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 -
近日,广东省农业病虫害预警控制中心基于病虫害源头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栽培管理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综合分析,发布了第8期广东省病虫害信息,共同查看
早稻中后期病害趋势预测
在综合分析病源基数、病虫发生规律、栽培管理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预测广东省水稻早期病虫害发生率总体中度和部分发生率。
一、趋势
稻蝇虱:中等,局部重度,比去年轻。面积发生830万亩次。
米卷叶:中等含量,比去年更轻。面积发生560万亩次。
钻蛾:轻度、局部中度产,其中:省内二氧化虫呈上升趋势,广东东部、广东北部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水稻地区适度出现,大蚜虫轻度出现,三氧化二轻出现。面积发生320万亩次。
纹状体病:发生中度体重。面积发生910万亩次。
水稻瘟疫:轻度发生,在历史病害区,易病品种上发生重。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此外,贾拉、水稻、稻叶、橙叶病、亚麻叶病、细菌斑块病、水稻曲率病等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一些水稻地区。
二、主要依据
(1)目前的田间病源基础是足够的。
稻蝇虱:迁入晚、迁入高峰少、迁入虫量少,全省部分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下旬和5月上旬监测迁徙高峰期;灯光下:白背飞虱省3月9日在恩平灯下首次下,比去年晚了8天,比往年晚了6天,3月底到4月初,恩平、潮州、高明、海丰、南雄等地监测迁徙进入高峰期,进入高峰虫数量较小, 单光峰值每日陷阱体积10-30头。4月下旬,佛山潮州市监测进入高峰期,单光峰日捕集量为80头。5月初,南雄、曲江、洋山、佛山、海丰等地进入迁峰,单光峰每天虫害量30-50头。潮州4月1-5日单灯疏水阀卷84头,4月21-28日单灯疏水阀卷218头;南雄5月1-10日单灯陷阱卷312头;海丰5月1-10日单灯陷阱卷147头。田间:5月1-11日,全省平均100只复虫数量79.58头,比去年的248.8头有所下降,褐蝇虱占23.6%,高于去年。近期各地实地调查显示,神经丛昆虫数量一般为50-200头,高800-1000头。雷州站调查,100头丛林虫数量一般为200-300头;恩平站勘察,野外神经丛虫10头10头,高160头;00-300头;罗定站勘察,数量100-500根神经丛,高800头;紫金站调查,数量为100只,一般为10-30头,高110头。
水稻卷叶:到货较晚,省内没有监测到明显的迁徙高峰期,广东西部部分地区田间蛾数量略大,其余大部分地区的虫害密度较低。田间幼虫发生频率较低。3月12日,阳春灯开始显现,比去年晚了11天,比平时晚了7天。雷州站勘测,亩亩一般800-1300头;连江站调查发现,榉榔一般为170-260头,高2100头,亩幼虫一般为3500头,高18500头,叶率一般为0.5%,高1.8%;罗定站调查,田间飞蛾少,绿地肥厚,产量10-30头,幼虫卷曲叶率低;佛山站调查,5月6日野外首次看到成虫,亩亩50头;5月8日,亩产10~30头,幼虫较低,一般为0.1%。
钻蛾:田间以二氧化蛾和大蛾为主,曲安新酸和台米螨也出现。据连江站调查,前期插入田块的损伤较重,心率一般为0.1%,高0.5%,恩平站调查,钻蛾在早期种植块发生较重,主要在二氧化蚱和大型蚱蜢中,用于损伤率一般为4%-16%,高31%,亩的幼虫一般为1080-2475头, 高5000头,二氧化碳占71%;,对于植物有害发生率为0.1%-0.5%,海丰站调查,现场发生重质两个化学茧,发生面积6.93亿亩,心率0.16-0.31%;
稻叶瘟疫:今年,我省1-4月降雨较少,后期(4月15日),导致水稻瘟疫发生较晚,但叶瘟疫在部分地区后传播较快。恩平站调查发现,在一些常规水稻自留品种较重时,田间病害叶片发生率达38%-45%,高70%,病害率是指29.4%-14.29%,高23.6%,南雄站调查,美翔占等病样品种已广泛分布,病害叶片率一般为0.26%-5.18%,高18.77%,个别田地出现"坐";紫金站调查发现,病害品种严重,病叶率一般为0.7%-1.8%,高5%。
纹身疾病:早期插入的字段很重。5月1日至11日,全省平均病率为7.31%,应变率为4.42%。连江站调查中,病害率一般为21.5%,高45.3%,病害率8.6%,高31.7%,田间发生较为严重,病害率为25%,梅县站调查,田间已广泛开展,田间调查的病害率一般为30%-40%,高60%-70%,仁华站调查,在种植场初期开始发生, 平均患病率13.4%,病率平均5.78%。
此外,当地水稻地区还发生过亚麻叶病、橙叶病、细菌斑块病、白叶病等。
(2)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据省气候中心测算,今年龙舟水降水量接近历史同期,但降水在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较强,强降水主要集中在粤西、珠三角等地区,可能粤西南地区降雨量超过1-2%, 其余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较小1-4%,5月中下旬,全省有三大降雨过程,6月降雨在全省大部分地区,6月可能会有热带气旋影响我省,有利于水稻病虫害不断迁入,土地和繁殖,也有利于水稻其他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3)栽培条件和品种抗性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今年春天,我省干旱和降雨较少,水稻种植期普遍较长,广东北部部分地区田间有一定面积,造成水稻肥力期不一致,桥梁田较多,有利于多种病虫害进入危害 固定种植面积,部分抗旱品种因连续多年种植抗性水平下降, 有利于水稻瘟疫、白叶病等病害的发生,是由于早稻在中后期田间萧条的发生,容易形成温暖潮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纹状体病、稻蝇虱等病害的滋生和繁殖。
三、防控建议
早期水稻处于中后期生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大虫害集中的时期,全国各地要站在抗击"虫口抢粮"的斗争中,确保粮食安全政治高度,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落实。
一是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对监测频率进行加密,扩大调查范围,准确掌握病虫害流行动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高病虫信息进入家庭的率。
二是突出防控重点。掌握水稻磨合期防治关键时期,重点防治水稻"两运"病虫害、钻蛾、水稻瘟疫、纹状体病等重大病虫害。稻蝇虱、水稻卷叶虫、钻蛾要抓低龄虫(幼虫)的峰防控,后者要集中防控褐蝇虱,防止大面积"过顶"的原因;
三是推进绿色防治和专业化治理,要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环保生物制剂,推广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机械清除药物的应用。四、要做好应用后的防效检查,对漏虫和防疫措施不到位及时补齐防范,防止出现"流失管理领域"和"漏区",确保病虫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广东省农业病虫害预警控制中心 广东省病虫害信息8号
编辑:Nguyen Nguyen
联系农民18565265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