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博士讲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why?</h1>
一个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亿万富豪挑战90天100美元创办出百万美金企业
一个人扔到哪里都能get to the top。如何变成一个厉害的人?如何帮助更多的人发展?
是因为知识吗?底层是什么?普世性的,可复制的套路,能用到生活中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学到啥?
浆糊现象:学习和成长的错觉。
大家遇到同样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系统,得出不一样的行为决策。
就是要升级我们的处理系统。多元思维让我们打破平面,击穿各种迷雾,不再原地踏步。
关键决策就那么几个,怎么做决策?决策依据是什么?就是思维。背后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厉害的人就要培养这些思维模型。怎么分析。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分析的思路,思考的套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what?</h1>
拆解多元思维:
先来看思维:
“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芒格
简单的基本的道理就是思维模型,去实践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本质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马里奥.普佐《教父》
怎么看本质,就是模型。
举例:受欢迎=有趣+专长+靠谱reliable 这就是抽象,抽离出来能解释现象,并且指导实践的思维利器。
传播学的对象思维(我们说话做事总是站在对方角度,他想要什么,他怎么想的,因为我们就是要传播信息和影响人);找本质:5w(不断问)
再来看多元:
“思维模型的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如果你只有一个,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芒格
套路可以帮你也可以套住你。多元思维,可以跳出套路,用好利器。
单一模型(套子里的人) 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多元模型)
例子:要不要去沃顿做交换生。正态分布概率模型:不去。
挑战一个想做但是概率低或难度大,非常规的或者很害怕的事情。用遗憾最小化模型。
遗憾最小化:10天,1年,10年甚至临终前,你选了哪个会更后悔?
平行世界1你选了a会发生一系列的事,平行世界2你选了b会发生一系列的事,想象一下过了10天、1年、10年之后你选了a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选了B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做哪个会让你的遗憾最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how?</h1>
《模型思维》是一本好书,不仅告诉你模型还有模型适用的边界。
各学科都有魅力。你要去挖。
墨尔本ppe课程:政治、哲学、心理学三门,每节课老师讲不同的主题,带来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历史上有哪些key thinker,他是怎么想的,每节课提出一个分析问题的观点,他告诉你这帮人怎么分析,他分析什么样的问题,他的思路,这个思路有什么样的局限,你怎么想。
各领域的高手听到他们抛出来的思维套路,同时你被他震撼之后尝试用这些套路尝试去理解分析问题,真的很美好。
thinking cap:各学科的人聚在一起从自己的学科来分析一个问题。
被动学习就是听课,主动学习是你要参与进来。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升级-输入
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些模型
一起升级打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so what?</h1>
教育不是x等于y,不是解方程,我们提供土壤而不是把他们包裹起来。
发展就是基因和环境共同的结果。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会聚在一起反思,会去提问,会去创造。
人最核心的需求:被爱(被无条件的爱)、被看见(被看到他个性的一面,他的特质,他有什么喜欢)、被期待(我们希望变更好),符合这三点就是身心健全的人。就会被激发。
未来厉害的人有相同的底层核心能力,自己变成哪个领域厉害的人就是他自己的天赋了。
运动、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讨论。
有了这些思维之后,我们在评价一些问题的时候不再是自己的感受和表面的一些琢磨不透的东西,而每次你都会有一些非常清晰的思路,输出一个很稳定的东西。(文明的辩论,哈哈哈哈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金句:最珍贵的不是知识,不是分数,而是现在这个时间里面我们一起烧脑。</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总结反思:</h1>
不要被模型套住了,多元,知道哪个模型用在哪里,适用范围。
在信息爆炸的现在,要抓住本质,怎样决策,怎样思考,才能冲出迷雾。
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去发力,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我想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我的底层能力很差,现在开始积累吧,别急,做好计划,一步步,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