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作者:第一财经广播

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上海也是大力推进新品首发、首秀、首展,取得了积极的效应。下一步在引领新潮流的风向当中,上海会有哪些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10月28日在“报时未来”第二届(全球)企业创新实践年度峰会上作了题为《引领全球消费新潮流,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演讲,引发多方关注。

今年是刘敏第二次在“报时未来”年度峰会上演讲,开场时,她动情地讲到: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去年也是在这样重要的平台,介绍了上海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的有关工作,今天又再次借助“报时未来”平台,想和大家围绕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话题,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敏

左中括号

一、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必然要求

国际时尚之都具有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重要标志。如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和东京等全球五大时尚之都的都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交通,乃至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中心,成熟的时尚消费群体和独到的时尚风格构成了国际时尚中心的人文基础。而高度发达的时尚产业所创造了时尚潮流和时尚产品又吸引了更多时尚消费群体集聚,消费需求不断被城市激发并满足,形成时尚之都发展的良性循环。国际时尚之都发展都无一不是如此,尤其是纽约与米兰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国发展时尚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政策环境。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具有雄厚实力,国内服装产量和出口量位列全球之首。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市场,时尚产业体系日趋成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明确部署,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今年8月,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提出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促进时尚产业新业态发展成为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上海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上海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时尚消费已经在本市的消费市场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口岸服装、化妆品进口额分别占到全国的70%和47%;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服装鞋帽针织品、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等时尚消费相关品类分别占比达到25%、10%和4%,其中服装鞋帽针织品是全市社零占比最大的品类。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到要打造“3+6”产业体系,时尚消费品首次成为支撑未来上海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被提出。今年9月,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支持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和潮牌来沪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

二、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核心功能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工作。通过创办“五五购物节”,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不断引领全球消费潮流,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已经成功举办了近20年的上海时装周活动。

上海时装周源自1995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自2003年起,为进一步接轨国际发布惯例,本市于每年4月和10月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期间,同期举办上海时装周活动,发布当年秋冬和下一年春夏两季作品和流行趋势。历经近20年,上海时装周新品发布的秀场从临时帐篷转移至新天地、外滩源等时尚地标,品牌发布从以国际大牌为主演变为国际视野与本土设计并重,内容从单纯的品牌发布平台逐步链接贯穿整个时尚产业链,消费潮流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搭建全球新品的发布平台。活动举办的内容也从简单的品牌发布逐渐变成整个贸易订货、展示交易、时尚消费等各个链条。上海时装周每季发布规模超过100场,接近国际四大时装周水平,吸引专业观众4万余名,中外服装设计师品牌超1000个,200余家媒体现场报道。上海时装周定位打造本土设计师孵化基地,发布场次中,原创独立设计师占比7成,培育了300余名在国际舞台声名鹊起的中国本土设计师,10余名设计师从上海时装周走向国际,并斩获“LVMH青年设计师”、“国际羊毛标志大奖”、“最佳毕业设计师”等多项国际大奖。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打造亚洲最大服装服饰新品订货季。上海时装周首创以SHOWROOM为集合体的展会平台,一方面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买手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为参展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从“作品”到“商品”的落地。单季参与商贸展会的品牌数超过1000个,专业买手比例达到58%,订货场馆遍布黄浦、静安、长宁、徐汇等区,总面积6万平米以上。

形成时尚产业新生态。上海时装周围绕原创设计发布细分、展览展示商业助推、国际影响力传播等角度,以主题论坛、专业赛事、时尚教育等多种形式,串联起面料、服装生产加工、创意设计、展览展示、传媒、时尚经纪、广告、演艺、商贸、出版等的时尚全产业链。每季举办各类论坛20余场,形成发布10余篇时尚产业分析报告,与意大利马兰格尼时尚学院、上海东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时尚教育培训与院校毕业作品发布。

引领城市时尚新消费。近年来,时装周在专注专业化的同时,下沉C端市场,打造时尚嘉年华主题活动。通过联合多位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头部艺人达人,开展 “即秀即买”时尚直播,并依托顺丰为活动提供大数据、用户画像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支持,实现时装周商品展示、销售、配送和服务功能。在新一季时装周中,全网达成销售6.2亿元,涉及400余个品牌,平均客单价800元,网络曝光量达40亿次,互动1026万人次。此外,时装周拉动本市十余个城市时尚地标时尚消费。时装周期间,区域整体客流提升15%,四星级和五星级高端酒店预订数量显著增长,平均客单价较平日增长25%。

崛起成为国际时尚产业新力量。受疫情影响,国际四大时装周纷纷停摆,上海时装周成为全球第一个在疫情后恢复线下实体办秀的时装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被国际时装行业评价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时装周。英国奢侈品百货哈罗德及诸多国外品牌主理人为参与上海时装周,来沪主动接受14+7日隔离。新一季上海时装周还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举办“2021中国时尚盛典”,以“让世界看见中国美”为主题,形象展现中国时尚领域的发展进步,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时尚创新力量。

上海时装周的崛起成为国际时尚产业新力量。受疫情影响,国际四大时装周纷纷停摆,上海时装周成为全球第一个在疫情后恢复线下实体办秀的时装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被国际时装行业评价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时装周。英国奢侈品百货哈罗德及诸多国外品牌主理人为参与上海时装周,来沪主动接受14+7日隔离。新一季上海时装周还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举办“2021中国时尚盛典”,以“让世界看见中国美”为主题,形象展现中国时尚领域的发展进步,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时尚创新力量。

三、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旋律

近年来,上海在打造全球消费风向标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消费品进口额占全国三分之一,首发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国际品牌集聚度居全球城市第二。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发挥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用,打造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推动各类首秀、首映、首展、首演全新亮相,打造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于一体的首发经济生态链,展示上海城市软实力。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政策,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打造一批首店集中、品牌丰富、业态创新、绿色低碳的消费新地标,为品牌新品首发、新品首展、开设首店创造条件。举办“五五购物节全球新品首发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等活动,形成国内外品牌首发共振效应。今年引进首店有望超过1000家。

建设国际品牌集聚地。引导国际品牌集聚,吸引国际中高端品牌来沪首发,开设能级高、品类多样、品牌影响大的首店、旗舰店。支持品牌中国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乃至全球总部。推进虹桥和外高桥国家级进口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中高端消费品进口集散地。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和贸易便利化,加快“展品变商品”,力争实现“零时差”“全球购”。

建设本土品牌策源地。上海将大力发展时尚消费品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美谷”化妆品消费之城。实施数字焕新工程,推动跨界融合,重振老字号品牌。推出国潮新品、新店、新平台。持续举办上海时装周,打造亚洲最大新品订货季,打响一批本土品牌,加快培养和吸引时尚设计、专业经纪等各类人才。

最后,刘敏真诚地鼓励在座的企业家们和专家们,为上海持续引领消费潮流献计献策,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编辑:张添翼

监制:魏雪雯、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刘敏:关于引领全球消费潮流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3个方面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