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理历史、人口学、历史气候学等研究我们知道,河南在四千年前基本是洪水泛滥的沼泽地,是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的乐园,人烟稀少,大禹跑到河南治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当时的人类如果大量生活在河南地区,不是让洪水冲走,就是让大象掀掉窝棚;不是被虎狼蛇蝎攻击,就是得各种瘟疫而故。这也是洛阳以东地区没有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和史前古人遗迹匮乏的核心原因。

大禹治水的年代
通过最新的分子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遗传学等综合学科研究表明:“华夏民族最早诞生于8000多年前的渭水流域,这个群体就是华夏族的祖先,他们以渭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扩散,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
宝鸡关桃园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农具“骨耜”
从8000多年前宝鸡关桃园遗址先民大量使用中国最早的农具“骨耜”,被认为是中国农业起源的标志;到西安白家遗址出土中国最早的彩陶,到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大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杨官寨遗址集中在西安同时出现,我们可以确认:陕西不但是先仰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全国唯一被仰韶文化遗址全流域覆盖的省份,是仰韶文化真正的发源地和中心。
以渭河谷地为腹心的半月形文化带
华夏先民在史前主要生活在中国地理二级阶梯的台原之上,以渭河谷地为腹心的半月形文化带是华夏文明的滥觞之地,黄土高原则是其核心。陕西将近10000个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足可以证明5000~7000年前陕西人口是多么的稠密,占全国人数一半还多。在杨官寨文化(庙底沟文化)时代,随着人口大量增加,地处渭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的竞争冲突加剧,少量的部落逃难人才陆续东逃到豫西和生活艰难的黄淮平原地区。陕西地区对陕东地区大面积移民开发已经是周初分封诸侯时期了。中华文明先在关陇诞生然后自西向东传播早已是一个定论,华夏先民自西向东迁徙扩散一直持续了数千年,直到唐代中期才基本完成。
分子人类学研究中国人祖先迁徙图
可以确认先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中华文明的中心主要在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流域。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由于受大洪水时代的影响,陕北高原成了华夏民族的最为辉煌的中心,特别是在4500~3800年前左右,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寨山遗址等超大型、高度发达的文明遗址的出现就是明证。因为在这一时期,陕北地区植被茂盛、水草丰美,降雨适宜,有利的地形地利,既可以耕种和放牧,也可以有效防止猛兽和洪水侵袭,加上发达的文明,可以说是最适宜人类生存。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文被郭沫若先生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
考古研究证明,在关中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重合度只有20%的情况下,陕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增加度却高达5~7倍。可以确认在大洪水时代,关中地区有大量仰韶先民迁徙到了海拔更高的陕北和陇右地区,从而把华夏文明的中心从关中暂时过渡到了陕北地区。从3800年开始,随着又一个气候季的回归,黄河流域的气候逐渐变干,又进入到一个小邦国林立的战国时代,夏族、商族、周族、夷族、蛮族、戎族、狄族、越族等各种部族在各自的人文气候地理环境中蓬勃发展,又相互交融,直到600年后周文明在关中的迅速崛起并一统天下,这种邦国林立的纷乱局面才最终结束。随着西周王朝铲除各种邦邑部落的成功,周文明得到迅速扩展。从大周王朝在西安建立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都城镐京起,中华文明真正进入了历史新纪元,我们中国人才真正形成了一种趋同的文化认知。可以确认,我们中国文化最核心的要素基本都诞生于关中,并在西周初期在关中得以定型。关中是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从唐代上溯到数千年前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关中本位制”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虽然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有文明遗迹发现,有些遗址甚至内涵极其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陕西作为中华文明之源和华夏民族之根的历史论断;丝毫不影响渭河文明作为一种主源文明对各地各种文明形态的巨大影响力,无论从基因、语言、文字、高级礼器、青铜器、宫殿、民用建筑还是服饰和整个思想体系。
以陕西为中心的仰韶文化遗址
近些年来,某些地区为了争夺历史文化遗产,打造了不少诸如黄帝故里、夏都、商都、最早中国等伪文化工程。更为荒唐的是中科院考古所专门立项去河南偃师二里头寻找“夏都”,去商丘寻找“商源”,去安徽“禹会村遗址”去找寻大禹遗迹,这基本上就是内行人办外行事,成为笑谈了。
中原主要指汾渭平原,中原以关中、晋南和豫西为中心,洛阳以东不属于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原
一般学者理性分析认为,大禹治水的发生地应该主要在汾渭平原的渭水流域和汾河流域,因为这里作为大关陇地区两大平原地区在大禹时期既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国史前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汾渭平原既是最早的华夏、中国、中原,也一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这一区域的陕西鄠邑、韩城和山西运城地区都有大量的大禹治水的传说。鄠邑最早是大禹父亲鲧的封地,也有“三过村”,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起源地。韩城最早在史前时期就叫“龙门”,周秦的金文记载两次提到过大禹,看来都不是空穴来风。中原官话就是指汾渭平原现在讲的秦语——关中方言。关中方言作为最早的雅言,作为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的官方语言一直流传至今,我相信大禹就说的这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