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作者:北京内联网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早在2009年,在新加坡外交部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时,时任新加坡国务资政的李光耀纠正了提问:

“准确地说,中国不是崛起。强大的中国才是常态。”

李光耀被视为大师级的战略家,在上世纪80年代,便判断中国会迎来经济腾飞,通过淡马锡,以国家力量投资中国,并赚得盆满钵满。

他对世界战略的判断,也异乎寻常的精准。早在10多年前,他便断言:

“21世纪后半叶,中美关系将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李光耀对于中国重新屹立东亚并不意外,他甚至在记者会上,直接回应日本记者:“日本在东亚的统治是罕见的,甚至不可能再发生,上千年来,中国都是东亚秩序的中心,未来也会如此。”

中国主导东亚秩序,是常态,其他国家的鸠占鹊巢,都是异态。

李光耀的战略眼光,不在一时,而是放在了历史的眼光。李光耀的见解,也可以回答中日韩自贸区为何屡屡受挫——当东亚的秩序,还未恢复中国主导的常态,经济的局部冲突,势必会发生。

尽管对于他铁腕去中国化的政策、反共急先锋的姿态,不少国人嗤之以鼻,但公论其战略格局,“小国巨人”的评价,是当得起的。

我们读史,总是以国家为单位读,如清史稿、战国策等,少有人以地区为单位读。当我们真正把目光,从中国往上拉,拉到东亚的视角,便一览众山小,便看得清李光耀做出这种判断的底层逻辑。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h1>

东亚国家与儒家文化圈基本重合,也可以说,东亚地区是被中国文化深刻影响和塑造的区域。

如何以东亚为单位读史,首先得明确:东亚历史一方面包含东亚的古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另一方面还包含东亚各民族国家的国内史和他们互相间的关系史。

史海浩浩荡荡,最重要和最长久的河道,便是“中华帝国”,准确地说,是统一和巨型的古代中华国家。

包括朝鲜、越南、日本等在内的诸国,都是奉中国为正朔,以内蕃或外蕃的身份称臣纳贡。

在东亚秩序中独立生存和演化的民族国家,对“中华帝国”的记忆,却包含中国人一般轻视、忽视甚或否认的因素。

在现代秩序中,这些番邦对“中华帝国”的旧有秩序是矛盾的——如韩国一般,剥离不了中国的历史印记,又试图否定附庸历史。也是这种民族心态,演化成了韩国愈演愈烈的抢文化闹剧。

也基于这种民族心理,对于国人“振兴中华,再现汉唐”的雄心,邻国总不可避免地担忧害怕。

而东亚地区崛起的新兴国家,其地缘目标,不是干翻美国或俄罗斯,而无不是取代中国,比如近代史中的日本。

换句话说,哪怕是试图打破中国主导的东亚秩序,也是以中国主导东亚秩序的逻辑。再说明白些,地缘博弈的底层代码,中国早已书写。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h1>

东亚近代史的核心成分大概有两个:

第一,自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半个世纪里日本在东亚横暴凶残的侵略史;

第二,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现代民族主义的抵抗与发展史。

横向比较的话,欧洲近代所遭遇的历史,与东亚相似。只不过公敌不是日本,而是德国。

但欧洲人的反应却与东亚人截然不同。

经过世界大战惨祸,欧洲彻底否定过度自傲和排他的民族主义,为欧洲共同体奠定思想基础。

但日本人的侵略,激发了东亚各国的民族主义,既有的天下观——即中华帝国的地区认同,彻底被打破。

这很有趣。从未建立地区认同的欧洲人,在战争废墟中建立地区认同;而早已建立地区认同的东亚人,却把地区认同埋葬在炮火里。

曾经的侵略国日本成了整合东亚地区秩序的障碍。美国频繁玩弄中日韩的历史纠葛,打断东亚自贸区的整合,便是利用了这段历史。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h1>

冷战时代,东亚国家也被划成两派。

中国、越南、朝鲜属于共产主义阵营,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

在美国的舆论话语里,中国从东亚共主,被扭曲为东亚公敌。

这是冷战时代留下的、至今仍无根本变更的一个意象,即污蔑中国为自由世界的公敌。

“冷战思维”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至今,仍笼罩在东亚的上空,并不断被美国推波助澜。

冷战时代,缔造的美日及美韩军事同盟,始终针对中国,而中国被欺侮的冷战历史,也与饱受外部入侵和蹂躏的悲愤记忆连成一片。日韩无疑是帝国主义的帮凶。

但仔细想想,在东亚地区,社会主义阵营里中国是主导,但资本主义阵营里主导的,是哪个国家?日本?韩国?

显然都不是,而是美国。

为啥李光耀晚年演讲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崛起?第一、塑造东亚秩序的中国逻辑第二、民族主义打破东亚秩序认同第三、从东亚共主污名化为东亚公敌

换句话说,东亚秩序目前的混乱,核心并非内部的混乱,而是外部输入的混乱。东亚秩序中可能扮演主导角色的,除了中国,再无他国。

而伴随着极端民族主义的退烧、中国国家实力的复兴,东亚回到其沿袭千年的格局常态,实在是理所应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