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股退市制度必须真实

葛峰,《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8期)

深圳证券交易所近日修订并发布了《上市委员会工作规则》(2016年修订)。与以往相比,新工作规则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加大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力度。

A股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早已存在,但其亏损软、失于松总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在横向比较方面,上海和深圳股市迄今只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市,数量仅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3%左右,而海外股市上市公司平均数量每年高达10%~20%;即使在除名时和除名前五年,资产的平均回报率通常仍为正值。

由于无法顺利实现优胜劣汰,A股市场生态维护和功能起到很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首先,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A股上市公司都是事先精心挑选的,在各种资源优先供应的条件下,整体业绩与其地位难以匹敌。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和总资产回报率均呈现下降增长趋势,如果净利润增速扣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速明显下降,根据2015年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 这个指标实际上只有-14.1%。

其次,鉴于资源总量,退坡僵尸企业不仅严重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率,而且排挤了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获得必要资金支持的机会。例如,研究发现,被迫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企业的长期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同期A股上市。

第三,A股上市公司"只能生死存亡"导致"空壳资源"炒作成风,而这种极差的示范效应,A股市场资本的恶化远没有成熟的投资文化和投资模式。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过于集中,短期内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股票,其关注点往往只是股票投机的对象,而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管理效率、经营业绩、行业发展等都不太重视。

垃圾股猖獗和投机市场氛围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股价与公司实际经营管理脱节,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管理的监管作用大大减弱,上市公司效率缺乏必要的压力和适当的回报;股价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不仅危及金融安全,还导致必要的改革和发展,而这些改革和发展往往被老鼠列车所拖延。

因此,A股市场需要移动真正的退市制度。我们注意到,自证监会新任主要领导上任以来,特别强调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全面监管,由于要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和全面监管,因此对那些确实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上市公司要加强退市实施, 显然,问题应该是。

———————————————————

A股退市制度必须真实

2016年第2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