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要做好水稻初期病虫害监测工作

目前,本地区水稻早熟已进入高峰期,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昆虫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各地植保部门要做好水稻产潮期主要病虫害监测工作,确保水稻早期生产安全。

一、发生概述

(1)稻蝇虱 

灯监测 自5月中旬以来,灯下的诱捕昆虫数量明显低于前一年和一年。5月16日至31日,全区单光诱捕总数为1720.5只,比上年和上年分别下降79.7%和76.2%,褐蝇虱比例分别为19.2%、15.1%和11.9%。5月下旬,灯下突然出现高峰,主要下降面积在贵溪大部分地区、桂东北部分,统计天一等50个县(市、区)5月21-25日灯下被困昆虫总数39024头,比上年下降60.1%;

目前,田间动态情况普遍存在,稻蝇虱的发生程度为中等到局部中等重量。5月中旬至5月上旬,田间昆虫数量激增,总体发生率比上一年更严重。据统计5月16日至25日田阳等21个县(市、区)系统实地调查,100只复合虫平均数量为1014.4头,比上年增加20.7%。大田普查:灌木虫数量100头一般为126~972头,高1047~1910头,局部田地高达2100~4450头;

(2) 米卷叶茧

水稻卷曲叶茧的总体发生率为中度至轻度局部介质,比上年略轻。5月底,桂北、贵中出现峰值小幅突然增加,吉北单油田总产量350~1500头,高产2500~4800头,高5800~8700头。其他稻田面积一般为75~800头,高1200~1800头。桂南、贵中、桂西北地区当地水稻区幼虫数量较高,数量为100只,一般为7~41头,高61~120头,桂南、贵中个别田地可达438~600头。其他稻区复原虫数量一般为2~47头,高62~85头。

(三) 水稻蚜虫

总体发生率低于去年同期。三化学的发生是轻的和局部的。二氧化硅的发生程度为轻质局部介质,主要发生区为贵北、贵中水稻区。沐有幼虫一般267~1000头,高3750~6380头,贵北地方田地可达11000~24800头。心率一般为0.2%~7.2%,高19.6%~40.8%,贵北地区田地高达50%~80%。

(4)水稻纹状体病 

总体发生率为中等局部中等重量,比去年同期略重。疾病发生率一般为1.8%~23.3%,高34.6%~60%,桂东南部局部地区高达75%~100%。病株发生率一般为1.2%~20.6%,高30.6%~49.5%,桂东南部局部地区高达69.2%~82.3%。疾病指数一般为0.1~9.1,高10.8~13.9,桂东南部高达21.7~28.6。

(五) 稻瘟

总体发生程度为轻度局部中等,比上年略轻。病害叶片率一般为0.02%~9%,高12.5%~23.6%,桂东南部、贵中、桂东北等地田地高达40.6%~65%。病害指数一般为0.1~3.7,高5.2~7,桂东南、贵中局部田地高达10.9~15.5。

此外,对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红死病、台湾稻挞、大飞蛾、稻叶水蝇、稻象盔甲、稻潜蝇、扶首螺丝、啮齿动物等有害生物的监测也不容忽视。

二、水稻初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早稻穗稻蝇虱会在局部稻区出现,贵东北、桂东南、桂西北中部部分水稻地区将受到严重影响 贵东北、贵中、桂东南部等局部稻米地区发生较重,水稻瘟疫在病害感知品种较多的山区发生度稍重, 历史上发生的水稻等水稻地区,以及水稻纹状体病害将发生在桂东南部当地水稻地区。

三、防控意见

(1)高度重视、继续做好各地植保技术人员的监测工作,按照《自治区农乡办关于做好早稻中晚病虫害和夏玉米草原贪夜防控工作》的要求, 深入实地调研,坚持"日常调查、五日报告、重大病虫害灾害实时上报"的工作体系,及时掌握稻蝇虱、稻叶、草等重大病害,准确发布信息。

(2)因地制宜,做好突发疫情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报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协助政府广泛动员群众,做好应急防控工作。应急防控应当促进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应的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剧毒、残留量高的农药。

(三)确定主要目标,及时防控,防治稻蝇虱、水稻瘟疫、水稻纹状体病、水稻卷曲病为主要目标,并防治水稻卷曲叶虫、稻钻心丝虫、水稻蚜虫、水稻细菌性疾病等,及时开展规范防控、应急防控,大力推进治安控制, 联合预防,特别是要实施良好的草饲夜间服装措施,以遏制疾病。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