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象州碑刻文物解读之十七:“西笑亭”

作者:子民百姓

象州碑刻文物解读之十七:“西笑亭”

◎唐立逵

象州碑刻文物解读之十七:“西笑亭”

西笑亭(黄隆天/摄)

【原文】

西笑亭

【解读】

“西笑亭”是“岭南才子”郑小谷为自己建在堂屋前的小亭所题的额匾。郑小谷为何把这小亭叫“西笑亭”?他在《西笑亭记》中说,他的房子西向,“时畏西日,因于庭前构一亭蔽之,取《桓子新论》所引古谚‘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的含意。他说,这个额匾上题着“西笑”的亭子,我只是姑且用来遮挡西边的太阳光而已。

长安是汉的京城。西望长安而笑,就是渴慕帝都的意思。郑小谷这个人很奇怪,没有考上功名之前,他一心追求功名,千辛万苦,历时十年,四次上京大比才考上进士做了京官,可他只做了14个月,说辞就辞了,一点也不含糊。建“西笑亭”当然是在他辞官还乡以后的事。

别人见他用“西笑”来给亭命名,就说他的笑是虚伪的,因为别人仰慕帝都那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和境界,而小谷你却曾经在帝都做了官你竟辞去不愿做了,现在你对帝都还有什么可仰慕的。小谷说,我一点也不虚伪,“乐在此则笑向此”。世上有仰望长安却只能幻想长安好玩的人,也有奔向长安而得不到欢乐的人,哪有到了长安而不知道它真正乐趣的人呢?我是个仰慕长安奔赴长安而且最终到达了长安的人,我知道那里有很多的乐,只是在那里做官的乐不是我所需求的。别人把“至长安”即实现功名目标为乐,小谷却只把“望长安走长安至长安”即考功名的过程为乐。他一生只是酷爱读书,不想做官。

有趣的是,小谷辞官以后,并没有真正同朝廷一刀两断,隐姓埋名彻底隐身,而是自始至终同朝廷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时关注朝廷,处处感念皇恩,经常为朝廷或地方政府出谋献策甚至不惜余力直接奔走效劳。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郑小谷是旧时代里一个半官半隐半儒半耕的四不像的特殊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以“西笑”为亭的名称,或许正是他这种特殊身份的写照。

附;郑献甫(小谷)的《西笑亭记》

余宅里(1)四面皆平田,田之外三面阻平冈(2)。惟西面村落罗布(3),树林离立(4),立视可十里许。故屋皆西向。时畏西日,因于庭前构一亭蔽之(5)。取桓子《新论》所引古谚“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6)”。颜曰“西笑”(7),聊以蔽西日耳。

客有见而哂曰(8):“闻而笑者乐而笑。先生少年官部曹,不一岁即去长安,老年膺辟荐又再辞不至长安(9),其不以为乐亦明矣,笑何为者?笑毋乃伪耶(10)?”

余曰:“否。子不见拘方之士睹粉白黛黑者(11)亦为流目乎(12)?茹素之夫说山珍海错者(13)亦为朵颐乎(14)?此无他,其所共乐,真有所可乐,不能以己之拘方茹素而诬其非乐也(15)。乐在此则笑向此,彼锱尘轩免、桎梏仕宦而走长安者(16),纷纷亦犹是矣(17)。夫何伪?且世有望长安而虚想其乐者,亦有走长安而莫享其乐者,岂有至长安而漫(18)不知其乐者?而余故(19)望长安走长安而至长安者也。虽欲便己(20),实不欲欺人。”

客闻之,亦极目相与拊掌曰(21):“有(22)是哉!”遂书其问答以为记(23)。

(选自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壮学丛书”《郑献甫集》)

【注释】

(1)宅里:犹乡里。此处指作者房屋所在的村庄。(2)平冈:山脊平坦处。(3)罗布:密布。(4)离立:并立。指树木很多。(5)构:修筑。(6)“人闻长安乐”,引文语本汉桓谭《新论.祛蔽》:“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长安是汉的京城。西望长安而笑,谓渴慕帝都。清钱谦益《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钝中秀才》诗:“北酒盈尊菜满盘,每思西笑见长安。”(7)颜曰“西笑”:在匾额上题写着“西笑”(的亭子)。“颜”本意为“额”;“颜”、“额”均可借作“匾”。(8)客:泛指某人。”哂:讥笑。(9)先生少年官部曹,不一岁即去长安,老年膺辟荐又再辞不至长安:据相关史料记载,小谷于公元1835年中进士后在京为官,授刑部江苏云南司主事,仅14个月,便辞归故里。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广东巡抚郭嵩涛以“学深养邃,通达治体”,奏请朝廷饬小谷“赴广东差遣委用”。小谷无意复出,请广西巡抚张凯嵩代奏,以年老为由力辞得免。张又以小谷“学识兼优,淡怀荣利,孝友廉洁,模范士林”,奏请朝廷“给予恩荣,以资矜式”。五月,朝廷以“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赐小谷五品卿衔。部曹:汉代尚书分曹治事,魏晋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但六部各司仍有称曹的。到明清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10)毋乃:莫非、岂非。(11)拘方:拘泥刻板。粉白黛黑:谓女子修饰容颜。粉白:以粉敷面;黛黑:以黛画眉。(12)流目:流览,纵眼观看。(13)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异食品。泛指珍美丰盛的肴馔。(14)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出典《周易.颐卦》:“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唐.孔颖达疏:“朵颐谓朵动之颐以嚼物,喻贪婪以求食也。”(15)诬: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16)彼锱尘轩免、桎梏仕宦而走长安者:意思是说那些对为官的世俗偏见束缚着一些为做官而奔走长安的人。缁尘:指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轩免即轩冕: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为官。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上戴的为桎,在手上戴的为梏,丁当于现在讲的手铐、脚镣。引申为束缚、压制之意。(17)倒装句,意思是说还是有很多人的。纷纷:很多人。犹是:还是。(18)漫:全,都。(19)故:同“固”,本来。(20)虽:只。便己:有益于自己。(21)极目:远望。拊掌:拍手。(22)有:词缀,无实际意义。(23)记: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翻译】

我居住的村庄四面都是平坦的稻田,稻田之外三面都有平缓的山坡阻挡,只有西面村庄密布,树木很多,站着可看到十来里远,因此村里的房屋都朝西向。因害怕长年四季太阳从西边晒进堂屋,于是我在庭院前面建造一个亭子来遮挡。取用桓子《新论》引用的古谚“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之意来为其命名,这个在匾额上题写着“西笑”的亭子,我只是姑且用它来遮挡西面的太阳而已。

有个人看见了讥笑我说:“听说(长安欢乐)而笑的人,是认为(在长安)可以得到欢乐而笑的。先生你年轻时曾官任部曹,可不多久你就辞职离开京城,到了老年也没再接受征召出去做官,别人的推荐被你一再谢绝,你不愿到京城去,你不认为(在京城会得到)欢乐也就很明显了。你为何而笑呢?你的笑岂不太虚伪了吗?”

我说:“不对。你没有看见(即使)拘泥板刻的人在评判别人施粉画眉(的小事上),也要认真审视一番吗?素吃的人说,面对山珍海味,难道我也要贪婪地大大咬大嚼起来吗?我这样做没别的,那些所能让大家一同感到欢乐(的事情),确实具有让人觉得欢乐的地方,(但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喜欢的)。所以(吃素的人是)不能用自己的拘泥吃素去胡说别人吃山珍海味没有趣味。乐在这里就应该笑向这里。虽然那些世俗偏见会束缚着一些奔走长安的人,可是真正愿意为了获得官位而奔走长安的人也还是很多的啊。我虚伪什么呢?世上不仅有仰望长安却只能幻想着长安好玩的人,也有奔向长安却没有得到欢乐的人,哪里会有到了长安却一点也不知道它的真正乐趣的呢?况且我本来就是个既仰望长安又奔走长安而且到达了长安的人。即使我这样做是想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也实在没有必要去欺骗谁啊。”

那人听了也与我一同望着远方并拍掌说:“对啊!”我于是写下了与他对答的话语,就把这当作“西笑亭记”吧。

【延伸阅读】 碑刻是古人遗留给后人最真实、最坚固的古籍珍宝,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2017~2018年,象州政协文史委邀请退休老教师唐立逵注释并解读象州当时能找到的重要碑刻文物,汇编成《象州碑刻文物解读》一书。在此,将唐教师注释并解读重要碑刻文物一一展示给大家,感谢大家关注。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