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建光
张峰,确山县文化馆副馆长,确山县美协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展览。

张峰很小的时候就记起一次次跟在身为确山县文化馆画师的父亲张习明身后写生,沟涧山巅,一大瓶白开水就是半天的“伙食”,直到一笔笔描绘下壮丽的山川树木映入画纸之上,小张峰才饥肠辘辘跟在父亲后面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许多年以后,当张峰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他一次次在梦中还依稀看到父亲汗涔涔的背影,和一个破旧草帽下和蔼的面孔。
10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夜深人静,张峰悲从中来。张峰也在思索着父亲的一生,他伟岸到憔悴的背影,可始终心中燃烧着一团烈火,为艺术而生的熊熊火焰。
从部队退役之后,年轻的张峰进入到文化系统,接过父亲的画笔。不爱言谈的张峰也只有在面对画纸的时候万语千言才能倾泻而下,那画面的每一个线条都是来自传统的笔墨,那每一处烟云,都是心底最大的牵念与表达。
在竹沟革命纪念馆展厅入口处,一幅巨大的油画描述的正是确山竹沟暴动的场景,而主笔就是画家张峰。
2020年初,确山县靖宇故里艺术团再一次接到来自大东北的靖宇县委宣传部的邀请:参加靖宇县白山市举办的杨靖宇将军殉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大家备受鼓舞,立即准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原定现场演出取消,改为线上演出。确山、靖宇两县文艺团队通力合作、倾情投入,使得网上演出大获成功。
随后,靖宇县委宣传部为了庆贺演出成功,特向确山县委宣传部和确山县靖宇故里艺术团分别寄赠一方画匾。画面主体是身穿色彩鲜艳、上写“靖宇、确山兄弟情”“红色血脉一家亲”等文字演出服装的当地男女群众载歌载舞的场景,背景是在茫茫林海雪原中艰难前行的抗联第一路军将士,两侧分别是确山老乐山山门和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碑。
如何向远隔千山万水的靖宇县乡亲父老表达确山人民的深情厚谊呢?确山籍著名画家张峰当即画了一幅大写意,主体为杨靖宇将军的半身雕像,雕像前是耍龙舞狮的群众,雕像后是中原的青山绿水和东北的白山黑水,表达着两地群众的深情厚谊。
一次次用画笔书写着脚下这方红色土地上的生动故事,用色彩与线条描绘着心中的故乡。
如今,张峰带领着一批批青山绿水之间的书画爱好者,追求着中国画的意境,在他的精心传授下,他们登上嵖岈山写生,在文化馆办免费绘画班,然后一幅幅作品从这些书画爱好者手中心中诞生。延续着古朗陵城下的传统笔墨,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坚守下守正创新。