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与控制意见 - 2021年第7号南宁市农作物病虫病信息

据实地调查,结合近期天气状况和历史数据,预计南宁市早稻总体发病率为中度至中度。

一、重大病虫害趋势

1.米蝇虱。预计局部重发中度,发生面积55万亩,全市范围广泛,高峰期为6-7月上旬,其中高峰期为6月中旬。截至5月20日,灯下的昆虫数量较低,单日昆虫数量最多为129只;天气预报显示,6月份将出现更多降雨,这将促进昆虫源从海外的持续迁徙。

2.米卷叶。预计中度轻度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全市普遍发生;调查前,田间叶片的平均翻滚率在0.5%左右,幼虫一般为8~10头/100团,高60~100头/100根神经丛,田间产卵量平均为3330粒/亩,高可达10000粒/亩。天气预报6月雨天较多,有利于外来昆虫源的不断迁徙。

3.水稻印病。预计局部重度中度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病害流行于6月中下旬。根据当地调查,平均患病率为2%,高20%至40%。6月,天气炎热多雨,疾病容易传播。

4.尖刺颈部瘟疫。预计尖刺颈瘟疫将在轻度轻度发生,面积约15万亩。早期叶瘟疫的发病率较轻,主要以个别易病品种发生,叶片发病率高达43.6%,平均为0%~16.2%。它在水稻大胎歇期开始流行,主要在病害品种的历史发生区和栽培区。

5.稻蚜虫。光照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主要有二氧化蜢、台米、大型蚱蜢,其中两种飞蛾都在上升,据当地调查,平均昆虫品系为1.1%~1.5%,最高为3.5%。

6.南方稻黑条纹侏儒症。光照发生,发生面积约10000亩。目前,该领域尚未发现有害,一些领域被忽视了防控,后期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水稻弯曲病害、水稻细菌性条状病害、水稻白叶病在当地水稻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地应注意防控。

二、防控意见

1.加强野外监测预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信息,制定防控策略和防控方案,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掌握稻蝇虱、水稻枯萎病等大病中后期水稻防治工作,既要治疗、采摘和处理水稻卷曲叶虫,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同时根据地区病虫害的发生和特点, 明确主要目标,分类引导群众开展标准预防和突发事件预防。

3、针对重点地区,积极推进重点时期全控和群控规则,提高防控效能,达到降低控制量的目标。

4.建议使用高效、低毒有效的抗毒药物。稻蝇虱可选用拟除虫菊酯、蚜虫、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酮类等,稻卷叶蜱可与氯甲基酰胺、苏云金菌、甲氧甲苯甲酸甲酯、类刍毒、丙烯磷等配合使用,在幼年(如果)喷洒控制昆虫的峰值;纹状体病可选择井冈菌霉素、萎缩孢子、苯二氮卓类等,在疾病流行前期喷洒防控;水稻瘟疫可采用春春霉素、三环素等,在大胎歇期以气刺喷雾防治。

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与控制意见 - 2021年第7号南宁市农作物病虫病信息

免责声明:本标题中刊登的转载内容和图画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的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此编号不作任何承诺,如涉及的内容、图片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资料来源:温/南宁市植保站图/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综合整理

编辑:南宁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律师事务所

如果您想转载该股,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今日头条,谢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