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安全无小事”,不论走到哪,我们总能看见“安全第一”的标语。在天灾人祸中,面对“天灾”我们能做的也许很少,但“人祸”却是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去规避的。
一直以来日本民族都以严谨踏实而著称。对于安全问题,他们则更是一丝不苟。对于他们来说,对生命的敬畏大于一切利益。他们怀着这种敬畏踏实严谨地生活、工作,创造了很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日本的消防着手,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日本的消防体制是相对比较成熟的。
日本的现行消防体制已运行近70年,期间虽有隶属关系、机构设置等微调,但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从机制运行的实效看,日本消防体制基本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火灾防控的现实需要,总体呈现队伍稳定、保障有力、社会面火灾形势持续平稳的基本态势。
在日本,消防员有相对完备的征召、管理、晋升、训练、执勤和薪金保障体制,人员相对稳定,执勤战斗水平较高,约85万人的庞大队伍是应对大规模灾害事故的重要力量。
另外,在日本,救护和消防是一个单位,同属各地消防厅管辖。不仅救护车体上刷的是消防局的标志,连急救电话也同火警一样是119。这样的联动也让灾害发生时的救援开展得更为高效便捷。
(新年演习)
其次,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日本政府在消防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是相当大的。
具体体现为,队站建设和人员配备比较充裕、装备建设水平较高及经费保障投入较大三个方面。
图源:東京消防庁 (tokyo.lg.jp)
最重要的是,日本民众消防意识高,消防宣传教育开展情况良好。
由于日本自然灾害多发,火灾事故也较多,全社会重视消防工作的氛围浓厚,民众消防意识在频繁的抗御灾害过程中不断强化,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参与消防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而日本消防宣传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普及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形式上注重分析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场所、时段、受灾人群等特点,通过举办消防音乐会、编排木偶剧、组织参观体验、印发大量宣传品、制作各具特色纪念品等方式,着力提升社会民众消防安全意识,强化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自防自救技能。
(日本消防犬“可可”)
日本消防宣传教育具体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突出消防提示性宣传
近年来,因放火导致的火灾占日本火灾总数的20%左右,其次是吸烟和电气。针对主要致灾原因,消防部门在不同的时期、围绕不同防火重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宣传,提示民众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②突出居民住宅防火宣传
2016年全国住宅火灾共11354起,导致987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31%和68%,因此,消防部门特别重视家庭防火宣传,也采取多种措施推广一些住宅用防火防灾器材,如安全型取暖炉、电子炉灶,家用火灾报警器、防火纺织品、家用灭火器、携带式紧急报警系统等。
③广泛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防火宣传
日本每年火灾死亡人数中65%以上为65岁以上高龄老人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2001年,总务省消防厅确立“住宅防火基本方针”,以老人为重点对象,推动建立社区相互援助机制。日本的消防团员每两年对辖区的孤寡老人走访一遍。针对少年儿童,日本将防灾教育内容列入学生教育课程,幼儿园、小学校等场所每年至少进行2次、中学每年至少1次以上的防灾避难训练。
(一日消防员体验)
④消防宣传注重实用
日本的各类媒体均为公司化运作的营利单位,没有播出消防公益广告的义务。消防部门开展的宣传主要采取邀请影视、体育明星参加各类消防活动,再通过媒体进行报道。日本的各类宣传品尤其是宣传海报制作简洁直观,每张海报通过动漫、影视体育明星等介绍一些关键防火知识点。
(演员佐藤隆太)
⑤防灾教育基地完善
日本的各个都道府县均建有一个或多个防灾馆,馆内设有完善的宣传教育设施。东京都有本所、池袋、立川三个防灾教育馆。其中本所防灾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6层,设有疏散逃生、灭火、地震灾害、水灾、烟雾与黑暗等6个模拟体验区。该馆共有员工29人,讲解员22人,除馆长为正式在编官员外,其余员工均为东京都消防厅退休职员,所有员工薪水由东京都政府担负。该馆每年预算大约1.3亿日元,其中运行费6000万日元,设施更新费7000万日元。本所防灾馆每年接待市民约11万人次。为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东京都规定全部参观完三个防灾馆的市民还可以领取精美的纪念品。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日本的消防做得相当完善了呢~
了解更多:https://www.city.yachiyo.chiba.jp.c.ip.hp.transer.com/704500/page10000014.html
大成株式会社是一家日本地产开发商。聚焦于日本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以及公寓、一户建、酒店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销售,在关西地区已开发3个民宿类项目及多套一户建房屋,并参与多个酒店项目的开发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