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作者:绿居庄主在北平

民国十年,上海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给胡适写了一封信。不成想,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靠此法狠狠大赚了一笔,最重要的是还逼催着胡适开创了新红学。由此胡适成为新红学的鼻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精明的出版商</h1>

民国九年(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骨干的帮助下,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新标点、新版式的系列小说,比如有《水浒传》、《儒林外史》、《西游记》、《红楼梦》等,因其名家作序、新颖的标点句读、版式,加之以认真校勘,系列小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让上海亚东图书馆狠狠赚了一笔。

而号称是零成本、受益最大且影响最大的当属新版《红楼梦》了。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上海亚东图书馆考虑到《红楼梦》篇幅长、出版费用高,故而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个万全之计:

1,请胡适、陈独秀作序;

2,刊登广告;

3,预售制。

三个计策相得益彰,互相添彩。由老板汪孟邹请胡适、陈独秀作序,而胡适作了篇极具广告效应的“考证”,引起了新旧红学的争论。然后亚东图书馆刊登广告,将出版《红楼梦》的计划公布,采取低价预售、高价现售的对比方式,一举获得了极大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提前收到了一笔数额庞大的款子,用这笔款作为启动印刷、出版《红楼梦》的资金,之后便是获利颇丰的利润了。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胡适被催</h1>

民国九年(1920年)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将预售《红楼梦》计划考虑妥当之后,12月4日就给胡适写信说明了排印出版《红楼梦》,并邀请胡适作序。汪孟邹的信中写出红楼梦篇幅太大“有一千二百页之多”,拟于次年正月底二月初出版,考虑到出版费用高“但排版费非千元不可”,拟考虑发售预约,“收些现钱,以资补求”,更重要的是恳请胡适代为作一序或一考证,如果有其他北京朋友熟悉红楼梦的也可以帮忙约稿,并且告知已经请陈独秀作序了。

之后不久汪孟邹就收到了胡适的回信,回信大概是对预售和考证提出异议,因此汪孟邹即刻又写了回信。信中就胡适担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宽慰:

1,《红楼梦》出版的畅销预期:汪孟邹已从业20年的经验,加之之前《水浒传》、《儒林外史》的发行将会“相得益彰”,肯定会畅销。

2,汪孟邹认可胡适生病且考证《红楼梦》的材料不好找,但广告已经打了,且已经排版了,花费近千元了。如果阴历年不能预售,收回些费用,亚东图书馆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困难。

3,关于预售《红楼梦》,需要征得胡适的同意。根据汪孟邹的经验,预售《红楼梦》收回1000元的排版费,正月开始印刷,二月开始发行,还是有把握的。

4,考虑到胡适的生病,但到正月印刷还是比较富裕的时间可以写作、考证。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为了进一步打消胡适预售的疑虑,汪孟邹仅隔3天,12月14日又追信一封,说明之前《水浒传》就因为胡适的建议而取消预售,此次《红楼梦》出版一是有了之前的客户信用基础,二是客户殷切期盼,三是预售价格较正常价格低(预售价估计3元内,正常售价是平装3.3元,洋装4.2元,那时城里工人月工资约3元)。更主要的是纸张临近年关飞涨,排版费巨高,不得已而为。12月19日,汪孟邹又书信一封,对胡适答应作序或者考证,表达了感激之情。

8天时间里汪孟邹三次在给胡适的去信,既要宽慰、感激,又要说服,还要逼迫,并且给了胡适明确的时间节点,随回信还附有正本《红楼梦》一本,后经考证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排印的“程甲本”四印版。1927年在胡适的强烈推动下,亚东图书馆花费千元毁版重新刊印了“乾隆壬子年木活字版百二十回红楼梦”(用的是胡适私藏的程乙本)。这也充分证实了胡适的严谨学术态度,而亚东图书馆也充分显示了出版商的认真和对胡适的尊重。而胡适考证红楼梦,开创新红学,确实也值得这份尊重。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就在汪孟邹一再催促下,胡适终于于次年3月初开始动手。汪孟邹接着发出两封信,3月12日对胡适开始动笔表示高兴,3月24日又表示趁着北京“国立学校索薪罢课”风潮,赶紧写完。而胡适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3月27日写完《红楼梦考证》初稿,虽篇幅达两万字,但确实显得有些仓促了。4月1日亚东图书馆编辑汪原放收到胡适的信和《红楼梦考证》,当月陈独秀也作《红楼梦新叙》以附和,而亚东版《红楼梦》于5月出版、发行。

随着亚东版《红楼梦》的流行,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标志着“新红学”的正式成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0">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h1>

《红楼梦考证》前半部分是对“索隐派”旧红学的批判,后半部分则是对《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虽然《红楼梦考证》吸引了红迷的兴趣,但对仓促而成的初稿,胡适则十分不满意。但也就是这篇应付差事的初稿,让不甚满意的胡适进一步对《红楼梦》的考证。

首先考证作者身世。胡适假定作者是曹雪芹,但很少有人清楚曹雪芹的生平、家世。胡适从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误认为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

袁枚《随园诗话》有一条记:康熙年间,曹寅(曹练亭,也作楝亭)任职江宁织造时,每次出巡都会带一本书,并且每次都是低头看书。有人问曹寅为什么这么好学,曹寅回答是因为担心百姓见到他会起立,故而借书挡脸。虽然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合,但陈鹏年获罪后却密奏保荐,因此大家更敬重曹寅。曹寅有一儿子曹雪芹写《红楼梦》一书,写的都是风月繁华的盛况。

民国十年(1921年)4月,胡适及其学生顾颉刚、俞平伯从曹寅、曹雪芹“父子”关系入手,开始了资料考证。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顾颉刚当时任北大国学门助教,受胡适所托天天泡在北大、京师两大图书馆,后来又前往天津图书馆,终于从各种志书和清人诗词中找到了线索,比如《江南通志》、《八旗氏族通谱》等理清了曹寅家世。

5月胡适在顾颉刚的陪同下亲赴天津图书馆查阅《楝亭全集》,于《文钞》卷、《3诗别卷》中考证出曹寅、曹颙(之子)、曹頫(嗣子,曹寅去世后过继的)、曹雪芹(曹頫之子)三代四人的家世关系,相继做过“江宁织造”,长达58年,办过四次接驾(康熙、雍正)的差事,备受浩荡隆恩,家族昌盛,极其荣华富贵,与《红楼梦》描写的贾府相符合。

5月又一天,胡适在京师图书馆翻查《楝亭书目》,经张中孚介绍《雪桥诗话》有关于曹雪芹的事迹。胡适在单不广先生处借到《雪桥诗话》及《续集》,在其中查到清宗室敦诚、敦敏与曹雪芹为世交好友,敦诚证实曹雪芹为楝亭之孙。敦诚感慨曹雪芹前半生繁华富贵,最后却坎坷寥落,有诗感慨“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7月开始的暑假中,顾颉刚返回苏州照顾中风偏瘫的祖母,但其中并未间断资料的考证工作。顾颉刚曾说:“一个暑假里,我们把通信论《红楼梦》作为正式的功课,兴致高极了。”而俞平伯每次收到顾颉刚或者胡适的信总是很高兴。从4月到9月间,胡适与顾颉刚通信共计27封,胡适与俞平伯通信17封。这些信由赵肖甫编辑为《考证红楼梦三家书简》。

8月,胡适又得到《八旗诗钞》(即《康熙雅颂集》)和《八旗文经》,从敦诚、敦敏的赠诗中,更确认了曹雪芹晚年贫穷潦倒、纵酒狂歌的境况。

11月,胡适完成《红楼梦考证》的改定稿,12月由亚东图书馆发表,并将其载于1922年5月亚东初版本《红楼梦》再版里。

在《红楼梦考证》改定稿里,胡适考定曹雪芹为汉军正白旗人,曹家三代富贵荣华,但后来“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家。曹雪芹晚年穷困潦倒而作《红楼梦》,共计80回。

至于后40回,胡适从俞樾的《小浮梅闲话》里,看到张问陶作《船山诗草》中《赠高兰墅鹗同年》的诗题所记“《红楼梦》80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加之胡适自藏有《红楼梦》程乙本,有高鹗的一篇序,写于乾隆辛亥年,据此可推断高鹗续补《红楼梦》的时间。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19日,胡适北大下课回家,看见门房里桌子上摆着一部褪了色的蓝布套的书,竟是松筠阁书铺伙计送来的《四松堂集》,而且还是一部难得的写本。敦诚的这部《四松堂集》不仅包括了《雪桥诗话》的诗文资料,还有两首未刻的诗。4月21日,蔡元培又给胡适送来一部《四松堂集》的刻本,是蔡元培托人向总统徐世昌借来的。胡适把两本《四松堂集》对比、研究,发表了两篇《跋〈红楼梦考证〉》。

民国十二年(1923年),俞平伯凭借着1921年三人的考证资料出版了《红楼梦辨》一书,加强了“新红学”的阵势。

民国十六年(1927年),胡适海外归来,北平大兴刘铨福写信给胡适愿出让收藏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来又托人送到新月书店,转交给胡适。这才确认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石头记》抄本,胡适以此作为资料而写出《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1928年3月10日在《新月》杂志出版。

自此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将《红楼梦》的研究范围确定在了作者身世、“自叙说”、版本、高鹗续补之内。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燕京大学学生周汝昌因发现敦敏《懋斋诗钞》,进而对曹雪芹的年龄、去世时间等进行了考证,发表文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这引起了胡适的极大兴趣,肯定了周汝昌发现了敦敏《懋斋诗钞》,也达成了胡适查找敦诚《四松堂集》、敦敏《懋斋诗钞》的未竟心愿。之后周汝昌在胡适的鼓励、协助下,倾其一生研究《红楼梦》,并将“新红学”推向巅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写在最后</h1>

自从汪孟邹逼催着胡适写出《红楼梦考证》,亚东图书馆出版亚东版《红楼梦》以来至今,“新红学”已成立100周年。“新红学”所考证出的内容也已被我们所熟知,并逐渐认为是理所当然。而随着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大家的相继离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还有人会考证出新的内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以后的红学如何发展,又会有什么新材料出现,值得我们期待,也值得每一个喜欢《红楼梦》的人去追求、挖掘!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新红学鼻祖胡适为何被催?考证红楼梦这些人经历了什么?精明的出版商胡适被催胡适团队考证红楼梦历程写在最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