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华“五联系五到户”服务群众结硕果

作者:日常恶魔

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通讯员 刘明政)为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落地见效,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全县19896名党员干部落实以“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小(社)区、联系创文责任区、联系村;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对接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五联系五到户”工作机制,打通了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

联系项目促发展。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建立完善“问题收集、精准交办、限时办结、解决销号”的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和“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全程督考机制。今年以来,县领导先后360余次带队深入项目走访,现场解决各类问题340余个,督促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困难问题135个。1-8月,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42.27亿元,同比增长25.4%;共签约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0强企业项目2个。

联系企业解难题。持续深化“母亲式”服务,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党员干部对联系企业重点开展大走访、大摸底、大宣传、大督改“四大行动”,深入企业现场办公230余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50余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并向乡村延伸。全县共下放直接审批事项74项、受理事项37项、公共服务事项45项。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村级便民服务站实行代办制,群众办事实现“小事不出村、出村有代办”。目前,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53373件,同比增长150%。

联系小区保民安。在县城40个住宅小区建立小区、楼栋、单元、楼层、家庭“五包”机制,引导党员、志愿者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信息收集报送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民生诉求办事员、急难险阻先锋员“五大员”作用,帮助解决用水、用电、用气等突出民生问题。全面创建党建引领好、群众发动好、服务管理好、小区品质好、治理效果好的“五好小区”。县委、县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今年完成19个片区、5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改造面积111万平方米,惠及住户6572户。

联系创区提品质。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将县城划分为13个公共责任区网格,在每条路段张贴“定人定岗定责”公示牌,公开联系人员管辖区域、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全面接受市民监督,推动文明创建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打造“没有隔离栏”的文明城市。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永州我先行”走进江华宣传活动、文明创建主题活动,县域文明城市水平不断提升。“干群心连心·瑶响微心愿”活动、“护航成长,学雷锋送温暖”关爱未成年人活动、红色义诊帮扶活动,服务群众达10000余人次。

联系乡村助振兴。所有县级领导联系卫星示范村、县直单位联系重点帮扶村、乡镇干部联系面上推进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一拆二改三归四化五到位”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成功举办了全市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共开展农业技术和产业发展交流指导等2860余次,帮助群众发展小养殖、小菜园、小果园、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230余家,2120余名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目前,全县138个重点项目、101个园区企业、40个县城住宅小区、13个县城创文责任区、319个村(社区)、86516户群众均有党员干部联系,全县党员干部认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73个,已解决3530个。先后为3350余户低收入户送去暖心慰问;为6570余户农村患病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传;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0余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60余起,现场政策答疑570余个,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广大群众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