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安全無小事”,不論走到哪,我們總能看見“安全第一”的智語。在天災人禍中,面對“天災”我們能做的也許很少,但“人禍”卻是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規避的。
一直以來日本民族都以嚴謹踏實而著稱。對于安全問題,他們則更是一絲不苟。對于他們來說,對生命的敬畏大于一切利益。他們懷着這種敬畏踏實嚴謹地生活、工作,創造了很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日本的消防着手,看看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首先,日本的消防體制是相對比較成熟的。
日本的現行消防體制已運作近70年,期間雖有隸屬關系、機構設定等微調,但總體保持了相對穩定。從機制運作的實效看,日本消防體制基本适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火災防控的現實需要,總體呈現隊伍穩定、保障有力、社會面火災形勢持續平穩的基本态勢。
在日本,消防員有相對完備的征召、管理、晉升、訓練、執勤和薪金保障體制,人員相對穩定,執勤戰鬥水準較高,約85萬人的龐大隊伍是應對大規模災害事故的重要力量。
另外,在日本,救護和消防是一個機關,同屬各地消防廳管轄。不僅救護車體上刷的是消防局的标志,連急救電話也同火警一樣是119。這樣的關聯也讓災害發生時的救援開展得更為高效便捷。
(新年演習)
其次,作為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日本政府在消防基礎建設上的投入是相當大的。
具體展現為,隊站建設和人員配備比較充裕、裝備建設水準較高及經費保障投入較大三個方面。
圖源:東京消防庁 (tokyo.lg.jp)
最重要的是,日本群眾消防意識高,消防宣傳教育開展情況良好。
由于日本自然災害多發,火災事故也較多,全社會重視消防工作的氛圍濃厚,群眾消防意識在頻繁的抗禦災害過程中不斷強化,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和參與消防教育教育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
而日本消防宣傳教育的突出特點是注重普及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在形式上注重分析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場所、時段、受災人群等特點,通過舉辦消防音樂會、編排木偶劇、組織參觀體驗、印發大量宣傳品、制作各具特色紀念品等方式,着力提升社會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強化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和自防自救技能。
(日本消防犬“可可”)
日本消防宣傳教育具體有以下五個特點:
①突出消防提示性宣傳
近年來,因放火導緻的火災占日本火災總數的20%左右,其次是吸煙和電氣。針對主要緻災原因,消防部門在不同的時期、圍繞不同防火重點、采取不同的形式開展宣傳,提示群眾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②突出居民住宅防火宣傳
2016年全國住宅火災共11354起,導緻987人死亡,分别占總數的31%和68%,是以,消防部門特别重視家庭防火宣傳,也采取多種措施推廣一些住宅用防火防災器材,如安全型取暖爐、電子爐竈,家用火災報警器、防火紡織品、家用滅火器、攜帶式緊急報警系統等。
③廣泛開展針對高危人群的防火宣傳
日本每年火災死亡人數中65%以上為65歲以上高齡老人和15歲以下少年兒童。2001年,總務省消防廳确立“住宅防火基本方針”,以老人為重點對象,推動建立社群互相援助機制。日本的消防團員每兩年對轄區的孤寡老人走訪一遍。針對少年兒童,日本将防災教育内容列入學生教育課程,幼稚園、國小校等場所每年至少進行2次、中學每年至少1次以上的防災避難訓練。
(一日消防員體驗)
④消防宣傳注重實用
日本的各類媒體均為公司化運作的營利機關,沒有播出消防公益廣告的義務。消防部門開展的宣傳主要采取邀請影視、體育明星參加各類消防活動,再通過媒體進行報道。日本的各類宣傳品尤其是宣傳海報制作簡潔直覺,每張海報通過動漫、影視體育明星等介紹一些關鍵防火知識點。
(演員佐藤隆太)
⑤防災教育基地完善
日本的各個都道府縣均建有一個或多個防災館,館内設有完善的宣傳教育設施。東京都有本所、池袋、立川三個防災教育館。其中本所防災館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6層,設有疏散逃生、滅火、地震災害、水災、煙霧與黑暗等6個模拟體驗區。該館共有員工29人,講解員22人,除館長為正式在編官員外,其餘員工均為東京都消防廳退休職員,所有員工薪水由東京都政府擔負。該館每年預算大約1.3億日元,其中運作費6000萬日元,設施更新費7000萬日元。本所防災館每年接待市民約11萬人次。為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東京都規定全部參觀完三個防災館的市民還可以領取精美的紀念品。
看了這些,是不是覺得日本的消防做得相當完善了呢~
了解更多:https://www.city.yachiyo.chiba.jp.c.ip.hp.transer.com/704500/page10000014.html
大成株式會社是一家日本地産開發商。聚焦于日本土地一級市場開發,以及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戶建、酒店等房地産項目的開發與銷售,在關西地區已開發3個民宿類項目及多套一戶建房屋,并參與多個酒店項目的開發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