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分享过一个医案,患者是由气滞血瘀导致的乳腺结节,那么血瘀到底是什么呢?它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血瘀的那些问题!
<h1 class="pgc-h-arrow-right">何为血瘀</h1>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寒则血凝泣。”
血液运转于全身,如果血流运行不畅或局部有血液停滞,造成瘀血内阻,就会发生血瘀现象。
而瘀血和血瘀也并不相同。
瘀血是讲血液停留在那个地方,停聚的那种血,那是瘀血。
血瘀是有瘀血以后,所形成的各种证候,我们叫作血瘀证。
血液运行不畅,既可能是有瘀血停留在某个地方,也可能不是瘀血停留,而是运行不畅所出现的证候,叫作血瘀证。
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会使得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就容易导致各种肿块,结节,增生,肌瘤等疾病的发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血瘀类型</h1>
中医讲气有推动作用,所以气滞或者是气虚都可以导致血瘀的情况。
1、气滞血瘀
出现气滞的原因,跟情绪有关。
之前我们说过,肝喜调达而恶抑郁。
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就会伤及肝,肝气郁结之下易导致气滞血瘀。
症状:
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刺痛拒按。女性或可见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等。
2、气虚血瘀
气虚是由于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多是由于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或是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营养匮乏,也就是气血津液的来源不足会导致气虚。
头晕目眩、面色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抵抗力较差等表现。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血瘀表现</h1>
1、疼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瘀血停留在体内,会导致脉络不通从而引起疼痛。
血瘀引起的疼痛特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疼痛拒按,一般在晚上疼痛加重。
2、淤青、肿块
体内积血,没有及时排出、消散,便会化为淤青,这其实是血瘀的早期表现。
瘀血在局部凝聚,日久不散,即变成肿块。其实现在我们常说的各种囊肿、肿瘤也是瘀血所致。
3、面色晦暗,皮肤瘀斑
瘀血体质的人通常皮肤粗糙无光泽,黑眼圈较重,鼻和嘴唇紫暗,舌上有红色或青紫色的瘀点。脸上容易长斑,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等。
4、痛经
女性在经期会小腹疼痛,月经量少,月经颜色紫黑有血块。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血瘀体质饮食注意</h1>
宜食:玉米油、醋、山楂、黑木耳、韭菜、西红柿、鱼等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血府逐瘀汤</h1>
此方出自清代著名中医大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药方组成: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用水煎服。
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五味中药活血化瘀,生地、当归清热养血,桔梗、柴胡理气解郁,甘草用以调和诸药。
当归中药材
切记:此药方一定要经专业中医辨证,药物用量随证使用。且此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孕妇禁止食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血瘀证治疗原则</h1>
1、首选活血化瘀治疗原则。
2、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3、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4、保持良好心态,尽量减少精神刺激
5、注意身体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