赓和粟裕,他們兩個并不是從小認識,也不是一投身革命就相識。在國民革命、抗日戰争時期兩個人可以說是互不交叉的平行線,一點關系也沒有。百姓談論起來可能知道有兩個打仗很厲害的人,一個是陳赓、另外一個就是粟裕,兩人可謂是旗鼓相當。
兩個人的名字可是響當當了,誰又能想到當時的兩位誰也不認識誰呢?要說起兩人的首次見面,那可是直接在戰場會面,可能這就是将軍與衆不同的見面方式吧。
1947年12月,劉伯承、鄧小平在大别山受到了白崇禧的圍攻,中央下令讓陳赓帶領的華野軍前去支援,同時還任命粟裕前去指揮,這也促成了陳赓和粟裕的首次見面。
兩位大将,強強聯手,在指揮戰争、制定戰略戰策方面就仿佛心有靈犀一般,經過二人的配合,很快就取得戰争的勝利。戰争結束後,陳赓對粟裕說:“認識你不虛此生”。
後來粟裕因指揮戰争失利,一度受到旁人的質疑,自己内心難免會有落差,這時候陳赓就安慰他,鼓勵他,幫助他走出陰霾,粟裕也在陳赓的鼓勵下恢複了信心。
相見恨晚的兩位因中國革命遭遇打擊而被黨中央安排在一起共同謀劃,兩位一見如故,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以至于後來粟裕得知陳赓去世的消息後,受到打擊,舊疾複發,依舊拖着病恹恹的身體前去追悼會送别老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6">三、惺惺相惜的戰友情</h1>
陳赓和粟裕的感情和李克農之間的感情截然不同,陳赓和李克農認識很早,兩個人的感情可以說是貫穿中國整個革命時期,共同作戰,互相扶持。
陳赓之前從事過情報搜查傳遞工作,當時李克農就是陳赓的同僚,李克農本人性格冷靜,而陳赓恰恰相反,他比較活潑。性格的互補使兩個人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後來中央安排了一項特殊的任務給了李克農,指令他潛伏進國民黨軍隊中,往外給中國共産黨傳遞消息,而這個接收消息的人就是陳赓,兩個人就這樣配合默契,打擾敵人内部,為中國革命傳遞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很多時候,由李克農傳出的消息直接救了陳赓的命。兩個人一直在革命的後方攜手戰鬥,無異于在生死的邊緣來回徘徊,幸得兩人互相陪伴,成為知己,這其中的友情也是讓人難以言說的。
世人都知李克農将軍鐘情喝酒,無酒不歡,每次陳赓前去好友家時,總會随身帶點酒,與李克農開懷暢飲,把酒言歡,兩個人席間高談論闊,談理想、談人生、談革命,好不暢快。
1961年,李克農得知摯友陳赓去世,怒摔酒杯道:“沒有了陳赓,這酒還有什麼滋味呢?”從此戒掉了自己多年的酒瘾。這與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有何異呢?可見陳赓于李克農也是惺惺相惜的知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7">四、總結</h1>
一代名将陳赓不幸去世,實為可惜。與之相見恨晚的粟裕聽到這個消息舊疾複發;而與之惺惺相惜的李克農聽到這個消息怒摔酒杯,從此不再碰酒。從這也可以看出三位之間真摯的革命感情。
常人都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陳赓去世後,粟裕和李克農,甚至還有周恩來都用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他,我們也可以推測出陳赓先生的為人是很受人贊許的,想必在旁人眼中他也是一位好戰友,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