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宁古化石博物馆:让古生命"活着"

丰宁古化石博物馆:让古生命"活着"

在化石发掘现场,林朝(左)和张福成(左二)正在与英国学者(右一)交流。记者 董立龙

(阅读技巧)

凤宁发现了疑似恐龙化石的新物种,近日再次刷屏。

事实上,凤宁位于燕山深处,不仅有恐龙,还有一个丰富的化石群落——热河生物群系。

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前主席理查德·约翰·阿尔德利基(Richard John Aldliki)在实地考察后评论道:"热河生物群是世界上古代化石的宝库,而福宁是这个宝库中的夜珍珠。"

2009年,我省第一座非国有博物馆建成,于是这些古老的生活又开始看到这一天。

丰宁古化石博物馆:让古生命"活着"

丰宁古化石博物馆的古代昆虫展区。摄影:王金玲

1

打造收藏,古生活再绽放光彩

走进福宁古化石博物馆,走进侏罗纪公园。

凤宁原有的羽毛鸟展开翅膀,正在展开翅膀;一只满洲龟拖着它的长尾巴,探了探它的头;一只龙虾正在炫耀它的飞蛾和触手,一只蜻蜓正试图降落。大多数是鱼,或独自在水中,或成群结队地一起玩耍,还有恐龙,鳄鱼,蜻蜓,蜻蜓,蜘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姿势。

事实上,这些看似鲜活的生命早已在1.3亿多年前的地质运动中被固定下来。亿万年后,正是这个不到300平方米的亭子,给了他们新的生机。

"这是一种中国鲭鱼,不像长江的受保护动物,或者从菜市场买来的同名鱼;它是Kalile的新芦苇,芦苇和竹子的祖先。看,一切都结束了。馆内工作人员王金玲自豪地说:"这个地区的动植物化石90%来自凤宁,其余的属于热河生物群。"

192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美国地质学家Gleep开创了热河动物的概念。在接下来的90年里,原来的热河省份闽北和辽西的土地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因为地球上的生物较老。

"热河生物群是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宝库,而福宁是这个宝库中的夜珍珠。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前主席、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理查德·约翰·埃尔德利基(Richard John Eldliki)在实地考察后评估了福宁的化石资源。

不过,不要说外国人,就连大多数丰宁当地人都不知道,几亿年前的丰宁地球,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是凤宁古化石博物馆馆长林朝,将世界带入了生活。

二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正在经过辽宁省凌远市,当时他对化石店里的大型鲱鱼化石感到惊讶。"我心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丢到场上去?"

国务院颁布的《古化石保护条例》于2011年1月1日生效,在此之前,化石保护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

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关于化石的知识和管理。国外一些化石经销商长期居住在村里,人们上山挖,挖出化石,好东西就会被人贩子带走,坏扔掉。

当时随林朝的县政协常委刘坡洲曾担任县文化总监,认为保护这些化石资源不是小问题。回国后,两人向县里报到。

从那时起,化石保护就成了Funning的政府问题。当地政府的工作报告几乎每年都提到化石博物馆的建设。然而,作为一个非常贫穷的县,丰宁缺钱。

林朝回忆道:"当时的县领导告诉我,化石保护迫在眉睫,但县里没有钱,作为县企业家,你得把这件事情搞砸!""

这样的口头邀请,林朝认为这是一件大事。现在,20年过去了,他已经收集了超过10,000块化石。

"乍一看,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把它拿回来。有时,运行半个月,也无法收到一块。"20年来,林朝开着一辆吉普车,化石主要产区沟门外,四岔路口两乡沟叉已经跑遍了。

"老百姓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一开始不是卖给我的,只有东北的化石经销商!""我用现金支付是件好事,所以我正在慢慢获得信任,"王朝先生说。

2005年3月,丰宁发布了七项关于加强古化石保护管理的条例,授权县化石协会牵头保护化石资源。

化石学会成立于2004年,刘坡洲任会长,林朝任秘书长。他们多次与公安部门联手,从县城和产化石饭店,甚至出县穿梭巴士,堵住化石贩子,回收化石。

此举不仅打击了外商贩子,而且在民间挖掘民众方面也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而阻止了化石的大量外流。

"起初这只是一种爱好,但通过后来的理解和学习,我们逐渐从爱好和收藏转变为保护。"刘说。

2008年,当王朝森林从事化石采集十年的时候,凤宁的化石资源保护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丰宁古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10月23日,我省批准的首家非国有博物馆丰宁古化石博物馆正式开幕。

由于自然保护区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博物馆雇用的工作人员也承担着实质性保护保护区化石资源的责任。

对此,多位受访古生物学家表示,当国内化石资源遭受毁灭性挖掘时,丰宁的化石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感谢当地人民!

2

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古代魔法

10月14日,著名古生物学家、临沂大学教授张福成及其同事正在丰宁芥末沟的山坡上与专业人士一起进行化石挖掘。

他们身后的岩石部分,就像一本沉重的历史书,每次打开一页,都会有新的发现。

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的挖掘工作是一项新发现的一部分,该发现拥有恐龙化石。

2017年10月,一些暴露的恐龙化石化石是由阜宁古化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的。化石的这一部分现在处于保护性垃圾填埋场。

林朝的手机照片显示,恐龙化石中暴露的部分包括肩胛骨、肋骨等部位,结构良好。专家推测,恐龙的长度将超过7米。这种大小的恐龙的发现是凤宁的第一次。

出现在雪白周长的红骨,在专家眼中显得更加重要。几位古生物学专家认为,恐龙位于1.3亿年前的形成中,被怀疑是一种新物种,可能填补了恐龙进化发展断裂的链条。

近日,媒体对这一消息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事实上,丰宁古化石博物馆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2005年3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纪强和他的团队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华元凤凰"。

现在,其中一块化石作为市政厅的宝藏,在丰宁古化石博物馆展出。在深灰灰色的固体沙泥薄层中,长尾巴的生物非常完整。

它从头到尾长约50厘米,上面覆盖着清晰的羽毛痕迹。颅骨的侧面轮廓是三角形的,吻很短,上下颌各形成18颗光滑的牙齿。它包含12个颈椎,11个后椎和23个尾椎,其中尾巴长度约为27厘米。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体内仍然有12个卵。

虽然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华元凤凰其实是恐龙之一,有齿龙,但化石价值重大,为齿龙恐龙提供了羽毛的第一个证据,成为世界上最原始的第一种鸟类生物。

华元凤凰的化石于2004年7月被发现。化石出土后,林朝搜索了手头的信息,没有找到可以对应的物种。他隐约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于是,立即联系了姬强,和刘坡洲一起,把化石送到了姬强的办公室。

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要了解化石信息只能四处走走,四处走走。北京等地方的天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只要有化石的地方,他们都想找,带着水和干粮,进去一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人类研究所...每当他们听说有化石研究专家时,他们就去拜访。

通过这一过程,他们看到了古生物学的化石,不再是原来单纯的收藏、观赏,而是凝聚了古代生物的发展和衍射,古代地理和气候演变的物理证据,也有利于研究生物的发展、地质变化的未来趋势。

他们受到了专家的热烈欢迎,不仅从专家那里获得了相关信息,还与许多专家成为了朋友。

当丰宁古化石博物馆于2009年开放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亲自前往揭幕仪式,并将该博物馆确定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站。

中国美元凤凰出现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的关注。在2006年世界古生物学大会上,凤宁被选为分会场。当时,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Eldliki先生率领来自27个国家的30多名古生物学家来访。

爱尔兰科克大学的学者玛丽亚(Maria)也于10月14日带着一个团队来到现场,该团队正忙于从每个岩层中取样,然后将其带到实验室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3

规划一个地质公园,并为该地区争取一张新的名片

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县文化局办公楼一楼,面积不到300平方米,分为古植物、古鱼、古哺乳动物爬行两栖动物、古鸟和古虫等五大展区。

林朝麟拿出他整个收藏的不到1/30,然后把它填满了。由于空间狭窄,水平视图,2米见方的铁树化石,前面另一个垂直视图的铁树。

"就像一家杂货店!"虽然参观者惊叹于展品的美丽,但林朝对博物馆的现状并不满意。

他说,目前的博物馆是2008年揭幕的展览,现在,十年过去了,藏品正在增长,根本无法打开。随着研究的进行,将会有更多的产品,并且将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它们。

与属于同一热河生物群的辽西相比,凤宁的化石更加精致,虽然矿床数量不多,但围岩细腻,石材坚硬,化石保存完整性高。这些昆虫中的许多都有非常清晰的翅膀和鸟绒毛,而其他地方的许多化石只能看到一个轮廓。

王朝森林想要一个更大的空间,让这些古老的生命可以展示他们固定在石头上的石头的美丽一面。他知道化石的价值只能实现一次,化石展示可以使价值重复。

目前,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有34万游客,也不时向公众开放,为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从事化石资源采集、保护20多年,林朝哀叹道:"如果没有政府部门关注,我个人的实力实在是无法持续!"

而近两年凤宁为化石保护措施,让林朝看到了希望。

经过多次呼吁,承德市一级,一直被丰宁化石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城市乃至河北旅游的新名片。

2017年11月,新版《丰宁古法磷保护区建设开发规划》发布。在王朝森林建造大型博物馆的梦想正在逐渐实现。

目前,在化石产地的四叉中,一个具有展示功能的大型化石储藏室和一个展示化石的地层剖面保护棚,已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而在县里,建造精品化石馆,也提上了日程。

根据新规划,丰宁还将投资4.2亿元,在四福口村建设古佛席地质公园。地质园是以古法斯展览展示、学术交流为主体,集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等风格旅游开发区于一体的地质公园。

"你看这里,东边是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南边是赤松坝森林公园,北边是离北京最近的大草原,建出来了,绝对是一大风景名胜区!"王朝森林希望景区尽快建成成功,因为它一定能够尽快将化石产区的人们带离贫困,从根本上避免他们走上私人采矿之路。(记者 董立龙)

相关

北碚热河生物群有望得到全面保护

在福宁古化石博物馆内,一块盆地大小的化石上覆盖着密集的大麻生物。

仔细观察,较大的个体是鱼,有成年手指大小,其次是尾巴上有三叉戟的蠕虫,比甜瓜略大,最小的是需要仔细识别才能看到的贝类。

博物馆工作人员王金陵介绍,这三个物种,是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其中一种鱼,狼鳍鱼,是一种原始的真骨鱼,细分为许多物种,是中生代东亚地区一种独特的鱼类;

192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格里普(Gripp)以这三种动物的名字命名了化石组热河动物组。这些动物生活在1.25亿至1.45亿年前。后来,在这个地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动植物,1962年,中国古生物学家顾志义,被称为热河生物群,将代表上述三种动物的化石群。

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分布非常广泛。临沂大学张福成教授介绍,其范围延伸至韩国、日本,南至浙江,北至西伯利亚,但主要生产区域仍以北在原热河省、辽西地区。

数据显示,热河生物群保存了大量精美化石,包括20多个重要生物类:无蛤、软骨鱼、硬骨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群,以及无脊椎动物脓肿、双壳类、叶肢、中生代、虾类、昆虫和蜘蛛,以及轮状藻类、各类陆生植物(包括被子)。

凤宁出土的热河生物群的著名化石物种包括长背鳍、阿斯特塞特兽、漫射鸟、凤宁原羽鸟等。其中一种动物是由一组中国和美国研究人员于2007年3月发现的,是河北省发现的第一个中生哺乳动物。它长15厘米,重约30克,生活在1.25亿年前。

独特的是,中耳骨通过基于骨骼的梅西软骨附着在颌骨上,专家说,这在学术界提出的哺乳动物耳朵进化模型中首次提供了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据。

热河生物群化石不仅分布在丰宁,而且广泛分布在省北部的山区盆地。据河北省地质调查局统计,承德北部、张家口东北部24个山地盆地中有16个发现了化石。

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林朝介绍,闽北地区的热河生物群比辽宁西部地区更早,因此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但凤宁的化石周边岩石坚硬细腻,为化石的完全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省区研究所退休专家康子林介绍,1亿多年前,这个地区其实是一个湖泊,后来地质运动,地壳从南到西再到东北逐渐上升,期间小火山不断喷发,形成大量的山间断层盆地,并埋藏着火山灰, 这些古老生物的生命固定在其中。

他还介绍,我省在以往化石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于2015年完成了全省化石资源保护规划,该计划坚持保护为导向,合理发展,保护为先的理念,以北热河生物群划定28个重点保护区。(作家/记者董立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